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古诗词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蕴含着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一些经典的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爱国团结、忧国忧民、忠君报国、坚忍不拔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为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并随实践而不断丰富发展。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自强不息作为民族精神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基因血脉中。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的伟大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有效载体。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在坚定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沉淀,凝结出优秀的中华文化,经过各个时代的打磨凝练,赋予它时代的灵魂,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永动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社会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定器。中国企业家在经商过程中提炼的企业家精神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晋商、鲁商、浙商为代表,形成了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救世强国、风雨同舟的企业家精神,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常态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既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又是贯彻十八大精神、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创新实践。驻村工作以来,我们结合帮包村的实际,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切入点,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各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促进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农村新风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惠民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推动了帮包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民族精神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讨论和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是倍受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关于民族精神的研究在不断深化。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民族精神的界定。学者一般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本质与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特定价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坚实的思想保证。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物化和符号化表现,是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延续人类文明奇迹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广西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体现;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精神面貌的生动诠释,蕴含着广西人的内在品格和价值追求;是广西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神写照,彰显着各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内核;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智慧的大集成,凝聚着专家学者的思考和责任。因此,广西精神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魏晓红 《活力》2022,(4):49-5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对文化育人的重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后,着重分析了融入的意义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根、魂,更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并具有强大的科学价值。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扬千年积累的道德、智慧价值,也是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载体,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或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探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健康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文章由近两年相继发生的越南反华与中国反日事件引出关于爱国主义的探讨,通过对爱国主义的诠释提出理性爱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净化大学生心灵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可以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民族精神,因此,将非遗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阐述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继而对非遗文化进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在当今社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是高职学校的重要使命.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 教学特点和学生群体状况的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使高职院校承担起"建设中华优化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发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文章由近两年相继发生的越南反华与中国反日事件引出关于爱国主义的探讨,通过对爱国主义的诠释提出理性爱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我们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三个层面予以倡导和解读,用优秀文化滋养中国精神,并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让人们在生活中感知它、领悟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才能发扬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杨金玉 《价值工程》2008,27(1):52-53
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当代中国提出了"和谐社会"思想,其实质是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理想。这一社会发展理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和谐社会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然环节;其次,和谐社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最后,和谐社会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对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七十年的光辉战斗历程。现在,她正满怀信心的领导着11亿人民,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旧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象两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中国又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中华民族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人民富有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