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丹 《民营科技》2008,(3):75-75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通过征用变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速度不断提升,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一个又一个城中村的形成,不仅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产生了倍受关注的“失地农民问题”。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征地制度及失地农民安置补偿的现状,揭示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质,并通过对国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方法和国内现有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各种尝试进行分析,论述了其具体内容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问题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失地农民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本文在分析失地农民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完善失地农民保障的政策建议,以更快更好的解决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津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建设征地失地农民逐渐增加,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成为江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江津市委、市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社会影响,之后对导致失地农民就业难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6,(12):146-150
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民转型和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路线,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有利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失地农民群体规模越来越大,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在转变观念、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还权赋能,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既是解决好失地农民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也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关系到农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张家口市高新区失地农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当前社会保障项目,提出应当构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在内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切身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实证调查为依托分析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问题。得出如下结论:失地农民在失地初期认同失衡、后期认同分化,实施养老保险有利于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失地农民对征地政策本身高认同,对高层组织(市级、区级)高认同、基层组织(村委会)低认同。同时进行了归因分析,认为征地补偿款的缓冲作用、非货币化土地功能的彰显、第二次分工与比较优势的丧失、回迁房与原住房的价格差、失地未进城安置、小区物亚管理滞后等因素决定了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状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形成的原因,指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从而提出建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只有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与失地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化的视角对当前失地农民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本质在于城市吸纳能力与农村劳动力的释放规模之间的失衡,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剖析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杨柳 《上海房地》2014,(6):52-53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的权益往往被忽视或被侵犯.并因此引发很多社会问题.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边缘弱势群体———失地农民。我国城乡贫富差距大,农村人口众多,农民生活水平低,因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显得尤为复杂。本文对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加以分析,并针对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社区安置模式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了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的实质就是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市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失地农民的居住、就业问题。另外,失地农民身份转化也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借助社区理论来探讨失地农民安置模式,以求在失地农民安置理论方面有新的发展,为保护失地农民利益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维平 《城市问题》2007,(5):57-59,64
现行失地农民住房安置一般采取统建分购、统管代建、统管自建等模式,这几类模式都具有相对的适用性与局限性.鉴于此,应从住宅形态与社会形态的关系、住宅小区对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影响以及住宅规划与城市和谐发展等方面选择目前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模式,研究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性群体,已受到广泛关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其市民化.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社会、制度以及其自身因素等,而就业问题又与各个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社会问题的时代课题。对失地农民出现的失去生活保障、老龄人养老、医疗费用增加等社会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党和政府及社会应该采取积极配套的对策措施实时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些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这一群体不断扩大,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紧迫,一旦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为此,青岛市近年来围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实践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现有症结失地农民迫切  相似文献   

18.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世界性和历史必然性.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产生的,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快速推进,导致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理财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理财技能,创造就业机会,使这些农民"失地"不"失业",实现失地"农民"本质上向"新市民"的真正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利用社会力量及时创办一些以失地农民创业指导、理财咨询辅导为主业,培训失地农民职业技能、让农民失地不失业为目标的短期培训咨询机构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郭少玲 《数据》2003,(12):13-14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地产业的迅速崛起,工业园区和特色园区的兴起,导致用地需求的大量增加,耕地的非农化进一步加剧,造成"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近日大兴区统计局对亦庄、西红门、庞各庄三个镇的50户"失地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