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广大旅游业者将多管齐下 ,推动旅游业更上一层楼。旅游业是新加坡的重要产业 ,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 ,每年为国家赚取100亿新元 (约合57亿美元 )的收入。新加坡政府认为 ,最近几年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已充分表明了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最近举行的新加坡旅游大会上 ,新加坡贸工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敏章援引世界旅游机构的统计数字说 ,去年全球旅游业创造了4800亿美元的收入 ,全球旅游人数高达7亿人次 ,比1999年增长了7 % ,是10年来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亚太地区将是全球旅游业…  相似文献   

2.
2013年“十一”黄金周是我国首部《旅游法》实施后的第一个节假日。“十一”黄金周海南旅游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价格回归理性、“散客”成为市场主力军、旅游市场日趋规范化。《旅游法》实施后的海南旅游市场主要特点:一是三亚继续领跑海南旅游;二是自由行占主流;三是旅游市场结构将发生转变;四是体验旅游项目增多。《旅游法》实施后海南旅游业发展应继续发挥政府职能、培育主题旅游企业等。  相似文献   

3.
一、陕西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 2016年10月13日,《陕西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到202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7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1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B8.8%,实现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旅游业总收入、旅游投资总额、旅游就业量比2015年翻一番. 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联合召开《陕西省旅游条例》宣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规范旅游活动、提高旅游服务品质.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旅游投资与消费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关于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制度保障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将是大连市旅游业大发展的时期,大连将开创旅游休闲全域发展的新时代.2011年将以推进全域化旅游为目标,紧紧抓住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加快产业升级为主线,努力推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域城市化进程.2011年旅游业主要预期目标是接待入境游客128.3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接待国内游客413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16.4%.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旅游资源独具优势,据1994年国家和自治区专家组的专门普查,全国68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中,新疆就有56种,占到全国旅游资源类型总数的83%,位居全国首位.全疆86个县市,平均每个县市拥有旅游景点14.6处.但旅游资源的富有并未给新疆带来旅游业的兴旺.虽然新疆旅游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产业地位,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1998年全疆旅游总收入为63.6亿元,占GDP比重仅为5.6%.目前,"旅游兴疆"已成为共识.要振兴新疆旅游业,就必须面向国内外市场,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势观和发展观,才能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大局把握     
长江三角洲■上海旅游业发展迅速上海2007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858.1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比重首次突破7%,达到7.2%。这  相似文献   

7.
海南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实证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旅游业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展,海南现在已成为我国新兴的旅游大省和旅游热点。概述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海南旅游业产业地位的讨论,实证分析表明,旅游业在海南产业中具有主导产业地位,并提出了海南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2年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为6.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9%。过去三年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持续增长,目前全球有2.6亿个工作岗位与旅游业相关。2013年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目前,北京旅游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已接近8%,新增加值对当年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10%,旅游购物与餐饮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接近25%。北京要争创一流的世界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增长值达到北京市GDP  相似文献   

