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西北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勘查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制约西北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从分析西北内陆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利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最新资料,系统地评价各盆地地下水的补给资源,允许开采资源,总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同时,阐述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以含水层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分盆地论述了未来地下水资源的勘查方向。研究得出,西北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平均只有23.9%,尚具有较大的开采潜力。未来地下水的勘查方向是深层水和沙漠水。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对地下水的依赖度很高,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地下水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地下水资源出现过量开采的现象,一方面诱发了许多环境地质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描述了我国水资源开发现状,并从“公地悲剧”角度分析地下水被过度开发的原因,给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资源是流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命脉。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悲剧"特征,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管理分割、统筹协调不足等问题。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相对失控状态,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部分地区河道断流、湖泊水位下降,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文章分别从完善流域与区域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完善源流与干流地下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地下水库与地表水统筹调度模式,建立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统筹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以期促进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临沂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沂市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今后应积极合理地开发利用,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下水资源核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地下水资源不适宜长途输运的特点及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的现实出发,分析了地下水资源核算的必要性,并侧重对地下水资源定价的原则、定价方法和计算公式进行了探讨。通过不同定价方法,计算出了地下水资源的价格,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所提出的价格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地下水资源核算帐户,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核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西省地下水开采现状,以及由于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扩展和地面沉降等一系列水文地质环境问题,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山西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对地下水超采原因分析得出,地下水资源具有“社团”产权属性是产生地下水超采问题的主要原因。地下水水权排他性不完全,产权界定不清晰,水权效率极低。水权市场制度建设不完整,无水权交易机制,导致水权转让受阻,进而导致地下水超采问题的发生。因此,应着力推进井灌区农业水权制度改革,将农业水权清晰界定到户与建立水权交易和流转机制有机统一起来,以此来优化地下水资源配置,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 引言地下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大系统,影响因素甚多。因此,大多通过系统模型,研究和探讨实体系统的特性及变化规律。这种地下水资源系统模型既是一个优化的管理模型,也是一个地下水动态的预报模型。作为管理模型,它能提供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为满足各种约束条件所需的最优地下水开采量;作为预报模型,它可预测不同补给和开采条件下,地下水位的变化,以指导地下水资源系统的运行管理,达到最优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战略储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明显问题,政策的缺失和失灵是其中重要一点,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从我国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人手,参考和借鉴南非等国家在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方面的先进政策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地下水地质环境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作为供应用水的比重加大、开采量逐年上升。由此引发了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通过对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由主成分关系式得出相应的主成分评判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根据地下水承载能力状况,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应是:划定地下水资源超采区,实行分区评价和管理;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法制、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其他用水制度相协调;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监视和监督工作;综合治理由于不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地质灾害,保护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地上水资源不足,地下浅层淡水和微成水尚未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产一直受着早涝碱的威胁。为合理开发当地浅层水资源,实现井渠结合,旱涝碱综合治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用水需求。于1985年初,笔者承担了“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模式研究”,经过五年的试验。在试区内建立了以地下水库、浅机井工程为基础,以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为重点的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模式及数学模型。此模式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和现有水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增加了降雨入渗、减少潜水蒸发和防渍、防洪、防止次  相似文献   

12.
根据佳木斯1994 ̄1996年城市水资源精测评价的数据,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并评价了地下水质量。认为该区地下水补给充足,提出保护水质适度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曲阜地貌类型复杂,地下水丰富且埋藏类型多样,不同的地下水埋藏区其开发利用方式是不同的,针对目前曲阜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这项成果包括水资源评价和水利区划两大部分的四个成果报告,即《中国水资源评价》、《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国水资源评价综合报告》和《中国农业水利简明区划》,由水利电力部和地质矿产部共同负责完成。 水资源评价部分,由水电部门完成《中国水资源评价》,地矿部门完成《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经相互交流,协同提出了《全国水资源评价报告》。地表水资源评价中共选用了2150个水文站、9230个雨量站的降水、蒸发、径流、泥沙等34万站年资料;地下水资源评价,收集分析了3640个井点的1.38万井年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3方面问题:一是完善西部水环境的宏伟目标;二是建立合理用水的市场制度,提出水资源开发与节约用水并重,建立产权制度与价格机制,并列举了用市场手段交换水资源的案例;三是恢复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最后强调要审慎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严重超采现状,综合考虑地下水保护的障碍与难题,采取实证调查及以利益为导向的政策研究方法,提出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应当采取综合的对策措施:理顺地下水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部门沟通协调的合作机制;结合替代水源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压减开采地下水;结合地下水开采分区管理实行最严格的取水许可,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行总量控制与地下水位管理相结合,强化地下水动态监测;建立地下水压采激励性水价政策,探索地下水压采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保护矿山与周边地区地下水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地下水环境破坏,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根据建设项目特点,现状环境调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数值法对研究区进行地下水环...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阐述吉林省地下水环境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吉林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了地下水开发潜力及远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南非的地下水管理经过1998年国家颁布的水法得到了改善,即在南非政府的管理下,将目前国家水资源管理不完善的状态向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地下水管理将从一种高度集中的管理形式转变到这样一种状况:即地下水将在全国各流域管理系统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同时各用水户之间将通过一种创新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就是共享各相关政府部门及个人的供水量、资源量及信息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该文基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方法计算贵州九市、州2000-2018年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和分析空间演变特征,并且用泰尔指数进行差异测度。结果表明,从行政区来看,各市、州无论地下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量或者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模数变化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并具有明显三个档次,处于第一档次的是黔东南、遵义市、毕节市和黔南州;处于第二档次的是铜仁市、黔西南;处于第三档次的是六盘水市、安顺市和贵阳市。从流域来看,贵州"两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总量和承载力模数变化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贵州长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总量的多年平均值是贵州珠江流域的2.3倍,而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模数比贵州珠江流域多2.9×10~5hm~2/a。通过泰尔指数的测度表明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模数整体水平差距比较小,贵州各市、州以及"两江"流域地下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年际变化都比较小,其形成机制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