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经济治理离不开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历史性地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焦点,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和资源环境的三重挑战,为中国现代智库创造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现代智库∞须担当起促进全球多元化价值观的共存共荣、促进全球经济治理的渐进式重组、促进中国政府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责任。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搭建了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围绕基本原则阐释、减排、技术与资金、履约核查和透明度四大核心要素,在公约框架下逐步发展完善。德班平台建立以来,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治理机制发生显著变化。巴黎气候大会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公约》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对称责任"减排转变为在一个共同平台上,为2020年后的全球减排目标贡献力量。"承诺+审评"作为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模式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主流形态。中国须在主动承担更多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中的大国作用,切实推动未来国际气候谈判进程。  相似文献   

3.
2014年10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分论坛"中国及其他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角色"上,与会者指出,随着发展中经济体崛起,发展中和发达经济体将愈发需要寻找共同点,以推进全球发展进程并保护有关方面利益。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将会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设置、规则变革、机制建设、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太自贸区等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和完善,获得一定的国际赞誉。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和变革者,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对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的供给,争取更大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加入并主导的TPP中,既能发现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中美国仍想保持领导地位并遏制我国发展的战略意图,也能管窥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规则和机制未来变化方向。针对它的出现和未来的变化,我国要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高度,正确认识TP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坚持全球思维,立足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中抢占发展制高点;坚持以我为主,丰富和完善"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坚持深化改革,提升经济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坚持主动作为,化解TPP带来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正在建设市场经济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适宜的公司治理模式是我国当前经济改革和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在比较分析世界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特殊市场环境、社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路径选择,以求为国内企业寻求科学治理观,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开幕式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晓强指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的发展是关键。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徐浩良认为,亚洲是全球经济治理中非常重要的力量,亚洲经济一体化对全球治理非常关键。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进军认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需要加快G20、全球金融治理等改革。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积极融入世界、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设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加快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升级版"国家发展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使"一带一路"的提出为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提供了可能,但是作为国际金融治理博弈的产物,建设"一带一路"必然会面临许多矛盾.因此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科学地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当下我国在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过程中面临的来自各方的挑战,并据此掌握矛盾的运动规律来寻求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加快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良性互动、融合的步伐,促进全球金融治理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后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成为研究热点,但学术界鲜见对二者做出清晰的区别边界和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理论和实践进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目标、主体、对象和机制,并构建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理念、理论和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均与中国产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价值链环节的进入壁垒差异以及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权利不对称决定了全球价值分配。发达国家企业在产品分工中占据了高进入壁垒环节,在价值链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的低进入壁垒环节,由此导致了全球价值链的收益分配不均,而iPod价值链的收益分解支持了这一结果。中国企业只有在嵌入全球商品价值链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合意的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11.
陈颖  薛澜 《国际经济合作》2024,(2):55-66+93
随着数字全球化转型的推进,如何治理跨境数据流动成为最具争议的全球治理议题之一。跨境数据流动的自然、经济和法律属性增大了全球治理的难度,全球跨境数据流动呈现治理机制网络化、治理目标多元化、治理选择兼容性低等特征,这对全球治理合作体系的有效性及传统治理政策的适用性形成了挑战,治理目标难以平衡、治理能力难以跟进、治理合作难以达成。未来全球跨境数据流动治理趋于区域层面的治理合作,推动区域规则的兼容性和国家政策的互操作性将成为必由之路。中国应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政府与企业同向发力,规范和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提高参与全球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董琴 《经济学家》2023,(1):87-97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调整,标准化全球治理成为全球治理实践发展新特征。标准化全球治理通过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内容广泛以及治理方式更加灵活,将传统全球治理无法有效控制的微观层级和公共服务等纳入治理范畴,成为传统全球治理的有益补充,也为中国从深度参与向引领全球治理的历史跨越带来新机遇。而“守正”与“拓展”并举是现阶段中国实现这一历史跨越的现实之选“。守正”是我们始终做多边主义践行者“;拓展”是把握标准化全球治理新特征。但标准国际化之不足、世界标准强国激烈之竞争是我国突破标准化全球治理面临的两大主要难题,而数字化为中国突破发展瓶颈带来更多可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本价值遵循,以标准的制度型开放为根本制度路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活动并提高国际标准提案质量,关键领域国际标准化的重点突破,把握数字标准化与标准数字化新业态是中国实现从深度参与向引领全球治理跨越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治理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谋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切.围绕对"发展和生态"的同步遵循,中国可构建绿色经济转型、绿色制度创新、绿色金融支撑的绿色治理体系,其不仅在内部治理维度于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得到典型彰显,形成较成熟的国家治理路径,而且通过内部经验的外部联动,于全球治理维度落实系统探索.在此...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由于其破坏性及强复杂性,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治理平台上的热议论题之一。探讨全球治理与贸易保护主义之间博弈的形成以及未来如何协调处理的问题。概括来讲,全球治理的艰难发展体现了各国之间的政策博弈结果。利用博弈模型分析全球治理不仅能够帮助鉴别各国接受全球经济治理时的配合度,也有利于督促各国政府采取负责任的调整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学者多从国际政治学角度对全球治理这一命题进行分析,但全球经济治理的对象是经济问题,因此也需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本文从公共品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经济治理的经济学含义。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全球公共品的需求特点和供给能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增强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而这除了增强国力之外,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更适应参与制订全球规则的需要,从而提高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26日下午,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第四分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8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智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问题异常复杂,特别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治理机制提出新的挑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困境,财政政策空间缩小,常规经济政策失效。各种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如贸易保护、汇率干预、资本流动管制等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是重组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金融体系,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因此解决中国的双顺差现象被发达国家视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亟需提升。本文尝试运用SWOT战略分析框架,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展开实证分析,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以及核心竞争力,进而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实现国家利益和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是自身发展和承担全球治理责任的共同需要。中国在"共商共建共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和开展全球性问题的科技应对。可从以下方面制定和实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变革和国内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商谈与合作;基于"一带一路"等平台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平台与联盟的建设,对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做有益补充。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化,有必要将全球科技治理视作全球治理的一个独立的次领域,并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Coman(1911)关注美国西部大陆的农业灌溉问题以来,公共事务治理研究历经百年,大体上经历了移民定居法案下的美国西部干旱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安排、水市场发展障碍分析、可再生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规制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四个阶段。本文主要对上述四个阶段公共事务治理研究中面对的主要问题、治理措施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论生态危机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