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的商业地产发展蓬勃。近年来不论在一线、二线甚至在那些不具备足够条件大量发展大型综合商业项目的三四线城市,均出现大量的城市综合体或是大型购物中心。鉴于商业地产项目在市场上的大量供应,加上很多开发商也是刚刚从住宅开发转型到商业地产领域,以致在项目规划设计、策划、招商、运营等各方面都要面对不少困难与挑战,而在现时商业地产市场上出现大量同质化竞  相似文献   

2.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年初以来,各大开发商在二三线城市土地储备总投资金额约1200亿元人民币,绝大多数开发商选择在二三线城市一级土地市场通过招投标拿地,还有一些开发商通过购买项目公司股权的形式进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投资。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面临着新的洗牌,一些实力小、规模小的当地开发商迟早要被淘汰出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政策及市场走势不明朗、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开发城市综合体考验的是开发商的综合操盘能力每遇到房地产调控,商业地产总是被开发商视为"避风港",纷纷加大投资。近两年来,常见于一线城市的城市综合体逐步转战到二三线城市。  相似文献   

4.
陶静 《上海房地》2012,(11):27-28
以城市综合体为主要运营模式的商业地产,已成为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的避风港,成为开发商争相进入的领域,开发项目由一线中心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发展,以万达模式为典型代表。然而,商业地产快速发展带来的泡沫隐患,企业高负债率运行带来的资金风险和运营风险,已经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张秋松 《价值工程》2018,(14):22-2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城市化的发展非常迅猛,在这一背景之下,房地产开发商要想获得最高的经济利润,就必须要控制好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技术上所面临的一大问题。而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在沿海的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其技术水平和开发成本控制是非常好的,而在我国的二三线城市,由于房地产开发技术水平相对较落后,因此开展房地产成本控制对于现实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二三线城市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当中,成本管控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其目的是房地产开发能够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成本开发的控制手段,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保证其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   

6.
深入整理分析商业地产只售不租、租售结合、只租不售、地产金融四种开发模式,认为商业地产开发商应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选用四种不同开发模式;进一步阐释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精准定位的内涵。并尝试运用零售饱和指数理论解决商业地产开发项目体量确定等问题。最后利用201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聚合商业地产市场规模因子、城市宏观经济因子、市场吸纳因子、市场增长因子这四个因子,并计算出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开发潜力得分,在此基础上,建议开发商开发时注意各城市之间商业地产开发环境与开发潜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深入整理分析商业地产只售不租、租售结合、只租不售、地产金融四种开发模式,认为商业地产开发商应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选用四种不同开发模式;进一步阐释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精准定位的内涵。并尝试运用零售饱和指数理论解决商业地产开发项目体量确定等问题。最后利用201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聚合商业地产市场规模因子、城市宏观经济因子、市场吸纳因子、市场增长因子这四个因子,并计算出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开发潜力得分,在此基础上,建议开发商开发时注意各城市之间商业地产开发环境与开发潜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章艳芬 《楼市》2012,(23):90-91
Q记者:在住宅市场被调控政策重压之时,商业地产对房企的吸引力骤然增加,尤其二三线城市成为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觊觎"的对象,各大品牌房企在布局二三线城市的同时,开始涉水商业地产。您对这个现象持什么看法?高玉:房企开始涉水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我认为有两个层次的原因。首先,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规模不断调整,城市的定义势必发生变化,需要布局更多的商圈。从一个县城到一个小城市再到一个中等城市,直至大规模的城市,不同层级的城市,从  相似文献   

9.
一级城市的物业管理企业向二三线城市扩张,是市场规律的自然体现。在"掘金二三线城市"浪潮中,物业管理将扮演什么角色?进入二三线城市要避免"水土不服"。长期以来二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直是品牌地产开发商的发源地和根据地。但是,随着近年来一线城市的市场空间逐步萎缩,竞争态势不断加强,地产开发商渐感压力倍增。  相似文献   

