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农业与生态环境约束和国土开发现状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规划指标来表征国土供给与约束水平,构建多层面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系统。在国土开发约束、国土开发程度和国土规划政策三个层面,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功效函数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皖江城市带的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研究表明:地级市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比县级城市高,且两者差异明显;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与国民经济生产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揭示国土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互动演化的规律,分析沈阳经济区8个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方法: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评判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协调发展及交互耦合的程度。研究结果:(1)2010年以来沈阳经济区各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不断增长,资源承载力呈现降低的趋势,但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呈现增加态势;(2)各市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较高,达到良性共振,并且协调度呈总体上升趋势,耦合关系日趋紧密。研究结论: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立和制约关系,应因势利导,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英国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文章梳理了英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产生与发展,政策法规、运行体制、管制工具等基本框架内容。英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手段是国土空间规划,其前置了规划决策的过程。英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进,其政策法规完善,管制工具多样,转用许可机制灵活。建议我国要注重国土空间用途的前期规划,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法规,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与权利,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相关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战略任务。江苏省生态修复工作居于全国前列,但在制度体系构建、资金保障筹措、技术支撑引领、标准规范制定等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文章通过梳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内涵与基础理论,总结江苏省保护修复现状和典型做法,提出创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的思路与举措:以明确指导思想、找准实施方向、创新实践方式等为思路,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多元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动态检测体系,落实考核评价与督察执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近日发布。《规划》对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划分做了阐述。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按层级,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打破行政单元的限制,开展基于栅格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更容易满足实际的规划需求。方法 文章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2018年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并具体分析2008—2018年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类型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结果 (1)2018年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低水平,呈现出“南高北低”空间分布格局。(2)时间维度上,2008—2018年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数值呈波动下降趋势,承载力水平始终保持在中等水平。空间格局上,2008—2018年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呈现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和高水平稳定,低和中低等级相互转变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不同,其中耕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以中等水平为主,水体和建设用地的承载力表现出高水平。结论 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地域差异明显且随时间波动下降,改善并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与差异性管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明晰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为缓解中越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冲突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理论推演,加权求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18年,中越边境地区由生态功能主导、城镇功能拉动、农业功能抬升的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呈上升态势,国土空间功能由“低水平高差距”的互竞阶段走向“高水平低差距”的优化提升阶段,自东(广西段)向西(云南段)过渡表现为递减的阶梯式变化过程,城镇功能和农业功能较高值区主要位于贸易口岸集中的东南部,生态功能以较高值区为主;(2)国土空间功能由勉强协调向中级协调转型发展,广西段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云南段,耦合协调等级空间分布差异与国土空间综合功能格局吻合;(3)边境贸易水平、社会保障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国土空间功能协调发展。研究结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边境贸易活力、边民生活水平和制定差异化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措施,是提升中越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及其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上海农村经济》2011,(9):46-46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即将公开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第一个全国性国上空间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9.
从建设生态文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需求出发,在传统的综合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生态区划的基础上,探讨了省级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划的三级体系,一级以地貌为主导,二级以国土空间类型为主导,三级以包括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八个功能为主导。构建了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类27个指标体系,形成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区划方法。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划分了湖南省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划方案。省级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划分的成果可以为省级国土规划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阐释新时期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内涵和生态品质理念的基础上,以宁波市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生态品质定量评价和监测的探索为案例,从对生态品质的多方需求视角和整治分区的核心生态问题出发,构建了融合生态系统质量、功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综合生态品质定量评价模型,设计了生态品质评价全过程监测路径,并从指标完善、机制健全、探索应用三个方面对生态品质常态化监测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探索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辅助于省级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决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必用性"、"管用性"和"好用性"要求;(2)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总体框架,可从资源环境禀赋、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动态预警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设计,需要选择适宜尺度,针对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如建设开发、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等设定差别化指标权重。