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9月8日,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下称“杭发”)新厂区在杭州市萧山经济开发区奠基动工。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计划于5年内建成年产10万台重型发动机的生产基地。通过整体规划和搬迁,杭发公司的生产规模将扩大一倍以上,以期解决重汽集团目前遭遇的产能“瓶颈”。杭发的搬迁,引出了一系列问题:杭发未来在重汽的规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杭发是否会与重汽章丘发动机厂发生竞争?杭发的产能扩张是否会导致产能过剩?杭发谋求出路的突破在何方?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记者马鑫北京报道7月17日,中国重汽国Ⅲ动力产品推介暨售后服务恳谈会在北京华润饭店召开,共有100多位重汽的用户参加本次大会。关键词一:高层关注7月9日,中国重汽集团动力系统(杭州)营销中心(以下简称杭发)的“中国重汽国Ⅲ‘品质动力亲人服务’服务月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此次回访活动,力图把北京几乎所有的重汽国Ⅲ用户走访一遍。  相似文献   

3.
去年刚开始"起飞"的中国重汽集团动力系统(杭州)营销中心(下简称杭发),也许并不是跑得最快的,但是针对国Ⅲ的服务模式,可能是距离用户最近的。"我们国Ⅲ的服务是从对服务站培训开始的。对于服务站的培训是‘第一枪’,这也是一个过程。"杭发市场部副经理陈建平这样告诉记  相似文献   

4.
中国重汽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发)从6月8日启动的整体搬迁目前仍在火热进行中。据了解,到今年年底,杭发公司新建生产加工线以及在老厂区列入搬迁的设备要在新厂区形成生产能力,并于明年5月全部完成在市中心的老厂区搬迁。据了解,杭发自去年9月8日就开始动工建设萧山新厂区。当新厂区已经初具规模、杭发即将整体搬迁之时,新厂区对其未来的发展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在产能翻番的基础上,杭发又面临着哪些机会和发展瓶颈呢?  相似文献   

5.
新闻扫描     
《商用汽车新闻》2007,(35):12-12
汇众"陆舰队"国Ⅲ重卡面世记者谢光耀昆山摄影报道12月7日,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联合潍柴动力、重汽杭发、上柴动力、海沃机械等供应商,在江苏昆山举行"2007上海汇众国Ⅲ重卡推介会(沪宁地区)",对外展示其即将推向市场的新款国Ⅲ重卡。这是继2005年底汇众"陆舰队"鲨系列  相似文献   

6.
本报讯记者姚蔚济南报道经历了出口超过1.23亿美元的2005年之后,中国重汽对国际化战略更加雄心勃勃。2006年的中国重汽商务会有八位来自海外的“洋”经销商,这在2005年中国重汽的商务会上,还只是马纯济的愿景。作为中国重汽的掌门人,马纯济在跟记者阐明重汽走的是“技术引进来,产品走出去”之路后,又提出了中国重汽四个循序渐进的国际化——“技术国际化,产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对于中国重汽来说,在走了10年的“斯太尔”技术引进之路后,从  相似文献   

7.
"库存这事不能说,现在企业都很避讳谈这个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日前,《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获悉,上汽依维柯红岩总体库存为3000辆左右。另外,在从中国重汽相关人士处了解库存时,他表示,中国重汽目前有4万~5万辆的库存。可中国重汽的经销商不这么认为,某中国重汽经销商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据了解,重汽目前总体库存量大概在7万~8万辆左右。"去年重卡市场火爆的销售形势没能延续到今年,  相似文献   

8.
从成都到福建,再到上海,中国重汽布局全国的步伐越走越快。其实,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的商用车企业远不止中国重汽一家。随着企业实力的日趋增强,固守一地的局面也在逐步被打破。"这很正常。近年来,国内主流重卡企业都纷纷完善产品谱系,并在进行全国布局。"陕汽市场总监刘科强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近日,陕汽也在内蒙古乌海建设了新能源专用车项目。"  相似文献   

9.
2月底,中国重汽天津区域市场负责人很兴奋地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2月重汽订单达到12000辆。12000辆,这已接近去年二三月的销售水平。这是否意味着2月重卡市场迅速"回暖"?2月25日,记者致电销量排行前八名的重卡企业了解情况。中国重汽市场部经理李朋星告诉记者,2月重汽销量超过9000辆,是行业惟一同比正增长企业,主要原因在于局部区域自卸车需求的快速增长。而  相似文献   

