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斗 《湖南经济》2002,(4):24-25
一、WTO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在WTO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起构成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中国入世申请文件中明确承诺,要全面履行WTO协议及其附件所规定的义务,包括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义务,并在《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中就“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入世将会给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1982年《商标法》、1984年《专利法》以及1990年《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2.
在著作权保护当中,文学作品是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在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方面,由作者塑造出的角色的保护尤为特殊.一般来说,涉及文学作品的著作权问题,都是涉及作品整体,单独涉及文学作品塑造角色的情况较少,但是,随着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扩展,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角色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是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民间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改变,濒临灭失,必须以法律方式明确民间音乐的权属,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经过对比分析,以著作权模式对民间音乐作品进行保护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宋洁 《产权导刊》2013,(5):72-75
在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发布,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发布方式。当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离不开网络时,很多因互联网而产生的问题就亟待法律规制,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本文对网络著作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其法律特征、主体、客体和内容;对网络环境下涉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合理使用与限制进行了相关论述;分别从立法、观念、技术和制度几个方面提出了著作权在网络环境下的若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告作品的构成满足了著作权法要求的作品特征,但由于著作权法对作品保护期限较长,而广告又具有它的特殊性,因此侵权就屡见不鲜了.在广告活动中尤需注意对广告创造进行前期预防,广告创作中的著作权归属及依法使用他人的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技术缔造的网络环境中,作者、传播者、社会公众三方利益冲突日益尖锐,人们在快捷、自由地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充分利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与资源的主人发生了利益冲突。自觉不自觉地陷入版权纠纷中,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建立一套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体制,在知识产权权利人获得了有效的权利保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法律为依据,从档案工作的角度,对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著作权归属、权益保护、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合法利用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传播信息方面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随着其深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其又带来了一系列著作权方面的问题。目前,网络著作权的侵权案件层出不穷,这种网络侵权行为呈现上升的趋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法律管辖、网络著作权保护遭遇的问题、构建全新的法律保护制度出发,探究我国的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并为解决实践中的网络侵权案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为文化产品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优质平台的同时,也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及侵权责任,为解决网络作品侵权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条例的实施对于均衡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网络著作权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凡圆 《发展》2014,(5):83-84
科技发展和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极大地方便了作者迅速而且广泛地传播其作品,同时便于读者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电子设备搜索到要找的作品,这一趋势也使得传统的著作权制度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从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特点分析入手,梳理了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各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侵权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中文字体中单字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在方正诉宝洁案后成为著作权领域乃至整个知识产权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成为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关注点之一。文章将通过相关范畴的学理分析,以明晰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其是否具有独创性及创作手段是否影响其可著作权。除此之外,文章还将从司法实践中分析计算机中文字体中单字的著作权保护,包括其著作权类别归类和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保护困难。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于近二十年来,特别是加入WTO组织之后,致力于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先后于1991年及2001年颁布新旧两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来配合著作权法对软件开发者的合法著作权的保护。但由于2002年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立足点太过超前,过于盲从世界信息强国,忽视本国具体国情以及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导致其一经实施,就暴露出许多问题,引起各方强烈争论。因此,我国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立法过程中,必须遵循不违背我国现实国情以及我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两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云芬 《特区经济》2004,(10):167-168
<正>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被列入国家立法计划 在2004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就记者提出的我国将如何应对网络文章侵权问题时指出,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的立法问题已被列入到国家的立法计划中。阎晓宏说,互联网条件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国一是在制定互联网条件下的规范网络服务商的部门规章,同时,通过与国家法制办的合作,新的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的立法问题已经被列入到国家的立法计划里面,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加紧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和国家版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的专家也正在一同协商和研充这个问题。 新技术条件下的著作权的保护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据阎晓宏  相似文献   

14.
网络音乐作品已成为中国网民的一个重要网络浏览对象,人们可以方便地收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并且自由的下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1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摘要)》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和移动通信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在此推动下,我国互联网音乐行业在整体市场调整中获得平稳发展。然而报告同样指出了网络音乐市场的侵权和盗版顽劣现象。我国的网络音乐作品保护的法律体系落后于网络音乐作品的发展,对音乐作品的保护和救济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在实践中缺乏一套完整体系的保护机制。文章针对网路音乐著作权保护的不足,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司法与行政结合的保护方式,构建合理完善的网络音乐作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群体性、延续性、整体性、地域性和相对公开性等特征。目前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权属界定不清、维权意识不强、法律完善不够等问题。做好其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应提高认识、规范发掘和播散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途径和行为、加强著作权保护的立法。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著作权法所保护的的重要客体之一,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对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著作权益及与国际立法接轨都具有着重要意义。面对现阶段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存在的著作权法争议,文章结合国家版权局公布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具体建议,以期促进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网上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上作品引起的著作权纠纷日益增多,网上作品著作权保护具有不同于传统著作权保护的特殊性,传统著作权法对其的保护是不完全的。因而,文章提出了通过扩大网上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并重新界定合理使用与侵权使用的界限,以实现对网络时代著作权人的有效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百度侵权事件"警示人们,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中如何对相关权利人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何娜 《魅力中国》2014,(18):282-282
近些年来.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影视作品可以在不经著作权者授权又不付费的情况下获取观看,为某些人盗版和非法利用作品获利带来了便利,也使得著作权人的权益遭受着巨大的破坏。本文从影视作品概念的界定出发,分析了影视作品在网络环境下的侵权原因,从高给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时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做出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20.
徐曼  郭雅静 《理论观察》2013,(7):105-106
齐齐哈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类型和独特的文化品格特质。但是局限于较为封闭的社会地理环境以及相对落后的技术支持,地方文化综合能力薄弱,很多特色文化形式也鲜为人知。齐齐哈尔市现有的文化保护思路,更倾向于对濒危文化形式的采集,从而进行无纸化数字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生存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本文着重分析现有的传媒环境,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