研究结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立足点是高效集聚开发和分类分级保护,基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识别资源环境本底的"短板"要素、明确当前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压力等级、实现对未来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的动态预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三条控制线"划定等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与地理空间模型法,融合"自上而下"的承载能力约束与"自下而上"的适宜性评估,以"数量管控—空间布局—多目标协同"的逻辑主线进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结果:(1)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需考虑尺度与区域差异;(2)以表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约束作为多目标优化的数量约束,融合开发适宜性的空间转换规则及空间约束,构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模型,能够为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优选方案;(3)基于"双评价"的区域多目标优化,强调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等多目标协同,将提供促进区域空间均衡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研究结论: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可有效耦合多目标,推动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多规合一”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过渡期的背景下,对国土空间规划政策进行评估,为政策的改进和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多源流理论、文本挖掘法和政策一致性(PMC)指数模型。研究结果:(1)从总体评估看,17个省份政策的PMC指数均在合理范围内,但总体评分不高且存在差异性,原因在于政策源流中政策功能和政策领域尚存短板,政治源流中激励措施有待加强;政策领域、激励措施和政策受体变量是导致差异性的主要变量,而激励措施变化起伏最大,说明政治源流是评估关键影响因素。(2)从曲面评估看,政策领域和激励措施变量成凹陷,说明规划内容仍不完善、各规划职能划分尚不清晰。研究结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个方面,提出了瞄准“制度、体制与机制”问题根源、权衡规划共同体利益、推动社会参与规划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间矛盾日益凸显,土地差别化供给是解决当前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矛盾的重要手段。从土地差别化供给角度对河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水资源承载力、环境质量、自然灾害危险性3个领域层、8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分法评价出河北省各县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将149个评价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划分为高水平区、中高水平区、中低水平区和低水平区4个等级,并结合评价结果对河北省土地差别化供给从供给量和供给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厘清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概念内涵,揭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适宜性评价的核心需求和现实挑战,反思与改进评价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概念经历了从土地利用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嬗变,具有空间协调性、时序统筹性、效益综合性三重内涵;(2)国土空间规划对适宜性评价提出了安全、效率、品质等需求;(3)现行适宜性评价思路忽视了人类活动与国土空间长期交互的“适应性”状态、对地域功能的空间联系缺乏足够重视、对多元人本需求关注不足;(4)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尊重国土空间“适应性”状态、满足人类多层次需求、凸显适宜性空间结构,建立适宜性评价、适应性修正、结构性优化“三位一体”的思路。研究结论:科学辨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内涵,应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和挑战,改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逻辑和思路,赋能国土空间增值。  相似文献   

16.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内涵,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式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由自然系统的承载力、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压力以及由于管理及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润滑力3个力构成;(2)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可以解构为资源的承载功能、环境要素的容纳功能以及生态要素的服务功能3个层次;(3)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需求是摸清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科学评判当前承载压力的大小等;(4)面向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4个方面的逻辑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能力与潜力之间的逻辑不清,生态要素承载力判断的逻辑缺乏,"木桶原理"复合思路与适宜性评价的逻辑矛盾,面向过去原则与面向未来预警之间的逻辑问题。研究结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只有明确评价对象,厘清评价中的逻辑问题,同时满足评价方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才能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7.
进行汕头市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效益评价,为汕头市科学利用土地,进行国土规划、提高国土利用效率奠定前提和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结合汕头市自然社会发展特点及国土空间利用现状,从社会、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4个功能为切入点,建立4个功能层10个准则层27个指标的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各功能进行评分。研究结果显示:汕头市国土空间经济功能评分最高,为汕头市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其次是经济、资源、环境功能,但社会、文化等功能较弱,各功能缺乏平衡。15年来,汕头市国土空间评价总体评分不断提高,表明国土利用效益在持续提高,但各功能发展不均衡以及人地矛盾依然突出,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对构建乡镇尺度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为例,从人居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出发选取了十二个指标对积石山县十七个乡镇进行生态承载力现状评价,并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乡镇分类。结果表明,分别有三个乡镇属于高生态承载区与中生态承载区,其余十一个乡镇属于低生态承载区,分析各类乡镇三个环境之间的关系,针对各类乡镇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改善意见。本文主要贡献了一套易于在乡镇尺度上进行生态承载力现状分析的方法,同时为乡村振兴与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为我国其他乡镇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农业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的时空间格局演化过程,探究两者间的耦合机制。研究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农业生产空间适宜性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中国农业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农业生产空间适宜性呈现出沿“胡焕庸线”两侧“两极化”的空间格局,东南部高,西北部低;(2)2000—2018年,中国农业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呈现出了逐步增强的趋势;(3)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间存在要素耦合、结构耦合、路径耦合和逻辑耦合4种耦合机制,两者共同重塑了中国农业生产空间格局。研究结论:中国农业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出逐渐强化的态势,两者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共同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