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即首先进行大尺度分割,结合NDVI提取植被信息,将图像分为植被和非植被;然后在植被信息类内再进行小尺度分割,利用NDVI并融入几何特征进一步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在遥感分类的基础上,将线性数据按宽度缓冲,从分类结果中扣除。将扣除结果与地面样方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结果减轻了传统分类方法的椒盐效应,监测结果与验证样方数据比较精度为94.06%。  相似文献   

2.
以ETM数据、雷达卫星数据为信息源,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那曲地区遥感图像室内处理,信息增强,提取构造信息和矿化蚀变信息;结合野外的验证,一方面,验证了室内图像处理、信息提取的质量,另一方面,纠正了原有地质图的一些明显错误;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发现遥感影像显示地质构造明显,可以有效地区分岩性、提取地层与隐伏构造信息,新发现一些有利于成矿的远景区和具体矿点。  相似文献   

3.
遥感图象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影象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TM图象编制1∶20万或以下中小比例尺的影象地图,其几何精度达到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并以遥感影象地图为底图,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影象专题图件的方法技术。通过制作洛南县1∶2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实践,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遥感信息参与的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遥感数据直接参与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的评价,以区域遥感数据代替某些地面属性,来了解和研究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研究中采用缨帽变化中的亮度和湿度、热辐射波段、比值植被指数等内容作为自然条件的评价指标参与整个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的空间分析。基于递阶结构模型,从土地资源的系统结构出发,针对不同的分类目标,研究内部各个单元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土地单元在不同目标层次上的空间分布状况。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一个对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技术的耕地复种指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复种是我国重要的农作制度之一,对于提高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在介绍复种指数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基于遥感技术的耕地复种指数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尤其对时序植被指数平滑方法和复种指数的判别方法等两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文提出了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的结合将是未来耕地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的发展趋势之一。如何进行遥感数据平滑最优化处理,以及获取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规范准确的地面观测数据将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战略的推动,运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动态变化,已成为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阐释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内涵、作用及技术方法,揭示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现实困境,希望新时代土地整治国家需求,提升遥感监测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NOAA/AVHRR资料在陕西省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监督分类和阚值判别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不同地物的地表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NOAA/AVHRR各个季相的晴空资料分别进行了计算NDVI与判别分类,制作了陕西省遥感土地覆盖分类图,探索了一种通过NOAA资料进行宏观的土地覆盖分类的方法。此外,提出的用于遥感图像精校正的火点定位法,解决了地面控制点与遥感图像像元的对应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周期对环境变化敏感,研究农作物生长季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对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在区域尺度上卫星遥感是揭示作物生长季长度时空特征的有效手段,但遥感数据须经地面观测校正才能更准确反映作物的真实生长状况。该研究以黑龙江省水稻生长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气象参数、遥感数据和地面站记录数据之间建立转换函数的方法,将站点观测的水稻生长季数据在空间上外推到站点以外区域,实现地面观测数据由点到面的扩展。结果表明:(1)仅包含积温因子的模型优于同时考虑积温和降水的模型;(2)利用模型校正后的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季长度,在空间上存在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延长的趋势。该研究为区域尺度农作物生长季长度观测数据的融合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6):F0002-F0002
2005年10月13日上午,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遥感应用中心视察农业遥感应用工作。所长唐华俊向吴邦国委员长汇报了农业遥感应用及研究所在农业部、科技部等部委支持下在农情遥感监测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设想等。  相似文献   

