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典型调查与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具阶段性和地区性(即:不同地区、不同农村工业发展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不同)。所表现的关系特征也不同.具体表现为农为主工萌芽、农工互争互利、以工补农和工为主农分化四个阶段或类型。可见,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农村工业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农村工业虽然是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方向,但若处理不好与农业的关系,农村工业的发展将会导致农业萎缩。建议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农村工业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进行及时的调整。还提出了各阶段、各地区具体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上海郊区农村工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在各方面因素的促进下,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1992年,河南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235.48亿元。位居全国第五,成为中西部地区一强。但是,以农村人口平均产值计,河南仅相当于江、浙诸省的1/3,差距十分明显。1992年河南省农村工业总产值达775.38亿元,占乡镇企业产值的62.8%。因此,研究河南农村工业发展及环境特点,对河南经济再上台阶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村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增长强劲,在农村地区出现了特区、国家高新区、乡镇企业等形式。文章通过对深圳、浦东、西安高新区、东中西部乡镇企业这几种工业化发展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将农村工业数量和质量的发展结果对比,目的是寻求最优的经济增长方式,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为农村地区高效开发、稳健增长、生态环境良好提供决策参考,使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史上,费孝通教授对农村社会学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农村社会学理论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特别是费孝通教授1936年暑期在家乡开弦弓村(学名:江村,今吴江市七都镇)进行的乡村调查并整理发表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又名(江村经济))以及1948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两本书,在中外农村社会学界占有重要位置。从江村实地调查以后,费孝通教授植根乡土,立志富民,从实际出发,立足农村、立足民众,几十年来潜心执著,  相似文献   

9.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主要目标。河津县大力兴办集体企业,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河津县乡镇企业是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开始起步的。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分风四起,集体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继之而起的是联户、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到1987年底,集体企业产值只占全县乡镇企业产值的20%左右。由此带来了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统一经营功能弱化,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无法开展等一系列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11.
洞庭湖区域产业同构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为资源同构、观念传统和缺乏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机制,洞庭湖区域产业结构出现同构现象。产业同构导致资源低效利用或者浪费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洞庭湖区域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突破产业同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柯城区农居点的调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最后提出通过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加强农居点用地动态管理,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资金保障机制,以及通过健全农居点用地法规等手段来解决农居点的散、小、多、脏、乱、差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空间组织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武贤  董明辉 《经济地理》2004,24(3):347-350
洞庭湖区应采取点-轴发展模式。通过突出建设湖区中心城市、努力实现津澧融城、着力发展湖区县级城镇、做大湖区小城镇等措施,积极培育湖区增长极。在此基础上,沿湖区主要交通干线实行轴线开发,形成“山”字形空间发展格局。从长远来看,湖区多方面的一致性,奠定了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从而迈向防洪减灾一体化、区域管理一体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2  
庄大昌 《经济地理》2004,24(3):391-394,432
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0.72亿元;其中调蓄洪水的价值为37.12亿元,占45.99%;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调蓄洪水、供水和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好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城乡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刘伟德 《经济地理》2001,21(4):427-430
本文通过对就业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关联分析,提出我国低人口城市化水平是导致当前城乡高失业率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认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将从控制劳动力供给速度,刺激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需求,改善劳动力配置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等四个方面提高我国城乡就业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自从199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以来,被认为是拉动乡村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影响的两面性以及乡村旅游自发展以来所产生的众多问题又值得人们注意。文章以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将其抽象为一个较完整的模型,并着重指出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观鸟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蓉  王曼娜  杨鹛  张西林 《经济地理》2008,28(3):523-526
观鸟旅游是生态旅游重要的表现形式。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得到了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洞庭湖丰富的鸟类资源是开展观鸟旅游的良好基础。文章详细分析了洞庭湖观鸟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三峡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先进  刘亚玲 《经济地理》2006,26(3):516-520,537
为促进三峡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展的分析,根据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模型,结合旅游产业自身特点,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模型。并通过其中的竞争力分析因素,对三峡旅游竞争力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虽然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但是,当前农业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已成为影响农村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这期间,有些实行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由于正确地调整了产业结构,却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发展势头强劲。文章对这些村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