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孔德议 《亚太经济》2017,(2):121-127
以中国在2011-2016年期间进行跨国并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降维分析、Harman检验、System-GMM估计以及FMOLS估计等方法,研究了知识转移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知识转移、文化距离及员工留任对跨国并购绩效存在正向影响;文化距离、员工留任可正向调节"知识转移-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相对规模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关系缺乏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资本成为日益重要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其国际化战略决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基于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数据和全球跨国并购数据,创建了一套可识别中国企业在特定国家投资模式的新型数据集,结合基于专利数据的企业知识资本水平指数,评估了企业因知识资本不同而产生的国际投资模式选择差异,并着重探讨了企业知识资本和东道国技术禀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知识资本通过国际投资动机影响投资模式选择。企业知识资本越少,越倾向于进行战略性资产获取型投资,从而偏好更有效的跨国并购模式;企业知识资本越多,越注重在国际投资中充分利用其知识资本优势,因而选择以绿地投资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在技术禀赋较丰富的东道国,企业知识资本的多少对国际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较弱。考虑企业吸收能力后发现,企业知识资本对国际投资模式存在非线性影响,即在企业知识资本较少时,知识资本的积累对企业跨国并购倾向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影响因素进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8~2017年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跨国并购会显著增加并购企业的风险,尤其在国家风险较高、制度水平较低、文化距离较远的东道国进行的跨国并购,以及在服务业、战略资产行业和跨行...  相似文献   

4.
林发勤  吕雨桐 《世界经济研究》2022,(10):102-117+137
在全球创新资源流动加速的背景下,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增强竞争优势,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研究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可显著驱动企业创新规模和创新质量提升,且该影响具有递增的动态效应;知识基础、研发效率、企业生产率和海外业务使跨国并购通过内外兼修的途径提升企业创新;技术互补性正向促进跨国并购技术协同创新效应。文章从管理者能力、政治关联度和资源互补性三个视角进行企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并购企业管理者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政治关联以及与目标企业具有较强资源互补性,则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海外子公司向中国跨国并购企业转移知识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围绕以下3个问题展开探索:一是中国跨国并购企业母公司所实施的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管控机制对其从海外子公司所获取的知识数量及知识价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是被并购的海外子公司所扮演的角色是否会影响到中国母公司所采用的管控机制类型?三是母公司该如何根据子公司知识的深度及宽度来实施最合适的知识转移管控机制?以95家成功实现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数据为样本,探析正式管控机制与社会化管控机制对从子公司转移到中国母公司的知识数量及价值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与知识转移过程以及知识转移管控机制相关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直接效应与调节效应。基于此,得出中国跨国并购企业知识转移管控机制的一般规律,以及海外子公司知识深度及宽度对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实施的知识转移管控机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各国对节能减碳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绿色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能否提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进而实现高质量走出去值得关注。文章从合法性视角出发,基于中国上市企业跨国并购数据,讨论了绿色创新对企业跨国并购实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创新作为一种合法性获取策略,改变了东道国对于中国企业并购行为的推理,缓解了东道国对并购交易的合法性担忧,提升了跨国并购的成功率。机制分析发现,绿色创新通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进而促进跨国并购交易顺利完成。当企业承受的合法性压力不同时,绿色创新作为合法性获取策略的实施效果也有所不同。具体地,当东道国为发达国家,并购方为重污染行业,并购方未通过质量认证或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绿色创新对跨国并购成功率的正向影响增强。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绿色创新与跨国并购的相关研究,深化了对合法性理论的理解,而且为中国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规则和确立绿色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屡创新高。文章利用2000~2016年481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企业在84个国家完成的706笔成功交易,通过logit模型回归企业在潜在目标国间的选择,检验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双边投资协议以及二者共同对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更偏向于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开展并购,双边投资协议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却能替代东道国良好制度环境的缺失。同时,本文还按照时段和企业性质进行了分组回归,发现国企和非国企在2014年及以后、2014年前以及2007年前的并购存在不同的特点和风险偏好,也暴露出每一个阶段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企业的视角出发,从企业层面聚类到国家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问题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的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中国上市企业2000~2012年126起跨国并购的案例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跨国并购事件的短期绩效进行了测算,并基于测算结果对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制度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了一定的超常收益,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并购绩效;而在影响并购绩效的制度因素方面,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化程度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文化距离、主并企业有无跨国并购经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贾玉成  张诚 《南方经济》2018,37(9):50-67
"新常态"经济周期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何特征?从经济政策频繁波动的现实出发,如何理解跨国并购的"逆周期"成因?文章基于2001-2016年中国企业对91个国家的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具有显著的"逆周期"特征,下行经济周期加剧了并购规模提升;其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国并购正相关,并且在国有企业中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表现为更明显;最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距以及市场增长潜力差距均提升了并购规模。  相似文献   

10.
跨国并购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建立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是中国"走出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文章基于1993-2017年中国对全球181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并购数据,并用联合国大会投票数据最新测算的国家间政治立场指数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国家间政治关系的代理变量,考察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边政治关系拉近能够显著提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在更换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度量方式、考虑了数据删失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其次,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双边政治关系通过促进两国签署与生效双边投资协定以及孔子学院的建立提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第三,进一步检验发现,友好政治关系促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的效应,在不同行业和资源行业并购中更大,在"一带一路"和亚洲国家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