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5G时代到来了,但是该技术仍处于基础发展阶段,技术尚未成熟,但该技术会成为未来的主要通信网络系统,需要得到我们重视。本文对5G的概况进行阐述,针对其特征及发展中出现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能为5G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大规模的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中提供灵活的网络管理、控制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结合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和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提出了一种分层的5G VANET架构(5G MEC VANET),能够支持智能交通系统各种功能和应用的动态特性,同时降低网络管理成本。此外,位于网络边缘的MEC框架避免了车辆与路边基站的频繁交互,减少了数据传播延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VANET和5G VANET架构相比,所提出的架构降低了传播时延,提高了网络带宽吞吐量,同时减少了控制器开销。  相似文献   

3.
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超高速率、超大容量和超低延时等显著优势。为适应现代信息化作战形态,提高5G技术在军事中的运用效能,针对5G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和特征,深入分析了信息化作战中5G技术在信息共享、态势感知、指挥控制等典型作战方式中的影响,对于增强部队信息化作战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G是未来整个无线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当前基本框架已然成型,推广、普及和实际应用可以说已经是近在眼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仅需要关注5G无线通信技术本身的发展,同时更要关注于对其应用的规划,以真正的发挥出5G无线通信的作用、优势和价值,进一步提升现代社会的信息化通信水平。基于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对5G无线通信进行了基本的概念介绍,然后主要就5G无线通信的相关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在阐述5G移动通信技术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就其应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根据5G网络市场需求,进行其网络优化方案的设计,并指出其通信技术实现中的优化策略。以期有利于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现代通信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温羽莎 《中国市场》2022,(33):140-143
移动通信行业作为IT产业及知识密集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商业服务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更新,信息服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经济化激化竞争,社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让移动通信行业加大了对营销策略的重视程度,5G套餐的营销重点在于构建完善的营销体系。我国加入WTO后在通信市场行业方面正在逐渐面向世界,全球化竞争激烈,我国的移动通信行业也在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移动通信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市场运营模式更加灵活。文章对中国移动5G套餐资费进行了阐述,对中国移动现阶段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移动5G套餐资费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展开研究,先提出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的机遇,然后对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面临的挑战进行介绍,最后详细论述和总结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的优化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数据存储模式、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大监测监管力度、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旨在将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与5G时代发展趋势保持高度统一的步伐。基于此,本文通过对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进行探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相关人员指明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提升,5G已经从一个遥远的名词变为了实际存在的通信技术,成为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由于人们对移动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4G移动通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人们在移动数据网络、应用、服务等方面的部分需求,所以5G的到来已然成为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智能家居同样也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从运营模式来看,智能家居产品和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移动通信网络,而更快、处理能力更强的网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智能家居产品的服务质量以及使用体验。文章将主要就5G移动通信时代的智能家居产品市场营销推广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5G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整个产业链上下都想占得先机,三大运营商也在建设5G精品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文结合5G技术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运用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借鉴之前3G到4G过渡时代的中国联通业务的营销经验,来研究符合当今时代特点的营销策略,以求在5G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提高保定联通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作为5G网络架构的关键技术,其切换时延及无效切换等已成为网络发展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策略的机器学习算法,并结合用户的移动性数据,进行较高精确度的切换预测,减少切换时延及非必要切换等目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结合改进机器学习算法的切换策略,不必要切换率降低了40.2%,平均时延降低了28.6%。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 3G网络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的影响网络性能的各种因素 ,指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网络规划技术的主要差别 ,并举例介绍了 3G中的WCDMA网络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建宇 《中国市场》2008,(23):88-89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商品交易的频繁进行,电子商务的业务量在迅速增加。因此,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表现得非常重要,尤其是网络安全,更是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所以,做好电子商务中的网络安全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受到政府和行业的广泛关注。首先,对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建议书中发布的5G愿景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指出5G系统将使用高中低全频段;然后,总结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5G频率政策的最新动向,分析了其高中低频段候选频率的当前使用情况和未来可用性,并指出了我国对相关频段的策略和考虑;最后,基于我国无线电管理政策及面临的形势,结合5G系统特性,提出了对于5G频率研究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的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同步信号检测算法的计算非常复杂,根据主同步信号的特性,提出了分段互相关与对应叠加的联合检测算法。该算法只对接收信号进行一次与本地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序列之和的分段相关处理,即可得到相关峰值的位置,并检测到粗同步点的位置,进一步对粗同步点做局部互相关,根据最大峰值检测出精同步点,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对传统互相关算法、分段互相关算法和改进算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复杂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互相关算法,改进后的算法有效降低了计算量,提升了抗频偏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应急通信系统面临的低速率、高时延、带宽不足和互联互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5G和无人机智能组网的应急通信系统技术路线,并对其中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剖析,以期为提升救援力量在受灾地域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提供重要支撑。通过理论分析可知,该技术路线能够实现目标区域内无人机编队的智能组网和部署、5G信号的覆盖和5G通信的联通,拓展5G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在通信基础设施损毁的环境下实现用户终端之间以及用户终端与应急指挥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集群通信系统沿专网与公网方向发展演进的技术趋势,结合公安调度需求研究了基于5G切片的警务集群系统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传输层、终端层、标准及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在网络组网架构方面,通过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切片传输控制信号,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切片传输业务内容,并提出集群业务软件中通信调度业务逻辑、综合业务适配和维护管理软件的模块组成,对其应用的协同算法、时延保证、安全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建议。基于多智能体控制模型提出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ple 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之间状态同步协调算法,为警务集群系统在5G技术体制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CDMA2000 EVDO移动网络中的盗用问题,结合CDMA网络无线宽带原始计费话单的生成机制,对AAA的原始计费话单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解构;基于数据挖掘理论和技术提出了原始计费话单分析模型,从中发现话单与盗用行为的关联性,并通过编写分析脚本,实现了可疑话单的筛选。最后,利用广东电信现网数据进行分析,对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显示,原始计费话单分析模型能够完成原始计费话单的分析工作,并从中找出异常的话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