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马树林 《企业文化》2002,(10):16-17
四、学习型组织普通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彼得·圣吉写了一本书《第五项修炼》,讲一个企业要想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学习,随时了解全球各方面的新信息,学习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
管理心得     
《中外管理》2009,(9):11-11
《彼得·圣吉:1升可乐消耗250升水,能不革命吗?》——2009年8月刊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影响了一批处于青春期的中国企业。至今,做一个学习型组织,仍然是很多企业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21世纪,市场环境变化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和个人都必须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讲到,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的8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  相似文献   

4.
牧易 《经营者》2007,(17):118-119
<正>彼得·圣吉因推动学习型组织而闻名于世,但他并非"学习型组织"的发明者,而是一个集大成者。在日益复杂、混沌的环境中,彼得·圣吉全面的观察、系统性的思考,常常一句话就敲中企业的盲点。也因此,他的重要理论"学习型组织",到现在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5.
李兰 《经济界》2006,(3):31-35
去年本刊第一期专访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者,《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183;圣吉教授,与他就系统思考和组织学习理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文章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对学习型组织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从学习型组织到可持续性发展,从《第五项修炼》到《必要的革命》,彼得&#183;圣吉用更全面的系统思考为企业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183;圣吉(Peter M Senge)教授出版了《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掀起了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本文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和探讨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对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专家彼得·圣吉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组织。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和组织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其整体能力,提高其整体素质。企业的发展不能再只靠伟大的领导一夫当关,运筹帷幄,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  相似文献   

9.
捕捉学习型企业的身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练》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但是,多年来,人们似乎还没有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真正含义,更没有看到一个理想的学习型组织的样板。在对企业的研究中,我们在许多成功企业家的思想上、在一些优秀企业的行为中已经看到了学习型企业的身影,研究一下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也许会给热衷于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人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 19世纪的文盲是不会识字,20世纪的文言是不会电脑,而21世纪的文盲则是不会学习。当今世界,人才和资讯决定着企业未来,而人才、资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习能力的竞争。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一书中,强调未来组织所应具备的最根本的品质是学习,而且把研究带出了纯理论性与概念性的探索,进入了可操作化的实践领域,从而使其影响力大增。彼得·圣吉认为,未来有生命力的企业应当是  相似文献   

11.
当下中国,从商业组织到政治团体,从高校大学到街道居委会,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与时俱进,争取早日将自己打造成为"学习型的XX"--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政党。。。但口号归口号,究竟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如何落实学习型组织,如何将企业发展与个体学习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在企业实践中仍然有待探讨!学习型组织的逻辑学习型组织最早由麻省理工的彼得·圣吉博士提出,在其著名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他将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与学习型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纯灿 《企业研究》2005,(11):67-68
壳牌石油公司企划主任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彼得·圣吉于其巨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断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揭开了研究、建立学习型组织的  相似文献   

13.
现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在我国企业界颇为风靡,许多人甚至能把彼得·圣吉教授的“五项修炼”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学习型组织毕竟是个舶来品,如何做到“本土化”仍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东方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组织编译的(变革之舞&;gt;。这本书是彼得&;#183;圣吉和他的合作伙伴继(第五项修练&;gt;之后,又推出的从深层次探讨持续性变革与学习型组织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5.
彼得·圣吉为了解决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企业早衰”问题,创立了“学习型组织”理论。随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引入,我国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追捧热潮,许多企业纷纷着手建立学习型组织,而真正符合学习型组织标准的企业极为罕见,大多是贴上学习型组织的标签,流于形式。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目前我国企业还不具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条件。把学习型组织当作企业的目标、理想而非手段实为企业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6.
苇荻 《中外企业文化》2003,(8):4-4,8-11
自从彼得&#183;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传入中国后.不少企业开始向学习型组织的方向努力.并取得了不同的成效。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提出并深刻论述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继而由上海、北京、南京、青岛.大连等相继提出要建立学习型城市。由此可见,不管我们是不是已经意识到.建设学习型企业实际上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正> 1991年的一天,一位年近90高龄的、大名鼎鼎的美国老人,打电话给另一位默默无闻、当时年仅四十出头的美国人,诚恳地表示要向他学习。这位老人是谁?那位中年美国人又是谁?为什么这位大名鼎鼎的老人要向那位中年人学习?他要学习什么?在这人生的风烛残年之际,是什么竟还能强烈地引起他的兴趣?这位老人就是曾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立下汗马功劳,并被称为当代最杰出的管理科学大师的戴明。而那位默默无闻的中年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彼得·圣吉博士。戴明所要学的,就是圣吉博士当时创立的"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理论。"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究竟是什么样的理论?它为什么能引起戴明如此强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把握“学习型企业”的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虽然不长,但已进入迅速发展和普及的阶段,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尤其是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会议上发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号召后,一个个“学习型企业”在诞生,一座座“学习型城市”在崛起。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破除认识误区是首要前提。有关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型,各国学者有不少论著。目前国内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先行者绝大多数是参照彼得·圣吉模型,以《第五项修炼》为范本。但,不少企业界人士对该理论感…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思考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处理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要求人们学会由看片段到看整体,以尽可能改变思考机制,达到少犯错误的目的.系统思考方法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结合,将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更具整体性、动态性、稳定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的佛睿斯特教授在1965年提出来的。90年代初,该校的彼得&#183;圣吉教授在《第五项修炼》中对学习型组织概念和特点作了最凝练的概括。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不少企业引进了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了创建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有些企业对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