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其特性,分析了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操作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论土地使用权入股罗必良,王玉蓉广东省南海市作为全国农村改革的试验区,近6年来,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出现了土地有偿承包、投标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南海的一些做法,特别是土地使用权入股,...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类型与取得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国家可以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通过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等方式,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与此相对应,单位或个人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根据取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承租土地使用权和作价出资(入股)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民居住权益和财产权益之间的新权衡。在分析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正当性根据的基础上,文章基于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约束条件探讨了入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路径进行剖析。从根本上讲,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主要是基于宅基地财产性价值凸显这一内生性条件的推动,而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刺激、农村土地要素化市场改革的促进仅发挥着外因的作用。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现行规则体系为入股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框架,而各地入股的实践提供了地方法治经验的鲜活素材,进言之,实践矛盾的充分展开亦有助于制度的理性演进与成熟。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推进路径择要如下:一是要增加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制度厚度,如此才能补强入股的正当性基础;二是要明确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客体及价值评估机制,并严格规范入股的程序;三是要完善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收益分配机制;四是要确保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权益保障机制落地,特别是要完善入股退出制度以契合农村的客观实践。  相似文献   

5.
关于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问题的探讨●唐洁近年来,农业股份合作制在河北省沧州市农村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起来,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以下简称土地入股)成为热门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据1995年上半年初步估算,可达到12万亩左右。这些以土地入股为主,资金、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原有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标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应在原有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或集体所有“四荒”使用权、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7.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引起了各级干部的重视,并放上了工作应有的位置,怎样增加农民收入,有的提出要在调整农业结构中搞活土地使用权,例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土地入股组成合作社,土地参与农业或非农产业投入,等等。有些先行的乡村已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但从上海郊区有些地方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情况看,笔者认为还应换种思路想问题,就是既要努力探索搞活土地使用权,又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已经用于非农产业和已经转让使用权的土地上,按照“谁所有,谁得益”的原则,把维护农民利益落到实处,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在有些地方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的土地使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除土地所有者的性质不同外,我国的土地使用权等同于传统民法上的地上权。并进一步从民法角度详细阐述了我国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土地使用权的发生及其效力,土地使用权的消灭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类型分为划拨和出让两种,划拨土地使用权与出让土地使用权在权利行使方面是不同的。划拨土地使用权人拥有不完全的使用权,对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不能行使处分权。但在土地管理实践中,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也时常发生,明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双重属性的特点,阐明在我国实行土地使用权银行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建立了农村和城市土地使用权银行模式,最终分析了建立土地使用权银行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认为在我国实行土地使用权银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但是,在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制度的环境建设和制度本身两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伙模式的类型并提出规制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正确处理合伙模式与其他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关系,注意区分合伙模式与土地经营权出租,以及合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有限责任公司模式。(2)明确确保入股的土地经营权权利没有瑕疵是土地经营权人的法定义务,从而保障合伙能够正常从事农业经营。(3)确定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伙模式的法律性质是物权流转,合伙财产属于合伙人共同共有,以便合伙人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资金困难。研究结论: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合伙模式是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重要模式,不能为股份合作社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有限责任公司模式所替代。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对已经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能否入股合作社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分析法对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法理基础及对合作社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概括。研究结果:(1)根据《物权法》的制度和法理,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在得到抵押权人同意的条件下,可入股合作社。(2)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不会损害抵押权人和合作社债权人的利益、不会增加对合作社注册资本的影响、对合作社的权利内容也不会带来影响。研究结论:为了实现国家盘活农村资产的政策目标,应当允许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有不少的地方进行了合作社土地入股的试点,有的地方步伐很快。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没有明确规定土地入股的账务处理,或者说,是为了避免产生错误的政策导向,确定制度设计时进行了规避。当今,成员土地入股如何核算,土地入股是否参与其交易量(额)的分配等问题都应尽快研究解决,不然势必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研究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宋宇  李佳 《山西农经》2024,(4):80-83
土地经营权回购制度是土地经营权入股后的配套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考虑到现有法律法规对土地经营权入股后的回购制度未作出详细规定,通过研究经营权入股公司后的回购方式,将视角聚焦回购的两个阶段,分别分析各自面临的困境并试图构建农民土地回购制度的法律路径。研究对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达成完善土地经营权的回购路径、均衡农地集约化发展的需求以及实现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尚在进一步发展之中,新的集体用地制度特别是有偿使用制度并未像国有土地使用制度那样完善,尚处在探索阶段,还未在农村普遍推行。鉴于此,这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实践,对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入股、联营、出租与抵押等流通模式作些探讨,以期今后在农地使用权立法上有所创新,把农地使用权搞活,把农村土地市场搞活,进而使农村经济更活跃。 一、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集体组织就其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在一定的期限内提供给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使用者支付土地出让…  相似文献   

17.
"土地入股"是一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并获得企业股权,成为企业股东,部分农民受雇成为企业员工。"土地入股"这种流转方式帮助资本打通了进入农业经营的渠道,如果把握不当,可能会出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谋,带来几方面的不  相似文献   

18.
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提出防范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的策略。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贷款抵押类型、抵押期限、土地使用权价值变化、抵押物瑕疵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风险;(2)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种类多样,日益凸现。研究结论:通过加强银行部门对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分析预报,合理确定抵押地块贷款类型和期限,政府部门应完善土地登记制度,防范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9.
略谈企业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土地使用权概述 企业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取得对国有土地享有的、与所有权相分离的、具有不同法定权利内容的公益性民事财产权利。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企业获得的土地使用权仅代表其拥有相关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由于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较大,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又多种多样,所以会计处理中不规范现象时有出现,我们也就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但是,在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制度本身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出让方式的制度空间太大、出让的经营制度不合理、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等问题,阻碍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