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正>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流遵的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对商品流通的宏观调控,必须有合理的调控体系作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理的宏观调控,应是间接的宏观调控为主。这就要有从社会利益和要求出发的调控主体——国家调控的组织体系和确定科学的宏观调控的依据——计划和决策,在此同时还要建立强  相似文献   

2.
从一般的经济理论来分析,粮食宏观调控主体应该是中央政府,并构建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参与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但是我国目前的粮食宏观调控却通过省长负责制,演变成了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参与指导的多元化、分散式调控体系。这种调控体系导致了调控权利分散、调控责任不清,调控成本增大。文章通过对这种分散式的、多元化调控体系的分析,提出了选择粮食调控主体的一般基本要求,并对在新的调控体系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调控权利和责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当前和长远、全局性统筹和局部调控、政策落实与完善纠偏等的关系问题。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应健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少东 《中国市场》2013,(41):114-116
国家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认真研究西方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结我国和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为丰富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理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共 《财贸经济》1989,(12):8-12
一、宏观调控与经济体制改革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整体,或者说是一定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任务,就在于调控被调控系统的输出值和目标值的偏离。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引进市场机制,扩大市场功能,增强企业活力,逐步形成商品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建立计划、财政、金融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计划手段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提出。从国家计委确定的转变职能的三十二  相似文献   

7.
徐泽旸 《商场现代化》2014,(26):196-197
税收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地产经济过热导致全国各地商业地产价格过高、增长幅度过快等问题频繁出现。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在地产市场中发挥作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国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实行商业地产税收。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有关商业地产税收的税种有10余种,不仅多样而且税收内容十分复杂,产生重复征税的可能性,而且与商业地产经济发展不匹配,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相差甚远。本文拟通过研究我国商业地产税征收体系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税收立法的不足,并根据我国宏观调控的大方向提出相应的解决和完善方式,从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商业地产税收制度,推动我国商业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是在要求建立有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同时,也提出了改变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的要求,即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直接调控转向主要依赖经济手段的间接调控。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间接调控的前提,就是及时地、动态地掌握市场经济总体的有关信息。从这个角度看,要想真正实现宏观调控手段的转变,首先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统计监控体系。如果在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微观主体行为已经市场化的背景下还沿用传统的监测体系,或者不及时建立新的监测体系,都必然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在改革的今天,作为县级政府综合职能部门的县级计委,仍然要履行其调控县域经济的职能。与以往相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无事可做了,而是工作更繁重,任务更具体,要求更高,目标更集中,尤其是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大气候下,更应发挥其调控职能。 但是,这并不是要回到过去的单一指令性计划管理老路上去。随着县级计委职能的转变,计划调控应相应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在方法上,要实行“三个转变”。即变封闭型的计划平衡为开放性的计划平衡,变静态型的计划平衡为动态型的计划乎衡,变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主要用经济手段调控和指导市场。在调控手段上,必须从国家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当前的宏观调控法在本质、模式和手段方面均存在许多严重的不足。完善宏观调控法应当坚持“科学调控”的理念,以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为调控本质,以积极适应为调控模式,以多元、系统和连贯为调控手段。在具体制度建设层面,建立健全《宏观调控基本法》和《宏观调控立法法》是完善宏观调控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底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经历了"双防"政策、"一保一控"、"一防三保"三个阶段。这次宏观调控的经验表明:调控要快、重、准、实;调控手段要以经济手段为主并牢牢牵住市场这个"牛鼻子";积极关注价格波动。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显示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并重和各项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等特征。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外需与内需失衡、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失衡、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现实紧缩与通胀预期矛盾等问题,我国宏观调控要沿着管理体系、政策体系与目标体系三条路径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计划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计划管理是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县市计划管理,是各级计划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邓亦武  刘伟 《财贸经济》2003,(11):75-80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历史经验表明,越是放开粮食市场,越是需要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财政手段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粮食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做好新时期的粮食宏观调控,稳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本文针对财政手段在粮食宏观调控中的必要性、重要作用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论述,提出了在粮食市场化条件下进一步发挥财政手段对粮食宏观调控作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1作为省域宏观调控主体的省域经济,认真研究建立省域宏观经济健康循环的运行格局是十分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科学制订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运用宏观调控体系的调控,为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创造一个健康循环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拙文设想:这种健康循环的宏观环境或运行格局应该是:(如下图)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只是把国有企业当成宏观调控的客体和对象,而忽视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其实,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是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一种调控力量,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因素.重视并发挥国有企业的调控作用,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式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未完全成熟,财政面临的宏观调控任务十分繁重,仅靠常规的调控手段,诸如税收、国家预算、公债等等,很难完成如此重任,急需寻找新的手段。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政策性投融资实施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这里仅就如何建立中国式的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下简称财政投融资)体系问题做些探索。一、建立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必要性(一)财政政策性投融资的概念及其特点所谓财政政策性投融资是财政为了强化宏…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们认为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趋紧性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不显著,但从制度设计视角进行比较分析,该轮调控具有与宏观调控内涵相吻合的"七性"特点:调控主体的"联动性"、调控对象的"针对性"、调控内容的"区分性"、调控途径的"双向性"、调控手段的"综合性"、调控思想的"和谐性"、调控政策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实行对粮食市场与价格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其基本内容就是要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理顺粮食与其它产品的比价关系以及粮食内部的差价关系,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粮食市场与价格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们认为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趋紧性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不显著,但从制度设计视角进行比较分析,该轮调控具有与宏观调控内涵相吻合的"七性"特点:调控主体的"联动性"、调控对象的"针对性"、调控内容的"区分性"、调控途径的"双向性"、调控手段的"综合性"、调控思想的"和谐性"、调控政策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20.
杨杰 《价格月刊》2003,(9):25-26
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作法,是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典范,是变行政手段为政策引导的有效方式,是重塑银企关系、树立信用观念、化解金融风险、改善融资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WTO条件下保护本国经济弱势群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