10.
尺度变化对油菜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种植面积监测是遥感估产的基础工作之一,监测结果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随着多光谱和多空间分辨率数据集的日益普遍,多尺度遥感数据源的综合应用是进行大范围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的必然趋势,因此尺度变化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精度影响的研究势在必行。该研究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油菜种植面积提取,对其提取结果进行基于简单多数原则的尺度转化,得到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提取结果,通过与地面实测样方数据构建误差矩阵进行精度分析,分析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对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运用多种精度评价指标,从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监测方法、不同遥感监测时相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测量中的尺度效应问题。为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中的数据选择和精度保证问题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地物光谱数据是遥感技术之基础资料,是建立地面数据和遥感数据关系的桥梁;在对遥感机理和地物光谱理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思想探讨遥感影像光谱与实测相应地物光谱的耦合程度,两者的相关系数ρ=0.8689,相关性较好,因此可以将经过大气校正后的影像光谱值代替实测地物的光谱值进行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研究沙脊群水沙动力场、动力地貌演变和遥感遥测信息集成的方法。以海洋动力地貌理论为指导,以遥感为核心,综合集成传统站网观测、地形测量和海洋水动力模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海天一体化动态观测系统。以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为原型,建立以遥感监测为主体的海天一体化动态观测系统,进行沙洲 水道地貌、海洋动力场遥感大面积同步监测,为海洋开发与保护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
FAO/UNEP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及其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介绍FAO/UNEP土地覆被分类系统(LCCS)的产生背景、分类理念、框架体系结构及应用前景,为同行提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经验.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FAO/UNEP LCCS与美国、欧洲等国际知名机构,用于遥感监测和制图而建立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研究结果:在各个分类体系之间,无论是分类命名、类型划分、详细程度、彼此间兼容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且很难统一.研究结论:基于遥感数据建立土地覆被/利用分类体系并标准化是顺利开展各种遥感调查的前提和保证.在建立和完善中国标准化的土地覆被/利用分类体系基础上,应研究如何使中国的土地覆被/利用分类体系与国际接轨,在全球或区域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研制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为国家土地利用与覆被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宏观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提供分类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计算机试验法。研究结果:根据中分辨率卫星传感器的波谱响应特征和土地利用与覆被遥感信息获取技术,提出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并给出各个类别在遥感图像上的解译标志。研究结论:该系统基本可以满足在国家尺度上的遥感分类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光谱遥感通过航空或航天成像光谱仪获得地物的连续光谱信息,可探测到普通遥感不能探测到的物质。而独立成分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信号高阶统计特性的分析方法,在利用该方法进行高光谱数据处理时,将待识别的地物作为独立成分表示出来,可得到地物之间的分离度最大化。通过对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的特性进行分析,使用USGS光谱库中的矿物光谱作为端元信号,构造模拟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证明了快速定点学习算法在高光谱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海洋保护行动的规划和实施,需要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渔民的参与。可采取解决渔民生计问题或针对渔民开展宣教活动等措施提高渔民参与保护行动的积极性,这些措施的制定需参考渔民的社会背景、生计类型和保护意愿等基线信息。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儒艮保护区周边社区渔民的基线信息,分析渔民的基线信息情况,讨论保护行动规划中渔民基线信息的特点,以协助制定提高渔民参与的保护行动措施。在儒艮保护区周边,渔民生计主要依靠渔业捕捞和捡拾渔获。渔民的渔获收入占全年收入七成以上,64.9%的渔民不愿退出渔业。在保护意愿方面,72.7%的受访者没有参加过保护活动,渔民会优先关注自己的生计问题。在保护行动中兼顾渔民生计的维持,渔民的基线信息可作为行动规划的参考,以制定符合渔民的宣传教育内容和计划。根据渔民基线信息发挥的作用,整理出将渔民纳入保护行动规划和实施各阶段的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人民财产损失。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遥感室在农业部发展计划司、院所领导的直接参与、关心、领导下,以“农情遥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项目为支撑,立即启动了灾害响应机制。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唐华俊研究员亲自修改报告,确定监测方案。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刘北桦处长、缪建明副调研员积极协调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获取高精度遥感数据,保证灾害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两位领导与遥感室的同志一道加班熬夜,给遥感室工作人员以巨大鼓舞。遥感室项目组成员在周清波主任的直接带领下,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相关同志积极配合,圆满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东部地区典型资源型城市徐州市为例,综合集成MSS、TM、SPOT等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城市历史地图及其它空间数据,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下,通过扩展强度、分形雏数、扩展方向等指标分析了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特征,并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城市扩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建国以来的近60年间,徐州市城市空间显著...  相似文献   

19.
遥感方法是在遥感飞机、宇宙飞船或人造卫星上,借助于各种遥感器所记录的地物信息,去研究地物的特性的方法。这些遥感传感器不仅与地物本身没有接触,而且离开了相当可观的一段距离。遥感方法包括各种彩色型的或全色型的航空摄影测量、热红外航空测量,多波段航空测量、雷达航空测量和航天测量等。其中全色型普通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最原始的遥感方法,有些学者所称的遥感方法没有将它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20.
云南边境甘蔗产区面积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甘蔗种植业是云南边境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应用遥感方法研究甘蔗产区种植时空变化为地方农业部门及农户合理种植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文章以云南省德宏州及部分缅甸境内的甘蔗产区为研究区,使用2013—2017年卫星多光谱影像和极大似然分类提取甘蔗种植空间信息,通过公里网格统计分析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2013—2017年云南边境甘蔗产区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 2017年较2013年总体减少约14%;(2)境内境外甘蔗种植的空间变化特征存在较为明显差异,其中境内甘蔗种植在72%的网格内稳定,在20%的网格内减少,在8%的网格内增加,面积减少的网格主要分布于河流沿线的冲积小平原,并呈集中连片状;境外甘蔗种植在68%的网格内稳定, 17%的网格内减少, 15%的网格内增加,面积增加与减少的网格数量相当,空间变化特征不明显。[结论]遥感方法可准确分析该区域甘蔗种植时空变化,结果可为云南边境地区甘蔗种植业优化调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