10.
本报讯记者孟为济南摄影报道8月21日,2009年度中国重汽集团"亲人"服务大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服务站代表、各销售分公司负责人以及集团领导共1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中国重汽集团售后服务大计。会上,中国重汽集团总裁蔡东介绍了1~7月中国重汽的产销情况。他说:"1~7  相似文献   

11.
回音壁     
在6月16日的"服务大比拼"中,本报对国内12家主流发动机企业服务热线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独家调查,重点了解服务热线能否提供24小时服务、响应速度、服务态度及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相关企业的关注。随后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发)致电本报,给本报记者提供了其服务热线电话——4008871098、  相似文献   

12.
本报讯记者王博济南摄影报道4月9日~10日,中国重汽集团在济南召开2008年"亲人"服务大会。据了解,这是中国重汽首次以集团名义召开的服务大会,目的就是整合集团资源,全力提升"亲  相似文献   

13.
今后,山东和北京的用户分期付款购买中国重汽的产品,将有可能直接从中国重汽财务公司获得货款,不再需要东奔两走地和银行打交道。从11月开始,中国重汽分别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国人保财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惨淡的卡车市场上,天然气产品是为数不多的亮色,中国重汽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搭载重汽天然气发动机的车型越来越受市场亲睐。在《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为"2012商用车我信赖的动力评选"走访市场时,重汽T1 2.38—40天然气发动机得到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15.
3月13日,一百三十多家中外零部件企业争鸣2007上海客车展。发动机、空调、传动系统以及各类电子仪器等零部件产品悉数登场。E3馆、E4馆和辅馆一圈走下来,种类繁多的零部件产品让参观者眼花缭乱,小记不禁手痒,想对这次参展的零部件企业做一番点评。发动机企业“各说各的理”2007年的上海客车展,发动机企业来的真不少,有一汽锡柴、广西玉柴、上海日野、康明斯、重汽杭发、韩国斗山、达夫动力以及带来ERG技术欧Ⅳ发动机的斯堪尼亚,其中重汽杭发和韩国斗山是首次参展,而2006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重汽是中国重型汽车的摇篮,1960年试制出了中国第一辆黄河牌重型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从柴油机的历史辉煌到如今气体机的市场争先,中国重汽在重型车用动力上的努力从未停止。在中国的重型车用动力史上,中国重汽同样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动力渊源历史悠久中国重汽研发发动机的历史很长,中国重汽发动机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是依托于深厚的发动机生产制造历史。中国重汽集团的动力系统主要由两大基地构成:一个在  相似文献   

17.
服务热线是企业与用户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企业为用户提供售后服务的重要渠道。为了了解卡车企业服务热线的使用情况,《商用汽车新闻》记者选取了2012年1月31日18:00~20:00和2月1日11:00~13:00这两个时段,以普通用户的身分对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陕西重汽、北奔重汽、上汽依维柯红岩、福田欧曼、江淮等8家卡车生产企业的服务热线进行了暗访。服务热线开通情况调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搜索后看到,上述8家卡车生产企业均开通了客户服务热线。其中,中国重汽、陕西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蔡东在中国重汽集团曼技术产品上市一周年暨第6000辆曼技术产品交车仪式上评价重汽与德国曼的合作称,中国重汽正在践行一条从德国创造到中国制造直至中国创造的发展之路。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Franz Neundlinger进一步表示,从初期到现在,德国曼与重汽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双方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与共识,中国重汽也有非常成功的经验来消化吸收曼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重汽牌发动机,终于“见光”了。4月1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共同见证了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汽济南动力公司)的成立仪式。对记者而言,重汽济南动力公司生产发动机并不是新闻——因为这个公司几个月前就开始生产“中国重汽”牌发动机了;此次活动的“新闻性”在于,中国重汽正式对外宣称“自造发动机”。中国重汽济南动力公司之所以先生产后挂牌,来自于重汽和潍柴的“正式”分手。  相似文献   

20.
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展览会在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国内160余家发动机生产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参加了展会。《商用汽车新闻》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本次展会共展出商用车及非公路用车发动机80余款。其中参展产品最多的当属康明斯,携同国内全部合资公司共带来了11款车用发动机产品。此外,潍柴、玉柴、一汽锡柴、道依茨一汽大柴、重汽杭发、上柴、朝柴、雷沃动力、上海日野等国内企业也都带了全系列国Ⅲ、甚至国Ⅳ产品前来参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