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通过对我国居民在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上的消费行为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当中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储蓄”成分,未来预期收入当中也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在目前总需求不足的情形下,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流动性约束将是扩张社会消费需求的重要政策。 相似文献
2.
预防性储蓄模型及其不确定性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构造了一个包含不确定性和消费增长率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将引致预防性储蓄的总不确定性分解成两个成分: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和消费增长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分别用利率的条件方差和消费增长率的条件方差度量不确定性。此外,本文还使用GARCH模型模拟上述两个条件方差,使对预防性储蓄的实证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预防动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应用平行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检验我国居民的教育、医疗、住房开支与储蓄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发现平行数据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教育体制、完善住房信贷是降低我国巨额储蓄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利用31个省市在2005~2007年的数据,结合预防性储蓄模型来定量分析和验证城镇住房改革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居住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影响不显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差和城镇商品住宅平均价格对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正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医疗支出的跨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新农合对农户储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农合能够减少参保前自付医疗费用的农户储蓄,增加参保前选择不治疗、参保后治疗疾病的农户储蓄;(2)医保补偿水平越高,对农户预防性储蓄的挤出效应越强;农户的医疗支出水平越高或谨慎性系数越大,参保后储蓄水平的下降越明显.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检验新农合对农户预防性储蓄的挤出效应,结果表明:(1)新农合的开展显著降低了参合农户的储蓄水平;(2)挤出效应在新农合发展水平较高及健康状况较差的家庭中更为明显;(3)家庭财富水平及农户的参合经验并未对挤出效应大小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率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居民的高额储蓄无疑是把双刃剑,对经济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分析了居民高储蓄现象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拉动内需、刺激居民消费的角度,着眼于影响居民消费动机的因素研究,分析消费动机与消费需要的关系,提出影响消费动机的内外部因素,以期为制定刺激消费政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居民储蓄既是一种潜在的购买力,又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基金。据统计,2003年5月末北京市居民储蓄达到4800多亿元。从规模看: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居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速度;从结构看,呈现城乡存款数量不均衡,不同阶层间存款数量不均衡,储蓄存款趋于活跃的特点;从趋势看,居民储蓄意愿不断增强,储蓄动机所涉及到的制度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加之强大的储蓄潜力作为支撑,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北京市居民储蓄仍会保持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居民储蓄的现状从规模看:2003年5月末居民储蓄达到4813.4亿元,同比增长23.5%。从1978年至2002年末,… 相似文献
10.
非预期的预防性储蓄通过资产替代产生稳态名义货币增长率(或稳态通货膨胀率)对稳态人均资本(或稳态人均产出)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门槛的临界值是非预期预防性储蓄与实际货币增加量比率的递减函数。非线性机制取决于非预期预防性储蓄与实际货币增加量比率和人均实际货币余额-人均资本比率与通货膨胀率、人均资本边际产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股票市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期以来,股票市场与居民储蓄的关系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规模和流动性与居民储蓄具有相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蓄量的变化;同时,股市的流动性对居民储蓄有着明显的分流作用,股市交易的活跃程度和股指的涨跌直接影响着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的储蓄行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快速增长.近期,虽然股市行情趋好,分流了部分居民储蓄存款,存款增幅同比有所下降,但仍无法改变其增长过快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3.
利率政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但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货币政策的运用受到更多的约束,尤其是利率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国内利率水平更多地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制约,其政策效果也被削弱。目前我国存在较强的通胀压力,当局应该将利率政策和其他政策相配合使用,加快深化各项改革,才能取得更好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4.
理财产品与利率市场化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SPSS逐步回归法做计量模型分析了储蓄存款转为理财产品的转化率,并理论剖析了理财产品的特征及其对存款替代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结论:理财投资对储蓄存款的替代效应较大,对金融机构绕过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主导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人民银行,应规范理财产品业务运营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在政策透明的前提下推动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理性预期检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消费是否对收入信息存在过度反应?本文利用总量数据和城乡住户调查分组数据进行正交性检验(exclusion test)和敏感性检验(excess sensitivity test)的结果表明,标准的理性预期一持久收入假说(REPIH)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居民整体、城镇最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之外居民的分组消费行为;反周期政策能够通过当期收入变动刺激城乡居民的消费,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传统凯恩斯模型和新古典总供需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计量的财政政策利率效应分析模型,并利用2LS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得出几点结论:一是我国财政政策对真实利率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二是财政政策与真实利率之间无关性的估计结果并没有受财政赤字弥补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变化的影响;三是相对于财政政策,我国货币政策对真实利率的影响更显著,货币政策的相机变化通过利率机制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的抵消作用,但程度有限。上述结论意味着,我国财政政策通过利率机制对私人部门投资需求产生的挤出效应是相当有限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