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云龙 《中国物价》2022,(11):31-33
2022年以来,受俄乌冲突升级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整体呈现先扬后抑走势,部分品种价格创下阶段性新高或历史新高。展望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运行的总体逻辑将由供给主导逐渐转向需求主导,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枢下移,而大国博弈加剧、极端天气等因素将加剧价格宽幅震荡。  相似文献   

2.
朱健 《浙商》2012,(2):54-55
“在这段时期内,债务风险将直接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评级机构落井下石,市场风险偏好明显降低,在现金为王的思想指导下,资金将撤离大宗商品市场并导致价格大幅回落。” 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与肚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2012年世界经济错综复杂的肜势将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3.
<正>一、经济形势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时指出,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当前世界经济总体格局是,全球经济仍然维持低速增长,但推动增长的力量格局在改变。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向下滑行,为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表现乏善可陈,除能源价格高位震荡外,金属、农产品均呈下行走势,黄金价格下跌尤为明显。与全球经济景气荣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关并反映散装航运业营运状况的BDI(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振荡上行,全年上涨222.5%。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前景喜忧参半,整体经济复苏有望加快。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态势复杂,预计将整体维持平淡格局。受  相似文献   

4.
施德铭 《新财富》2014,(12):21-21
铁矿石、农产品和原油等在2014年的跌势,应让投资者意识到当市场开始供过于求时,大宗商品回归至供应边际成本水平的速度有多快。而2015年经济形势将更为复杂,大宗商品的投资风险亦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下半年有所回落。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未来大宗商品价格仍将缓慢上涨或维持震荡走势。现阶段,我国应在国际贸易和价格体系中谋求更加有利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以2008年作为节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由暴涨转向暴跌,这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驱动不仅仅来自于基本供需层面,大宗商品金融化一词开始浮出水面,而指数投资者作为投资大宗商品的重要一员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之一。本文将从商品指数投资者、金融化和共动性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剖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2013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价格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位。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将好于2013年,多数大宗商品供需基本保持平衡,不过地缘政治、发达国家极低利率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可能会推升大宗商品价格,预计2014年平均价格将会比2013年略有上涨。一、2013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情况(一)现货、期货价格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莉霞  杜奇睿  武胤 《国际贸易》2012,(1):36-38,42
一、2011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全球流动性持续过剩以及新兴经济体需求强劲,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2011年以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冷暖各异,前者经济复苏形势较好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后者经济复苏长期乏力,二者政策走势分化明显,对大宗商品的走势影响多空交织,而地区局势动荡、自然灾  相似文献   

9.
2010年至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在跌宕起伏的世界经济局势中剧烈波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越来越不明朗令市场信心变得脆弱。主导商品市场走势的不再是传统的基本面因素,而更多的是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取向以及市场对经济前景的研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推高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方面,没看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力比得上中国。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趋势将会一直继续下去。然而中国领导人已得出很不一样的结论,不能让这个看来无法满足的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长此下去。因此,它正坚定不移地向降低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长模式转移。此举可能对中国经济的成长特质带来强烈的冲击,并对金融市场和较广泛的全球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彬 《适用技术市场》2011,(8):63-64,70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主要是指农产品、铁矿石和稀土资源等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在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从中国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现状出发,分析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指出改变目前中国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现状是当前中国急需考虑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各国资源与商品之间的流通程度不断提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经济效应日益凸显.以此为研究背景,从地缘政治、金融、气候变动、汇率等驱动因素入手,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非常频繁,使得大宗商品的市场交易风险非常大。期货业务以及期货市场对于大宗商品的交易意义非常重大,利用期货业务及期货市场,可以更好的规避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宗商品及其价格波动的研究始终是国际经济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变化,各方围绕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的定价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并进一步引发了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的深刻调整。"中国因素"如何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机制以及如何提高中国的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已成为具有深远意义且艰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介绍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变迁及定价话语权的提高方式、大宗商品与经济安全的关系等,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揭示了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与国际经贸格局动态演变关系研究中可进一步探讨和突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宗商品作为各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实现了大跨越式的发展。但随着经济不稳定性因素的逐渐增多,大宗商品的价格也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动发生了一系列变动。本文阐述了后危机时代全球大宗商品的交易格局,同时结合国内大宗商品的交易现状提出了我国应对大宗商品交易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后危机时代大宗商品交易的良性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类大宗商品逐渐被当做一个重要引擎,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通过将大宗商品作为标物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大宗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关联。本文利用GARCH模型对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水平进行评估与测度,通过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的相关状态,得出了我国大宗商品目前处于低度金融化水平的结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减少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为我国在国际上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23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下行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国际能源价格已回落至接近疫情前水平,国际粮食和金属价格仍高于疫情前。2023年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由需求主导,高通胀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枢持续下移。与此同时,极端天气等供给侧因素将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构性大宗商品贸易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总的来说,大宗商品贸易的融资方式与传统商品的融资方式有着较大区别,需要政府在市场规律引导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独特的融资方式和相关规定。由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这一概念相对较新,相关法律政策的出台相较于大宗商品的贸易融资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信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而且各国不同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或多或少地存在漏洞,这就导致大宗商品贸易在进行融资贸易时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本文将对结构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锋  谷纯悦 《新财富》2005,(4):18-20
亚洲地区作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承受着大宗商品涨价压力,而成本无法向消费与零售领域转移,这使“亚洲制造”的财富直接流向美、欧等亚洲商品进口国。亚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其比欧美国家承担了更多的通缩与通胀风险。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只能持续大约3年时间,短暂通胀之后,亚洲可能将迎来较大规模的通缩。  相似文献   

20.
“高杠杆化”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的操作规则。虽然期货交易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但能够放大价格涨跌的幅度。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领域具有财富再分配效应,对我国而言,增加了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需要采取措施积极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