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那是讲文化。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说,张三文化、李四文化,也是讲文化,一直到我们企业文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很难于把握和理解的概念。但是,这些年来企业文化理念在逐步深入人心。那么,可能一千个企业会有一千种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构成,对于不  相似文献   

2.
企业要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容,涉及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以人为本”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就必须认真学习和实践“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的新思维和新理念,结合社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的作用,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魏晟云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2-22,26
一个企业,应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应该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它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就其本质说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通过实践并有实效的管理思想。从整体上讲它具有激励力、统合力和潜力的作用。文章就湖南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章著作发表了不少。有的采用个案研究,分析各成功企业的文化特征,有的运用历史方法,揭示企业文化的传统根源,有的借用文化学中的概念,分析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也有的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正因为“文化”这个概念几乎有无所不包的处延,所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社会上也出现了“企业文化是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一个企业不讲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5.
有人预言,企业竞争发展到最后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人。“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奉行的共同理念,也成为企业突围的有利武器。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怎样  相似文献   

6.
商道     
一切社会形态的背后,其实都是文化的作用力。这句话,在今天大概没有什么争议。 关于文化,专家的定义是“人类精神财产和物质财产的总和。”这话确实很“专家”,有点费解。也有人说:文化就是共同的价值观。这就比较容易了——大到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小到企业文化、家庭文化,都是由共同的价值观来维系的。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如今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要使这一理念切实地让更广泛的人群受益,就必须将这一理念真真正正落实到实处。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先进文化与思想的发源地,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目前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存在的缺陷、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三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8.
当前企业文化研究有这样两种现象:在一些地方,这一理论被人们诠释得很“玄”,尤其是使企业基层管理者感到离他们的现实很远,难以接近;在另一些地方,这一理论又被演绎得很“俗”,“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边装”,甚至在许多人眼里,企业文化几乎就等同于企业的文化生活了。  相似文献   

9.
《冶金企业文化》2008,(3):59-60
庄子云:“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这句话表面上论述的是捕雀之术,实则阐述的是延揽人才之道。这里所说的“天下”应该理解为“道”,在企业里讲的就是企业文化。这句话不仅涵盖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同时也涉及到人才方面的问题。而这里所讲的“道”,就是企业生存之道、企业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0.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一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移动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责任”和“卓越”则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效正是企业以“人本管理”为要的企业文化建设效能的体现和延伸。作为电信运营企业的龙头,中国移动坚持“以人为本”苦练内功、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就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力促行业精神文明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毕宏伟 《现代企业》2022,(8):141-143
推进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要素之一。“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培植企业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价值标准。探析“家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明晰“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意义,立足企业文化竞争力建设需要,将“家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体系中,让员工从精神上获得情感满足,提高员工的敬业度。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     
记得好像是1985年,我买过一本讲企业文化的英文书,当时只觉得书名新奇,没有真看懂。后来在公司里,我也不断提到企业文化,但只是一般概念,很苍白,也起不到作用。再后来我们也请过清华大学教授来公司讲企业文化,也研讨企业文化,我自己也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一直到最近,还有人向我提起华润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人很重要”:个人力量还是团队精神IBM创始人沃特森这样的大企业家曾说过:“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但是,光笼统地知道“人很重要”的大道理还不够,究竟什么样的“人”才重要?应该突出“个人力量”还是强调“团队精神”?这可以说是人力资源管理常说常新的永恒话题。在传统体制下,只讲“组织需要”、强调“个人服从组织”,抹杀了人的个性和积极性。很多企业越来越关注个人、宣传个别(能)人,很多企业家、管理者盲目崇尚所谓“20/80”法则,极端偏爱什么“末位淘汰”,一提“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严格讲,当前不少企业所开展应当是一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企业文化变革,而不是无关痛痒甚至是因循守的旧“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还是“企业文化变革”,这实质上是实践中的关于企业文化定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袁晓军 《活力》2011,(8):143-144
企业管理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对人的管理。换言之就是把焕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到首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就在于此“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十余年来,它的使用逐步被我国广大企业界人士所认识,特别是在保险企业,保险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随着中国企业管理向世界接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家文化正受到来自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挑战,保险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活动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容,涉及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以人为本”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现代企业成功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认真学习和实践“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的新思维和新理念,结合社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的作用,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7.
做人要讲“为人之道”,做企业要讲“经营之道”。企业文化就像人的基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台机器、一笔资金、一车原料,从进厂那天起,就被植入了这个企业的基因,它们按照什么逻辑运转,要看这个企业的文化。一、大象无形,大道有痕,高尚的企业才能成就高尚的事业。我们讲,人的工作状态可以划分为三种:卖嘴,卖力,卖命。一个人采取这三种状态中的哪一种,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素质,就是企业哲学。“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企业哲学的高尚程度,决定着员工的高尚程度。蒙牛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与自己较劲”。“与自己较劲”与“…  相似文献   

18.
讲执行力离不开讲西点军校,很多学员曾问我:“企业毕竟是企业,西点法则到底能为企业执行力建设提供多少营养?”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到如今各色西点执行力课横扫全国市场,一个比一个花哨,很有必要研讨一下这个问题。西点法则为企业执行力建设提供了很多营养,但不是全部营养。企业毕竟还有许多不同于军队的地方,因此,在企业讲西点执行力如果没有一流的企业管理实战功底,那是讲不好也结合不好的,或者说是流于花哨的,给企业带来的培训价值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董克用 《人力资源》2007,(8X):79-79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共识,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也成为企业在21世纪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等概念曾经被很多中国企业视为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当这些抽象的理念和管理哲学遭遇到活生生的现实之后,企业就开始变得迷惘。什么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0.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管理方面以人为本,经营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两个方面。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曾经讲过: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奉献社会是创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履行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