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比喻可以给文章增添色彩,然而有些比喻在文章中成为累赘.这样的比喻被称为"死喻".本文通过对比喻理论的分析提出一些"死喻"复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后工业化"……一个概念一旦加上"后"字,就往往有些理论上的隐晦和莫名其妙的意味。与此不同,中国加入WTO已经5年,从2005年起将进入"后过渡期",这个"后"字的含义却是确定无疑的。 在加入WTO谈判中,经过艰苦谈判,我国的汽车、银行、保险、电信等重要产业获得了宝贵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就是保护的时限、调整的时限、推迟开放或者经过逐步开放最终达到开放终点的时限。具体的安排各部门不一而足,但以2005年作为一个基本的分界线是合适的,因为一国贸易  相似文献   

3.
"copy"一词有多种含义,是英文中常见的量词,在外贸单据往来中常因词义理解的差异引起买卖双方以及银行间的纠纷.本文基于UCP600、ISBP745等信用证国际贸易惯例的相关规定,结合信用证业务情形中的"copy"单复数情形差异以及常见衍生形式,阐述了在外贸业务中不同语言、业务环境下,如何正确理解"copy"的含义并准确把握业务尺度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2006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且在新发布的38项会计具体准则中有多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见其重要程度.本文就公允价值的含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处理方式、对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发生后,较多的中小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未能抵御危机带来的对销售收入"冲击"而遭受大企业的吞并.这些大企业在并购后规模得到了快速的扩大,使行业格局得到了重新的"洗牌".但是有些企业并购因为并购前对被并购企业审查不严,而承受了被并购企业的税务风险致使并购利益方陷入"潜伏"的税务困境中,最终使并购失败.本章正是立足于探讨并购中税务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帮助企业更有效控制并购风险,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收入差距=分配不公"命题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含义、外延、归属层次看,收入差距不等于分配不公.对"收入差距=分配不公"命题的辨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政府"信息福利"含义及其特点,剖析了政府"信息福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释了"绿色锻造"的原则和含义,分别从节材、节能、环保与安全等方面介绍了锻造车间工艺设计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鱼鳞阵"的样式和起源,绝大多数的观点都指向《汉书》对郅支战役的记载中"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这样一句话;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是《左传》中郑庄公创造的"鱼丽之陈".通过对《汉书》原文的语法和用字辨析,以及对《左传》中"鱼丽之陈"的含义的考察.两者和"鱼鳞阵"并无任何关系.目前典籍中所能见到最早的"鱼鳞阵",出现于南北...  相似文献   

10.
窦然 《国际市场》2002,(12):1-1
中国"入世"一周年前夕,国内商界发生了两件引人瞩目的事:一是美国《福布斯》杂志登出"2002年中国富豪排行榜",其中有些新贵因改制而一夜暴富;二是在国内股市持续低迷之际,政府有关部门突然宣布允许外资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于是有人惊呼:这岂不是国有资产大流失?其实,在产权从公有制向多元化体制转换过程中,不排除会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但若因此反证国有资产流失是由转制所致,未免太过荒唐.至于"流失"之说,听时不妨深究一下:有些"资产"是否还有价值?是的话到底能值多少?它们是否真的流失了?  相似文献   

11.
赵磊 《财贸经济》2002,(6):76-8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任务.目前学术界的有关讨论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如劳动内涵及外延的扩展,对科技工作者劳动、企业家劳动的重视,等等.但是,在讨论中也出现了某种值得关注的倾向,即在强调发展劳动价值论时,忽略了给予劳动价值论以应有的"学术尊重".我认为,尊重劳动价值论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前提.这种尊重当然不是"盲从",它有三层含义:(1)尊重原意;(2)尊重逻辑;(3)尊重事实.本文拟就这"三个尊重"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需要对其概念和具体含义进行说明.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 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中提出"文化工业 "这个概念. 1990年以后欧洲一些国家感觉到美国文化的压力 ,提出"文化产业 "概念.在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中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应该是在 20世纪 80年代 ,来源于英文" Culture Industry":也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来源于日本学者日下公人所著的 ,20世纪 80年代后期被介绍入中国的<新文化产业论>.  相似文献   

13.
我不大喜欢卷入这类争论之中.达些争论有些像"瞎子摸象"的故事,每个人都抓住了事物的一个侧面却都以为自己掌握了伞部真理,而且都希望自己能吸引煤体和公众的眼球. 我以为郎成平的看法有部分真理,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把"联想"、"紫光"等作为高技术产业的代表,而在我看来这些根本不是高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4.
"贸易制度统一性条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制度统一性条款"是我国入世文件中被置于显著地位的重要承诺.它主要是指:必须在关境内实施统一的贸易制度、政策和基本措施;而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和特殊经济区尤其需要认真对待之.该条款的设立,是WTO非歧视原则的自然延伸和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要求,也是WTO规则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可它始终在我国的具体经济实践中被严重忽略.我国要正确把握和履行该条款,必须大力纠正偏好"优惠做法"、误读"经济特区"和曲解"特殊政策"等的理念偏差,以及有些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15.
一、"实质性损害威胁"标准的含义 WTO 1994年<反倾销协议>(以下称<协议>)和各国反倾销法均规定了确定倾销损害存在的三个标准,即"实质性损害"、"实质性损害威胁"和"实质性阻碍一国产业的建立".反倾销调查中"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是指一个已经发生了的事实,而"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威胁"是指一个尚未发生并即将发生的事实,是对未来的某种可能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自由心证制度,给了法官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有利于调动法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可以让他们根据具体案件的不同情况,分析,判断和采用证据.然而,由于法官的良知、学识.理性等并不同一,不同的法官可能面对相同的案件事实做出不同的判决.而且在有些案件中,法官可能根据自由心证,过分行使权利,不利于案件的公平审理.因此,法官有必要在受程序上一系列的制度规制,限制法官的"自由",以此来确保案件的公正审判,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国家的司法公正.本文就在程序上如何规制法官的"自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五年规划,原来叫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每一个五年规划的含义和内容都不同,但都是继往开来的."十四五"时期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将是一个意义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特别是,这个时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真正"转折时期".为什么这样认为,"十四五"时期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重要变化,我简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有些人拼命想挤进城来,另一些人又想方设法要冲出城去.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中国当今经济格局的写照.中国入世在即,按照WTO"市场准入"的原则,国外企业势必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然而,出于国家利益需要,中国企业也应敢于"走出去",与外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一争高低.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后工业化”……一个概念一旦加上“后”字,就往往有些理论上的隐晦和莫名其妙的意味。与此不同,中国加入WTO已经5年,从2005年起将进入“后过渡期”,这个“后”字的含义却是确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20.
而今,当人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如雷贯耳、连篇累牍的多是一些企业花巨资买断黄金段位和版面狂轰滥炸式的广告宣传,而这些广告中又多是所谓"品牌"的推广广告.有些企业之所以这么做,其原因就是梦想通过大量的广告投入去争夺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市场给予的"回报"恰恰相反,由于许多广告做得太滥、吹得太大,消费者不再相信此类期望用广告喊出"品牌"的企业,最终落得一把辛酸泪,花出去的巨额广告费不仅成为沉重的包袱,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而且"伤筋动骨"后再无冲入市场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