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筝亦是民族乐器的瑰宝,其外形古朴典雅,音色细腻优美,韵味别具一格,演奏技法的丰富多变使其在民族器乐领域占居重要地位,是雅俗共赏的奇葩。特别是近年来,古筝演奏和教学及其艺术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专业音乐院校外,高等师范院校也纷纷将古筝演奏这一专业纳入了教学体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深邃的内涵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为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弘扬古筝艺术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高师音乐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及学校培养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人才。所开设的古筝主修、选修课目的明确: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古筝演奏方法、古筝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艺术素质及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以便于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  相似文献   

2.
韩雪 《活力》2009,(22)
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无数的文化瑰宝渊源流传,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储蓄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曾被称为"汉琵琶",丙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因演奏汉琵琶而著名.更是以其丰富的演奏技巧、技法,宽广的音域,清脆明亮的音色成为瑰宝中的精品.在中阮发展的历史中,历代中阮演奏家、作曲家和制作工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使其音响富有金石之声,铿锵美妙;其演奏指法表现力强且丰富繁多.  相似文献   

3.
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同时,对社会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倍受重视的当今社会,它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也逐渐得到了社会的重视,有些地方甚至把古筝艺术纳入了教学课程,从而使她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首先,对古筝艺术的命名和基本构造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且阐述了它的发展演变。其次,从审美、娱乐、教育、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四个方面对古筝艺术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对古筝艺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政府和教育机构对它的重视,我相信它会发展的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7):217-219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现代意义,传承弘扬儒家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动漫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最适宜的传播方式,只有创新动漫产业发展思路,打造儒家文化传播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国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赵峰,自幼随其父赵登山先生习筝。后又拜师于享有“中国筝王”之誉的赵玉斋先生,深得祖辈、父辈筝艺大师之精髓。现为吉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香港古筝学院名誉教授、台湾中华古筝学会名誉顾问、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水平考级委员会高级考官。  相似文献   

6.
赵峰,自幼随其父赵登山先生习筝。后又拜师于享有“中国筝王”之誉的赵玉斋先生,深得祖辈、父辈筝艺大师之精髓。现为吉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香港古筝学院名誉教授、台湾中华古筝学会名誉顾问、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水平考级委员会高级考官。2007年,“赵家传统古筝技艺”被评为吉林省首...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在当今社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是高职学校的重要使命.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 教学特点和学生群体状况的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使高职院校承担起"建设中华优化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发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8.
吴海霞 《价值工程》2013,(19):302-303
土族语言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瑰宝之一,也是发展青海地方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文化资源之一,加强对该民族语言保护与文化传承,既体现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重要性,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党和国家多层面的政策支持,非遗管理制度的完善,新媒体的发展都为传统武术传承、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社会公众的认知偏差、社会快速流动、社会风俗变迁以及青年一代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对传统武术类非遗传承构成现实挑战。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多渠道创新传承、挖掘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拓展武术的文化空间是传统武术类非遗传承、传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智慧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仪式中的文化元素及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如何随时代诉求而持续传承,对于中华民族集体价值体系的文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追溯民族节日的意义,以春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特质与人文精神、作为传承与保护的节俗文化推广四方面,深入探讨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当代传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器乐音乐(简称民乐)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一名中国民乐(古筝)的专业研习者,笔者希望通过自己有限的专业学识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本文将从文化体制改革所带启示的角度出发,阐述对中国民乐产业化的一些粗浅构想。  相似文献   

12.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的沉淀,它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对推进历史的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精华,在当前社会,它的传承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我国应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进行研究,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在新的时代产生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京文 《中国新时代》2014,(10):110-110
中国成语、习用语与谚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灿烂成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语批判》的作者甘德安更将其看作"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是中华民族精神诸多方面的经典概括"。对中国成语进行批判,作新说新解,显然不是否定,而是将中国成语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一次思想碰撞。  相似文献   

14.
陈天娜 《活力》2022,(20):22-24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白银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缩影,是白银人民不断奋进积累的精神力量,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白银红色文化彰显了文化的自信,激发了爱国的情怀,促进了白银人民的思想教育,对于新时代白银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净化大学生心灵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可以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民族精神,因此,将非遗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阐述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继而对非遗文化进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被定为特设项目后,其未来发展开始受到人们的空前关注。武术体现了中华先民的求生智慧与积极的生存态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武术传承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其教育传承则是传承武术文化的根本途径。随着文化产业大发展,作为新兴产业的动漫行业与中国武术的结合必将对推广和普及中国武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快推进天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云兰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中插23-中插26
大运河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最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世界遗产.天津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厚,亟需深入挖掘与梳理.加快天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对策与措施包括:统筹谋划,为天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行动指南;健全协调工作机制,为天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抓紧启动若干天...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根、魂,更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并具有强大的科学价值。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扬千年积累的道德、智慧价值,也是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柱石,在国有企业中践行党建文化,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传承中华民族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20.
李虎哲 《科技与企业》2014,(13):301-301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五千年来,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富含于各种形式的建筑当中,无论是飞檐式的徽派建筑,还是规整的四合院式建筑,都在一定程度上透出一种当地所独特的传统气息。如今,传统文化继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大放异彩,现代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本文将紧紧围绕着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这一主题,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内涵、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传承和创新中的具体细节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借以进一步丰富现代建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