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的逐步推广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提升,科技正在以其自身的方式转变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可以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引用,推进其改革进程,并且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可以给专业学生带来更为直观、可视化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文章主要通过3D打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其在我国高校教育变革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从而深入了解3D打印技术在高校教育中发展趋势,为高校教育环境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强调3D打印技术在高校教育变革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5,(32):178-181
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其在各行业和领域极具潜力的革命性应用,如何普及3D打印并为社会培养专业的3D打印人才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3D打印分别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受众特点,针对大、中、小学总结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全过程的3D打印教学体系和培养方针。通过具体案例,本文指出可以将3D打印融入主流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服务和提升已有课程的教学水平。最后,本文总结了3D打印在教学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有效开展3D打印在各阶段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际建议。  相似文献   

3.
3D打印奠基第三次工程革命? "给我打印一部电话","给我打印一台喷气发动机"……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频繁挑逗着人们的想象力.3D打印,也称"堆积制造",在外观上,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并无两样;在原理上,3D打印与激光打印类似:分层加工、叠加成形、逐层添加材料、制造结果;在技术演进上,3D打印技术可以溯源到1980年代的"快速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4):146-147
针对目前人工角膜镜柱和支架黏合困难及眼角膜个性化较强的问题,本文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人工角膜制备中,主要介绍了3D打印设备及材料的选择,3D打印人工角膜的步骤和3D打印人工角膜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诸多现代化技术在装配式装修工程中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尤其是BIM技术与3D打印技术。为了有效解决传统装配式装修中耗费材料多、施工环境差、施工周期长等问题,文章以某装饰信息化工作室为例,从装配式装修施工层面着手,提出BIM施工模拟与技术交底和3D打印施工材料与打印节点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实践表明,应用BIM+3D打印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装配式装修的施工质量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个性定制化时代的到来,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等各个领域。目前,3D打印技术多应用于汽车研发环节,主要应用于试验模型和零部件定制。文章在介绍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总装车间汽车装配上的应用,以此强调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及国内外技术与行业现状。3D打印在铸造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是用在快速制造砂型、直接打印金属产品、缺陷修补(再制造)方面。中日两国都提出了集中精力发展大型铸型3D打印技术。日本的技术路线是采用分层喷射砂和粘结剂,中国的技术路线是采用激光打印铸型。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3D打印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其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相对于目前的工业生产,3D打印技术可以生产模型更加复杂,用途更加特殊的产品,并高精度的符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随着近些年来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的公开以及成本的大幅度减少使其已经从单纯研究型的小范围空间流向了目前的公众市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如今民用市场快速崛起的新型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22):185-186
本文从3D打印技术发展入手,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创新性地将其融入到选矿机械方向,从选矿机械教学、零件修复、展示宣传、新设备研发四个方面探讨了3D打印的应用。分析表明:3D打印技术将会对传统的选矿机械行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韩液 《价值工程》2024,(2):157-159
随着现代高科技在建设领域的大量运用,3D打印因其无模板、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等优点而备受重视。本文从BIM+3D打印案例的实际应用出发,分析BIM与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中的作用,实践结果表明,运用该项技术在打印复杂形态构件设计,提升现场施工效率,精益施工工艺方面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BIM和3D打印技术在建筑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灵活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4D打印来袭     
《中国企业家》2013,(18):32
技术3D技术方兴未艾,4D技术就火速来袭。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宣布正存研制一种"4D打印技术",能够将可编程3D打印材料自动组装成预定的结构和外型。所谓4D,就是使用的材料可以自适应、自编程改变形状,在接触水、空气、重力、磁性或者温度变化时自动响应,第四维就是材料的自组装能力。与3D打印相比,4D增加了类似"汽车人变形"的能力,如同增加了连线和发动机的机器人。在近期召开的TED大会上,斯特塔西公司展示了用3D打印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欧盟为实现对整个3D打印产业做出整体规划,对接现有的德国《工业4.0》政策,发布了最新"3D打印标准化路线图",以规范3D打印技术在发展战略中的位置及方向。在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的资助下,一个名为"3D打印标准化支持行动(SASAM)"的项目近日发布了一份3D打印标准化路线图。该路线图旨在作为欧洲标准的一个示范模板,其中阐述了标准化对于产业应用及现有3D打印技术标准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标准化与优先关注标准之间的差距,最终有助于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5,(34):123-125
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已在机械制造医疗等行业取得巨大成功,在材料和建筑等领域也有所发展。文章首先对3D打印技术做了简明的介绍,然后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列举出了几种典型的目前适用于3D打印技术的建筑材料。通过国内外的应用实例的研究,总结出3D打印技术在建筑材料领域当前所面临的几种问题。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对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未来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龚运息 《科技与企业》2013,(17):299-300
在概述了逆向工程设计及3D打印制造技术的一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微车发动机风扇的开发设计作为实践,阐述了逆向工程及3D打印技术在新产品开发设计中的集成应用,以实现产品快速设计、快速制造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强调该技术的应用对企业乃至国家产品创新开发产生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被赋予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快捷性、个性化,与传统制造业的去料加工技术相比,以3D打印为代表的快速成型技术被看作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要素。目前,在3D打印领域,中国的某些技术已经领先全球,3D打印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大升级的绝佳机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大都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产业链,商业化滞后、规模仍然很小,这些问题仍然亟待我们解决。  相似文献   

16.
张继德 《会计之友》2013,(12):56-60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革不可估量,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文章以中航重机(600765)涉足3D打印技术在2013年1月连续6个涨停为例,详细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内涵和优势、崛起的背景和原因,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了中航重机(600765)股票涨停属于3D概念炒作,而不仅仅是业绩使然;诠释了3D打印技术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等三个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它也是产品定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目前的情况出发,进一步分析了打印机的结构和设计思路,从而分析了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对我国3D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3D打印建筑在全球悄然兴起,世界各国都掀起了3D打印的热潮.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3D打印运用于建筑上能大大减小建造时间,并且可用的材料多,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与此同时,3D打印建筑也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D打印建筑目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借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3D打印建筑,同时为3D打印建筑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国家储备人才的基地,在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的综合分析、 统筹兼顾、 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是目前高校教学实践探索中面临的问题.其中工程算量实践操作性强、 面临问题多,需要通过实践锻炼才能得以解决.以"广联达杯"工程算量仿真大赛为实践活动为例,证明以赛促学是一种快速提高学生技能,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军 《物流科技》2014,(9):121-123
文章分析了军事物流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为解决实践教学的困难提出将3D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军事物流实践教学领域,探索性提出军事物流3D虚拟实践教学模式,并介绍了目前军事物流3D虚拟实践教学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