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内涵,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式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由自然系统的承载力、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压力以及由于管理及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润滑力3个力构成;(2)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可以解构为资源的承载功能、环境要素的容纳功能以及生态要素的服务功能3个层次;(3)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需求是摸清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科学评判当前承载压力的大小等;(4)面向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4个方面的逻辑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能力与潜力之间的逻辑不清,生态要素承载力判断的逻辑缺乏,"木桶原理"复合思路与适宜性评价的逻辑矛盾,面向过去原则与面向未来预警之间的逻辑问题。研究结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只有明确评价对象,厘清评价中的逻辑问题,同时满足评价方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才能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
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探索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辅助于省级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决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必用性"、"管用性"和"好用性"要求;(2)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总体框架,可从资源环境禀赋、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动态预警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设计,需要选择适宜尺度,针对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如建设开发、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等设定差别化指标权重。研究结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立足点是高效集聚开发和分类分级保护,基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识别资源环境本底的"短板"要素、明确当前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压力等级、实现对未来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的动态预警。  相似文献   

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保护优先以来,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思想体系逐步得到升华。因此,笔者拟从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荷的承载层面出发,通过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揭示国土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互动演化的规律,分析沈阳经济区8个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方法: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评判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协调发展及交互耦合的程度。研究结果:(1)2010年以来沈阳经济区各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不断增长,资源承载力呈现降低的趋势,但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呈现增加态势;(2)各市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较高,达到良性共振,并且协调度呈总体上升趋势,耦合关系日趋紧密。研究结论: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立和制约关系,应因势利导,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在城市建设空间规划中的应用,选取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两项自然要素,粗略估计武汉市水土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结合土地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和再开发潜力评价,以区县为单元进行武汉市建设空间优化研究,为城市发展战略制定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3个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以2005—2019年西北五省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研究了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作用机理、五省区的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性的综合评价指数在研究期内呈上升趋势,总体上向更好的状态转变,经济发展子系统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子系统在研究期内综合评价指数上升明显均大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子系统,系统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表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类型完成了从濒临失调向中级耦合转变;未来西北地区应当树立持续发展理念,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各子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建设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支撑点,分别构建以"本底—状态—效率""限制性—优势度—开发潜力"为主线的土地资源建设开发承载力与适宜性评价思路,并初步探索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中小尺度国土空间规划中建设用地布局和指标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打破行政单元的限制,开展基于栅格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更容易满足实际的规划需求。方法 文章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2018年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并具体分析2008—2018年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类型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结果 (1)2018年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低水平,呈现出“南高北低”空间分布格局。(2)时间维度上,2008—2018年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数值呈波动下降趋势,承载力水平始终保持在中等水平。空间格局上,2008—2018年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呈现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和高水平稳定,低和中低等级相互转变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不同,其中耕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以中等水平为主,水体和建设用地的承载力表现出高水平。结论 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地域差异明显且随时间波动下降,改善并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与差异性管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解析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行使的“域权”及规制的“地权”,从省级、城市两个空间尺度解析广东基于“地权”“域权”考量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探索,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对土地实施用途管制本质上是对土地承载的各种权益即“地权”的规制。(2)基于对土地权利的界定和管理,空间规划成为不同层级政府代表国家行使配置和管理“地权”的公共政策,不同层级的空间规划单元享有特定的“域权”。(3)广东从省级、城市两个空间尺度,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探索统筹不同空间尺度的“域权”,以通过提高政府在配置资源中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来协调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论:(1)国土空间规划对“地权”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涵盖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土地权利人、土地权利人之间的空间发展权益配置。(2)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基于对“地权”的界定和保护的原则下,凝聚不同空间尺度“域权”的力量,以实现保障国家安全、满足国家发展需求、促进资源资产增值“三大目标”。(3)基于广东实践,省级“域权”重点是贯彻落实国家意志,构建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协调空间资源总量与布局;城市“域权”重点是优化调整城市功能空间组织,协调好政府、社会、市场利益及土地使用权人的空间价值权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差异水平,并探讨其耦合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研究结果:(1)生态经济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市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县域则相对较低;(2)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市区多为环境滞后性阶段,县域则处于经济滞后阶段;(3)耦合度空间分布以湖滨地区为核心以圈层形式呈现向外逐渐递减趋势;(4)经济滞后区域应选择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策略,环境滞后区应选择适应性管理与生态屏障区构建策略。研究结论:基于资源与经济同步优化策略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均衡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科技进步实现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对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并提出了若干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现阶段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和引发的。多年来,江苏省地质环境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新时期加强地质环境管理要根据江苏省的实际,不断深化认识,健全法制,明确责任,突出重点,拓宽地质环境管理思路;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着手,构建保障社会科学发展的地质环境管理新机制,全面推进地质环境管理改革,为江苏省现代化建设"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3.
The main aims of this study are to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European mode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 of play in the Romanian agricultural sector. Statistically speaking, the agricultural sector's indicators of the past two decades place Romania outside the family picture of the EU countries, with very slight resemblances, and very strong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ir economic, technical,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competition-wise, farming and farmers in Romania are still strongly disfavoured in relation to their competitors in the old EU Member States. In Romania, the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have most often been devised to the dis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y claiming that subsistence farming would be the sustainable way, and by channelling the added value to other sectors. An option to continue the agricultural policies of the past decades and to abandon the national support lent to agriculture would be particularly risky through its unpredictable and incalcul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相似文献   

14.
森林保险成本和价格与供求失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成森林保险产品的成本有物业和设备成本、产品设计成本、宣传展业成本、查勘理赔成本、契约成本、赔付成本;在森林保险的构成成本中,以赔付成本为主的可变成本占总成本的67%以上,保险公司难以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有效分摊成本,森林保险价格具有刚性,较高的刚性价格抑制了森林保险的需求,造成森林保险供求失衡。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标准和标准化概念进行了解释,对办法规定的管理事项的现状和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对相关管理工作(如标准的制定、发布、实施、宣传贯彻、复审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分析当前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的问题和经验,提出应从管理体系、人员、仪器设备等方面加以持续改进,从而为政府部门更精准地管理引导下属检验检测机构和县级检验检测机构更顺利地运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国土资源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先行性、基础性地位也更加凸显。特别是在当前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确立起科学的资源环境观,进一步搞好国土资源工作的支撑与服务,将对推动国土资源工作具有现实与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理念、道德取向、行为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调查者在对成都理工学院 3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走访了学校十多个网吧,召开了“我与网络”的学生座谈会,对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影响和评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生态经济学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实践进程,梳理了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生态经济学展望。认为,生态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极为重要的特征是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旨在消除人对自然的剥夺;生产领域的效率损失和消费领域的过度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假定资源配置存在着社会最优解,且该解与企业最优解具有互补性。目前生态经济研究集中在生态产业、生态恢复、生态保护三个领域,研究切入点主要有三个。生态经济能否成为一种经济形态,是当前极为关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 ,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国土资源的有关情况 ,并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央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我的介绍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对国土资源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二是对国土资源面临严峻形势的分析 ;三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对策。一、国土资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能源资源及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等十多种。社会生产离不开资源 ,无论生产创造的财富属于哪一个门类 ,其起始点都必定是自然资源。任何一个国家 ,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