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经济》2006,(5):33-34
人才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宁波人才为宁波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起了核心的支撑作用。本文在分析现有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突出企业家、高技能人才对经济社会贡献,优化设计了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宁波和相关城市的人才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综合排名。18个相关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名根据评估体系,在18个相关城市中宁波人才竞争力综合排名为第5位,其中资源排名为第10位,人才效能排名为第2位,人才环境排名为第3位。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2.
张文学 《山东经济》2004,20(3):103-104
农产品贸易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产品竞争力、核心产业竞争力、核心环境竞争力、核心营销竞争力、核心信息竞争力、核心人才竞争力。实现我国农产品贸易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劳动生产率,加强政府的支持度,培育农产品的核心营销能力,加强农产品贸易信息建设,建立农产品贸易的核心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3.
人才竞争力评价是一个比较分析的概念。对一个地区人才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人才数量、人才质量等多个指标来分析研究,在比较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可比性较强的参照体系。文章通过对河北省人才综合竞争力的概况剖析和运用SWOT分析法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河北省在区域人才竞争力排名中的优势在于人才资源占有量较多,劣势在于人才层次水平不高。必须通过加强人才工程建设,提高人才人才层次水平,以支撑该省区域人才竞争力排名的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才竞争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构建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我国东北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中13个省(区、市)人才竞争力得分,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地区人才竞争力差异性较大;人才产出、人才投入和人才规模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提出,相关政府部门应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地优化人才交流合作生态,重视人才政策完善,营造良好人才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是衡量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才工作的实际,给出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通过综合分析人才本体、人才效能及人才环境等因素,构建造合我国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定量分析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莫定了基础,为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引进与培养管理有着重要启示.通过结合东部沿海省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实际状况,可以清晰把握地区差距,为弥补差距找到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12大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20年是中国有史以来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人口超百万特大城市由31个增加到41个,城市覆盖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重由1990年的20%增加到42.6%。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集合国内著名高校、地方院校、权威统计部门、企业研发机构的专家,对中国200个主要城市涉及竞争力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评估,并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该报告中,综合竞争力指标由人力资本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等12大类指标综合而成。即:1、人才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指标由人力资源数量指数、人力资源质量指数、人力资源配置指…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和人才资源管理理论,构建了我国城市人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31个省会城市的人才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济南、天津和沈阳拥有人才综合竞争力的绝对优势,指数值大幅领先所有其他城市;我国各省会城市人才综合竞争力指标的各分类指标之间的平衡性较差,各指数值之间落差较大.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作为宏观与微观的人才管理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间的战略目标是否一致,政策措施是否联动,都会影响国家人才战略的实现。文章通过归纳企业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借助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与所在城市两个层次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人才竞争力的实现。多层线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企业的营业收入、城市实力、城市创新与机会对家族企业人才竞争力有显著的直接正效应;城市人文因素与企业HR因素对企业人才竞争力没有显著的直接作用;但城市人文因素对企业HR素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城市人文强化了企业HR素质对家族企业人才竞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才竞争力是某一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而言,有助于组织战略实现、业务发展的人才数量、质量、开发及人才效能发挥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因组织战略、业务而异的组织,其人才竞争力有着质的不同。按组织规模大小,组织可以小至一个部门,大到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0.
在推动国家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企业创新型人才的拥有与效能发挥,已成为自主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方面,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外企业努力探索开掘创新型人才的新路子,推出了打造创新型人才精品工程、开发高技能人才、超前争夺未来创新人才等七大新招数,突出以人为本,大力开发创新型人才,迅速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人才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比例、流动、环境等因素,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竞争中所显现的总体实力。摸清内蒙古科技人才竞争力的现状,对于正确评估内蒙古人才竞争力,科学制定内蒙古人才政策,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具有基础性意义。本文运用国际人才竞争力的通用指标体系和信息熵的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6,(15):70-70
2006年社科院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该书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仅相当于美国的48%。相当于日本的62%和德国的75%,总体差距非常明显。从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来看,中国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上,而在人才投入和人才环境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另据专家测算,2005年,我国人才能力有效发挥程度接近75%;人才浪费指数超过15%。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人才浪费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人才集聚产生的正向效应能够使集聚区域或集聚产业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运人才集聚水平关系到航运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文章基于对航运人才"引进——开发——留用"过程的深入分析,提出一套评判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并对上海的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做出评判,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保险人才的竞争能力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这必将制约着我国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为此,文章对目前我国保险人才竞争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保险人才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素质的提高。企业如何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笔者认为,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制定落实各项培训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速度.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四大要素:产品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营销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实践证明,没有这四大要素的优化组合就形成不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形成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并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培养创新人才;调整企业竞争战略;及时整合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更新营销观念,真正将企业营销工作放在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江苏省光伏产业为研究主体,运用钻石模型对光伏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品牌竞争力、区位竞争力、规模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人才科研竞争力方面,江苏省光伏产业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在产业灵活性、产业均衡力、应对危机能力、原材料自给力和政策力就较为欠缺。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蔡玉荣 《辽宁经济》2004,(11):79-79
我们应当认真反思和分析国有企业在用人环境、用人机制方面的不足,改善内部人才环境,优化人力资源内存,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不断提高国企人才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曹永栋  陆跃祥 《改革》2012,(1):66-74
设定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基于与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较表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现实竞争力存在较强的竞争优势而潜在竞争力存在明显竞争劣势。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应打好"区域"牌,提倡跨区经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做好人才、基础设施等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20.
齐金颖 《中国经贸》2013,(24):71-72
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吸引有效人才,而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是关键。本文基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在分析了影响绩效考评的环境因素基础上,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反馈与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