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围追堵截”,从台积电起诉中芯国际,到震惊业界的思科起诉华为案,再到被寄予厚望的贵州微硬盘遭到日立起诉,人们在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担忧的同时,也在追问中国企业何时不再落入跨国巨头们的“知识产权陷阱”?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内某媒体披露,在一个名为“透明国际”的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全球企业“行贿指数”调查报告中,印度、中国和俄罗斯企业包揽“最有可能行贿”的前三甲,瑞士企业则被评为最不可能行贿的企业。  相似文献   

3.
从7名职工、50万元资本的院办企业,到“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通过在竞争中的不断技术创新,中联重科实现了从“小作坊”到“领头羊”的跨越,并已挺进国际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1997年,漯河卷烟厂对针对企业处于发展相对停滞的实际,实施了“贴近消费者的定位管理”,企业发展极为迅速:1997年,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1998年,被漯河市政府授予振兴杯“银~;1999上,被省经贸委命名为“基础管理达标示范企业“,荣获“河南省烟草行业生产经营先进单位”;2000年上半年,综合效益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第四。  相似文献   

5.
“早在十年前,跨国公司就开始对中国供应商进行验厂.但经过国际采购商十年的验厂,国内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9月上旬的“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办公室副主任卢来珍直言不讳。  相似文献   

6.
苏竹青 《中国西部》2009,(10):13-13
接力慈善和直积极捐赠的国际企业展开合作,同时也积极寻找和帮助中国本土企业“给予”。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工业展于3月30日在重庆展览中心开幕。在这些参展企业中,乘用车企业有40多家,商用车企业有10家,零部件企业达到了160家。为期五天的国际车展围绕“促进国际合作,打造汽车名城”的主题,系统策划、精心组织,力求全面树立重庆车展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统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等。企业文化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我国企业的重视,许多大企业都在努力塑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比如,海尔集团多年来形成的“零缺陷”,“真诚到永远”、“赛马不相马”、“客户满意”等海尔文化,贯穿于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其质量宗旨为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售后服务永远坚持“用户是衣食父母”、“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国际星级服务”等原则;科研开发以“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宗旨。“海尔文化”是海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促成了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论国际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化一是创业中心发展的必然选择1996年底,国家科技部火炬办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帮助下确定了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的首批试点单位;1997年,又选出了8家国际企业孵化器试运行,这标志着年轻的中国创业中心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创业中心发展史上的一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2003,(7):72-7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而如何缩短中国企业与国际优秀企业的差距,提高企业的运营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能力,青岛海尔远程教育研究所将举办“海尔改革创新与企业化建设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1996,(5):55-56
“环境保护”、“绿色地球”、“节省资源”等字眼,都算是一种典型的“绿色行销”,企业绿化成了不可抗拒的国际趋势,困此企业在环境策略上,不得不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日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航天长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成功“PK”掉国际知名环保企业,中标美国通用磨坊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河北省三河市生产基地的污水处理工程,创下了该公司与著名国际食品企业合作的先河,“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3.
马坚航 《珠江经济》2003,(12):20-23
灿烂绚丽的国际市场强烈吸引着中国企业的眼球,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驱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尔的“先难后易”攻势,TCL的“先易后难”谋略,华为的“配交钥匙”战术,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骁勇与胆识。天降大任而劳其筋骨,历史赋予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厚重时代使命,同时也让中国企业品尝到了踏进国际市场的彻心之痛。  相似文献   

14.
当今的信息技术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信息充诉着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已经处于数字化的生存空间之中,INTERNET(国际互联网)和INTRANET(内部互联网)构成无限的信息资源,它的普遍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国际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规范,即“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和电子商务(E-bussi-ness)。  相似文献   

15.
王游 《南方经济》2002,151(4):66-6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我国国际承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从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方法等方面提出我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对策-应尽快完成公司制改革,朝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闻建耀 《宁波通讯》2011,(19):50-51
在经济全球化、港口发展联盟化、企业用工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作为大型国有港口企业,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积极探索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营造了平等、和谐、进取的企业氛围,为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国际强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及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企业的国际合作的需求,国际企业孵化器(IBI)营造国际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提升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GIBI)和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国际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道》2014,(10):12-15
从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到2001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十五”计划,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毋庸置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成为承载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国际行为体。  相似文献   

19.
在1月9日首届青年华商峰会“走出去——中国的全球整合”圆桌论坛上,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局长李奕贤介绍说,有咨询公司曾对729家企业作过一个调查,发现“走出去”的企业在5年后只有1/6还能继续盈利。丰佳国际集团董事长耿健认为,很多企业选择“走出去”战略往往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响应政府提出的号召,甚至上升到了“为国增光”的层次,这是一种理解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营销思想.推出“先出售、后生产”的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