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由佐牧同志所著、改革出版社出版的《论我国所有制和企业制度的改革》一书,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对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所有制和企业制度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不少值得重视的理论观点和切合实际的改革建议,不失为近年来有关所有制和企业制度改革的一本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著作。归纳起来,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独到之处,值得特别提出: (一)对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从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现实出发,作者认为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多元化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具体讲,它包括四种经济成份和与此相适应的八种所有制形式。四种经济成份为:社会主义经济、半社会主义经济、劳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导刊》2014,(5):84-84
《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是中国信息经济学派崛起的代表性著作,作者均为在中国信息经济领域有影响的学者。该书分为五大部分:困境、回答、框架、测评和出路。该书认为,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困境呼唤新的经济理论。针对国内经济学界存在的“回头看”、“完全市场经济”和“理想的悲观主义”三种倾向,全书从信息经济学角度作出了回应。  相似文献   

3.
郭毅 《经济学动态》2007,(10):119-120
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卫兴华、张宇教授撰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从本质特征、发展历程、制度结构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阐述和说明,概括而言,该书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宝贵经验,并提出了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和今后二十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为实现这个改革要求,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的体制性弊端,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成奎 《经济评论》2004,(4):126-126,128
由张秀生教授、曾国安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书 ,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诸多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学教材之中的一本 ,也是在内容上、体系上完整、新颖地反映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学最新发展的教材 ,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内涵。该书的出版 ,是对传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贡献。张秀生教授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有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曾国安教授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府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方面潜心研究并且成果累累。他们长期从事社会…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农村改革的目标王云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解决农村深层次问题创造了条件,并给农村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加速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化,将是农村改革的目标。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要实现从传统经济观念到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郭飞教授的新著《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新思考》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实践意义的佳作。该书具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五中全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命题,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9.
王贺 《时代经贸》2014,(6):41-4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建设五位一体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经济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为国有企业改革指出方向,并在分析国有企业目前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该书全面探讨了欧美国家从二战以来养老保险的改革情况,总结了其成功与失败之处。作者还结合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借鉴欧美养老保险的制度,提出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湖南大学赖明勇教授等新著《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实证》已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8月)。该书作为赖明勇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CJY023)研究成果的总结,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领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要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改革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又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提出了加快步伐和加强力度的新课题、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经历了一个渐进与累积的深化过程。从1979年算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在此期间大体经历了起步阶段,扩大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造这种新体制的基本框架。目前改革已进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面深化、综合配套的新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对社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渐深化,要求我们必须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何东 《现代经济信息》2013,(16):416+42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深化,原有的消防产品监管模式不能适应和满足新的要求,尤其是新《消防法》的颁布,对消防产品监督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消防产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提高提高消防产品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使用领域的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苏联《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和目标,确定了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步骤,即改革首先从企业开始,从企业改革再扩展到计划、物资技术供应、价格和财政信贷等宏观领域的配套改革,直至对管理的组织结构的全面改革。我们认为,苏联这种自下而上、相互衔接配套的改革思路是正确的。因为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千千万万个企业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运行和发展速度,取决于企业活动的好坏。因此,只有以企业的根本改革为基础,才能搞好计划、物资技术供应,价格和财政信贷体制的全面配套改革。这也正是苏联新  相似文献   

17.
<正> 《经济研究》编辑部编辑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展望》一书已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立意新颖,全书共四十万字、二十三章,分别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评述,通过回顾其建国以来的演变进程,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展望未来,提出了研究的新课题;尤其是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转换阶段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参加该书撰写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古老中国大地上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持久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改革,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相似文献   

19.
吴济桃 《经贸实践》2016,(7):198-199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成为改革攻坚期的爆破手段。法国政治学教授让-皮埃尔·戈丹所著《何谓治理》一书对我国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书中指出治理是政治学新的图腾,成为全世界对话的新的共同语言,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为我国改革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撑;就实践方面而言,该书举出治理实例对我国权力划分、城市化进程发展、民主化推进等方面给予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我国尽快攻克改革攻坚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武小惠 《经济问题》1994,(10):10-12
论财税制度改革武小惠一、财税改革的必要性财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客观要求,是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税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