10.
开发商做项目其实是要讲究量力而行的,应该按自己的综合实力来做,而不是盲目追逐市场热点。汪忠山认为,从运作难度来看,最容易操作的是住宅项目,其后是公寓、写字楼和别墅项目,最难的是商业地产项目。但很多没有商业地产经验的开发商,看到市场上商业地产很热。特别是和住宅相比,投入产出的回报高出很多倍。所以。很容易一拍脑袋就去开发商业地产。但是,他们并没有理解商业地产的风险所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我国地产行业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房地产企业从最初的单项目升级为跨区域、跨城市、多项目发展。在行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尤其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很多大型房地产积极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布局,对技术人才培养培训、人才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人口最密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商业地产发展最成熟的地区之一。作为龙头,上海商业地产持续升温,并带动了杭州、宁波、无锡等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线城市楼市的持续调整,二三线城市楼市依然火热,领涨整个行业。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中国都会以拉动内需作为经济的增长点,而目前二三线城市已经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消费增长势头。中国40个二三线城市将在未来十年为房地产租户、投资者和开发商提供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诸多房地产企业在一线城市的投资面临土地资源日益稀缺,资本门槛不断提高,行业整合速度加快等重重困境。而二三线城市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利润空间逐渐凸显。调查显示,72%房地产开发商乐意进军二三线城市。 国家发改委网站1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宁波以19.1%的涨幅居于首位,其次是乌鲁木齐和北京,涨幅分别18.5%和17.8%.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劲力十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福建,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业也是风起云涌,不少中小型的开发商转战二三线城市,一些大型开发商在重重困境的围困下,也不同程度地将目光投向了二三线城市。早在四五年前,就有一些专业的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将市场扩展到二三线城市。 种种迹象显示,二三线城市已成为开发商的热土。但这块香饽饽的后面,是否隐藏着某种风险?歌舞升平下,前景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15.
高智勇 《房地产导刊》2007,(10):100-101
在中国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镇化进程日新月异、消费观念与国际化接轨的大环境下,各城市的地产商如鱼得水,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加速商业地产的开发,而主力店的引入对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一线城市受投资成本大幅提升及竞争日趋白热化等因素的制约,诸多国内外知名商家像沃尔玛、麦当劳、百盛、国美等开始将自己的目光瞄向二三  相似文献   

16.
金地就像一列已经上了轨道的火车,它或会审时调速,但不会偏离其原有的轨道。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年度目标:350至400亿年度战略:进军二三线城市、拓展商业地产业务、挖掘地产金融的联动价值。发展方向:未来"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产品线"将是金地前进的方向。独创"地产+金融模式"的金地集团正不断在二三线城市布下猛棋。1月6日,金地发布公告称,2010年12月下旬在常州、武汉、长沙获取四幅土地,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进入正常的物业管理阶段时,一定要正确处理业主、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关系,只有处理好三方关系,才可能最终实现共赢。房地产开发,总是伴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同步发展。近年来,不少开发商开始重点培育二三线城市市场,新建成的各大项目急需与之匹配的物业管理服务。中住物业早就瞄准了这个机会,凭借着成熟的规范化物业管理经验,分享了二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商业街古老而又年轻。从清明上河街的繁荣,到大唐西市的鼎盛;从百年老街的修旧如旧,到新街开发的如火如荼。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作为商业地产的重要形态,商业街的新建和改造热潮正在从大型城市、省会城市波及二三线城市,中国正在掀起一股“造街热”。[编按]  相似文献   

19.
史玲 《上海房地》2011,(10):24-25
相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商业地产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少开发商认为.中小城市的商业地产是中国房地产业下一个蓝海。但是,中小城市的商业地产投资环境和大城市、特大城市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加以”复制”。本文不揣疏漏,对我国中小城市商业地产投资环境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国内各类消费市场需求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房地产行业作为对经济最敏感的行业之一,也难免出现不良反应。当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显露疲态之时,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会是什么行情?作为投资企业又应采取什么策略呢?消费习惯改变冲击不大与住宅不同的是,商业地产需要依靠强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