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署制定并发布施行的《审计机关审计行政应诉管理的规定》(下称《应诉管理规定》),使审计行政应诉有了较为具体、统一和操作性较强的规范。笔者就此谈点初浅看法。一、关于审计行政应诉及审计行政应诉活动的特征(一)应诉的主体是审计机关。这是因为审计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今以作出审计具体行政行为的审计机关为被告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所以到法院应诉的只能是审计机关。(二)审计机关的地位是被告。这是由于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具有恒定性,原告总是行政机关的相对人,被告总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被告审计机关应诉人员不熟悉业务知识,不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缺乏出庭应诉的经验,不能充分地有理有据地表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致使官司打输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审计机关应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充分行使诉讼权利,这对于树立公正严明的执法威信  相似文献   

3.
如何应诉     
应诉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总结了出庭应诉的经验,提出了出庭应诉应注意的问题、掌握的方法和应诉技巧等,以做好应诉准备、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及应诉总结、反馈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行政执法办案中,难免会遇到行政相对人因不服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从而成为被告的情况。质监部门这时必须积极应诉,充分准备,力争打赢诉讼案件。要实现上述目的,质监部门就应当在诉讼过程中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行政执法办案中,难免会遇到行政相对人因不服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从而成为被告的情况。质监部门这时必须积极应诉,充分准备,力争打赢诉讼案件。要实现上述目的,质监部门就应当在诉讼过程中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对参加诉讼有正确的认识,要有不怕出庭当被告的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打假”和“整规”活动的不断深入,质监部门在行政执法办案中难免会遇到行政相对人因不服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从而成为被告的情况。质监部门当被告参加诉讼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是法律规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履行的义务。质监部门参加诉讼的最终目的是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维持行政处罚决定,打赢官司。要实现上述目的,质监部门就应当在诉讼过程中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对参加诉讼有正确的认识,要有不怕出庭当被告的心理准备,并把出庭应诉当作检验办案质量,寻找不足,学习提高法律知识水平,锻炼队…  相似文献   

7.
起诉与应诉起诉是当事人一方(原告),列举一定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立案,要求依法对当事人另一方(被告)给予制裁或确认一定事实的活动。根据案件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起诉等。起诉一般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状)。应诉是被告因原告起诉,经人民法院传唤,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与理由进行答辩,并通过列举相应的事实、法律来实现目标。自诉与公诉自诉指轻伤、重婚等案件的原告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被告人(加害人)的刑事责任,同时可以请求追究其民事责任,诉讼文书常为刑事自…  相似文献   

8.
“民告官”案件常常是“告官不见官”。为杜绝这一现象,四川省今年起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让官见民,以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二00八年度安排》,明确提出积极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积极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对重大、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的行政案件,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相似文献   

9.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就不怕当被告──镇坪县水泥厂审计涉诉纪实方昌斌1992年12月ZI日,安康地区审计局局长燕定才收到镇坪县人民法院行政应诉通知书及该县水泥厂原厂长王××的起诉状副本,这便是陕西省第一起审计行政诉讼案。在这起审计案件中,我们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0.
审计行政复议与审计行政应诉异同之我见田旭审计行政复议是指被审计单位和关系人对审计机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作出的具体审计行政行为不服,而依照有关规定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要求改变审计行政行为的行政活动。审计行政应诉是指,审计行政复议后...  相似文献   

11.
新《行政诉讼法》正式地从法律层面确立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这项诉讼制度很具有中国的本土特色。按照我们现行行诉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如果被起诉,在原则上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确实因为特殊情况也能不出庭应诉。但必须委托隶属于行政机关的其他人来出庭应诉。此项制度有助于增强行政机关的法制意识,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动性,促使当事人双方行政纠纷的实质性解决。"但这一制度在法治实践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四川梁平县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公开审理,作出缺席判决:1.撤销被告回龙镇人民政府1993年元月2日作出的关于尧滩村四组郭勋连与资万国田土纠纷一事的处理意见。2.由被告回龙镇人民政府返还原告资万国稻谷120公斤(限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自觉履行)。至此,一起农民状告镇政府,被告无故拒绝应诉  相似文献   

13.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作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一种手段,有其存在的法理依据和现实可能性.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法律在原则与妥协之间徘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产生既坚持了公民权益优先原则和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又存在着法律的妥协.法律在不同主体的斗争和妥协中完成了对现有秩序的认可,维护了现有社会的利益平衡,但是法律的妥协只能维持暂时的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平衡终将被打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应当从立法技术、立法理念、立法内容等方面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进行探索,找出其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在,尽管打官司、告状对大家来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来讲,官司临头,能坦然面对的人毕竟是少数。当事人在诉讼中应当避免进入以下几类心理误区。一是依赖心理。无论是原告起诉,还是被告应诉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原告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请求法院来保护自己,便把胜诉的希望寄托在法官身上,认为提供证据、搞鉴定、找证人,法官都会帮助解决。被告应诉时则认为自己又没有错,尽管没有证据证明,但法官会想出办法还自己一个公道。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举证的责任感、主动性势必大大减弱。而根据我国诉讼…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自2015年5月1日实施以来,此次新修改的最大亮点《行政诉讼法》中的第3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制度,同时我国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也正式成为一项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司法运作机制.这一制度的确立,对我国建设法治政府,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的重大举措,更有利于我国依法治国的实现.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兴起既是人民法院努力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和民众寻求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的结果,更与行政机关改善自身形象寻求外力合作治理的动向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这两种诉讼的主要区别在于:1、案件性质不同。行政诉讼是审理行政纠纷的案件,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的行政机关;而刑事诉讼审理的案件是刑事犯罪案件,被告是被指控触犯了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案犯。2、诉讼提起人不同。行政诉讼一般由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公民提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一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将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确立下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进一步将被告举证责任具体化为:“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  相似文献   

18.
张志刚 《公司》2001,(6):4-5
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我们要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对加强反倾销反补贴以及对外应诉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加强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研究行业协会如何在反倾销、反补贴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加入WTO的新形势对反倾销、反补贴、 保障措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理解,一是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要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变为依法管理,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主要运用货币、财政、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进行间接方式管理;二是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来,清理.修改、制定…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应该说是保护公民、组织、国家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大举措。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如何不当被告或当好被告呢?当不当被告,并不取决于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只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其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就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诉讼。那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反倾销"前应诉"机制,就是在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之前,我国政府及企业应该预先做好的准备工作.这一机制将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视为一个整体,其功能在于未雨绸缪,以便当外国对我国出口的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时,我国能够从容应对,使我国企业免受损失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