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草原区农牧矛盾的尖锐化,即农牧争地,毁草种田屡禁不止;农牧脱节型种植结构;畜类、秸秆资源大量流失;耗粮低效型饲料工业;单一放牧经营,靠天养畜等农牧矛盾。因此,要持续发展草原畜牧业,必须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2.
杜静元 《开放时代》2012,(3):117-123
清末,中国北方的农牧分界线在河套地区发生了明显的北移,而且逐步扩展为农牧交错地带,以地商为中心的社会组织在河套地区所进行的水利开发和土地开发的过程,提供了一个在农牧边界地带上社会组织会暂时比国家中央集权更有效地组织水利工程的个案。地商利用私人资本和以地商为中心的社会组织来开发河套地区的水利工程,并最终形成河套地区的水利网络。该组织形成的管理方式和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并将移民牢牢控制在土地上,在此基础上渐渐形成了当地的村落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推进昆明市农牧特色产业发展,是昆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加快昆明现代化进程,农牧业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农牧产业生态体系,将促进和实现昆明市特色农牧业技术创新,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海山 《经济地理》1995,15(2):100-103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海山(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呼和浩特010000)1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北部牧业带与南部农业带之间,是一条由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向东延伸至大兴安岭北端东南侧的狭长地带,地形结构以山...  相似文献   

5.
试论北方农牧交错带新产业带——“生态产业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二者相融合的途径——建立生态产业带,认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建立新产业带是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本文还探讨了政府介入新产业带建设的依据和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6.
刘军霞 《时代经贸》2013,(10):84-84
现阶段,推进农牧团场会计集中核算,是搞好现代农业、促进团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机保证。本文首先分析农牧团场实行核算报账制的必要意义,接着重点研究会计核算报账制的完善与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河西地区农牧地域分异与农牧耦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耦合存在两种基本耦合类型:一是特定地域农(牧)生态系统中农牧业生产之间的内部耦合;二是不同地域农(牧)生态系统之间的农牧空间耦合。在对河西地区农牧空间耦合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现状结构和问题分析基础上,结合对农牧空间耦合的理论探讨,提出了河西地区农牧空间耦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政府的反贫困政策和乳制品企业的发展,以黑白花牛为中心的奶牛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另一方面,以传统品种牛——黄牛为主的传统的农牧复合经营型奶牛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乳制品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收购牛奶的标准不断提高,黄牛牛奶渐渐失去市场,失去销路,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传统的农牧复合经营型奶牛业通过农牧复合经营型循环经济模式,在环境保护与农副产品的有效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农牧复合经营型奶牛业目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转变经营方针。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传统的农牧复合经营型奶牛业的现状,其次探讨农牧复合经营型循环经济模式,最后探索传统的农牧复合经营型奶牛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其发展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k-均值聚类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乡村性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相关性,并对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显示: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明显,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2012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指数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乡村性指数空间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乡村性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3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发展可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发达均衡型、欠发达均衡型和非农主导型四种类型,各类型分别占总数的31.3%、3.7%、48.6%和16.4%。最后,针对不同乡村发展类型,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退化与恢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内地重要的生态屏障.而植被又是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因而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的退化与恢复进行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植被研究的重要地位不突出;二是研究区多为典型区,不具有广泛代表性;三是研究方法上缺乏综合与集成;四是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和系统。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并指出其重点研究方向,一是植被退化与恢复的过程、机理和演替规律研究;二是植被演化与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三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三是时间尺度上植被变化特征及其效益研究;四是地表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