9.
邹亮 《特区经济》2011,(10):137-139
继2009年底国务院审批了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纲要》,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海南旅游市场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大舞台,进而成为国内旅游业走向国际的平台。尽管旅游业作为海南的龙头产业,但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却不乐观,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短腿"。为促进海南旅游纪念品发展,呼应国际旅游岛建设,文章首先探讨了发展海南旅游纪念品的重要意义;研究了海南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优势、劣势两方面;分析海南旅游纪念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建立专项发展资金、细分市场、保护开发者及消费者权益、整合资源优势、强化品牌意识、创新销售渠道等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资产与产权》2002,(3):34-35
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金元以前木结构建筑占全国总数的72%,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遗迹随处可见。我省旅游资源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前进的步伐却迈的很快,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劲头。尤其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我省产业结构的重头戏来抓,舍得投资,花大力气进行宣传,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使我省旅游产业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好势头。旅游产业是不少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它具有可重复利用、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安置大量劳动力、对环境污染小、同时还能直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突出优势。我们一定要重视这块宝贵资源的利用,认真研究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研究旅游业的科学管理,同时还应研究旅游业的评估、旅游业的转让等实际问题,切实把大力发展我省旅游业的工作做好,开创我省旅游业大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发展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产业业态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根据海南旅游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情况,长期养老休闲旅游模式、分时度假养老休闲旅游模式及观光地置换养老休闲旅游模式比较适合海南养老休闲旅游的发展.根据各类养老休闲旅游模式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海南养老休闲旅游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台阶,也是博鳌旅游开发的重要契机。充分借鉴国际知名定点专题论坛与国际旅游岛的成功发展经验,探索博鳌旅游发展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模式,深入研究博鳌旅游业发展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现况,客观分析博鳌旅游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地位,对实现博鳌旅游品牌化与海南旅游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夏鑫 《西部论丛》2002,(10):37-38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高速发展 1997年以来,我国旅游业以超过各行业平均速度60%左右的速度蓬勃发展。2000年旅游总收入达4519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国GDP的5%,比1997年增长45%。预计2002年全行业总收入将达到5919亿。旅游行业总收入占全国GDP的比重将增加到5.8%。 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国信证券旅游行业数量模型对中国旅游行业在全国各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四川是一个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大省,拥有包括三处世界自然化遗产在内的66个主要景区,其中,省级景点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国家级风景名生区数量则占全国的7.5%,位列第三。但是,尽管拥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我省的国际旅游服务收入却并未取得应有的娇人业绩,1998年我省接待的国际旅游人次为15万人次,创造的国际旅游服务收则入为8367万美元,但与同期云南省接待55万国际旅游人次,26103万美元的国际旅游收入相比,仍然是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已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而在国内旅游消费方面,1999年我省接待的国内旅游消费已达4800厄人次,创造了139亿元人民币的国内旅游收入,应该认识到,有限的国内客源市场,已经使我省的旅游业缺少继续发展的空间,因此利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开拓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我省的国际旅游服务业,就将成为新形式下更富有成效的战略选择,本则将从我省旅游业与国际市场的发展策略差异入手,探讨有利于我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1年1月-2015年12月共60个月数据,建立以海南旅游业总收入、地方基础性投入、投资、游客消费能力、旅游接待规模为内生变量的VAR(3)模型。经过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地方基础性投入、投资水平、游客消费能力、旅游接待规模四个因素都是海南旅游业总收入的Granger原因,同时,旅游业总收入也是基础性投入和旅游接待规模的Granger原因。根据VAR(3)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得到各因素对海南旅游业总收入影响的差异性以及动态变化规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对海南旅游业总收入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投资水平、旅游接待规模、地方基础性投入和游客消费能力,与VAR模型互为补充,使结论分析更科学、全面,为海南旅游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述海南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产业现状,分析科学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大力推进旅游产业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走现代科学技术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伟大实践中,掌握事物发展趋势,依托自身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显得尤为重要。从爱辉区特点看,适当超前发展旅游业势在必行。一、加速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新兴黄金产业。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人数平均每年递增7%以上,旅游业收入每年递增12%。1994年全世界旅游总产值达3.4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10.1%;旅游消费占全世界总消费的11%;旅游从业者2.12亿人。据权威人士预测,10年后,全球旅游从业者将达到3.38亿人,年…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争取在本世纪内将湖南建成旅游大省,跻身全国十强,到2000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60—80万人次,创汇2.5—3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4000—45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0—24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和部署,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强化大旅游观念,加强大发展举措,全力实施建立旅游大省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19.
1995年,是中国民俗风情旅游年,旅游业作为外向牵动战略的基础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共接待来辽宁观光、游览、洽谈贸易等国际旅游者26. 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旅游外汇收入1.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 一、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外国旅游者来辽宁人数大幅度增长。全年共接待外国人2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5%,增幅高于上年同期毛.9个百分点。占全省接待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76. 5%上升到81.4%。 2.主要客源国稳中有升。全年我省共接待了来自135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其主要客源仍为日本和韩国,游客人数分别为9.4万人次和65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国际旅游者的60.2%,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97%。其次,港澳台地区和俄罗斯因与我省距离近、贸易往来密切等优势,来辽人数占全省总量的16.7%和5.7%。 3.大连、沈阳两市仍为国际旅游者青睐的地区。作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龙头”大连市,全年共接待各类旅游者13.1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总量的49.7%,是我省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主导力量。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前来观光、洽谈贸易,全年共接待游客10.4万人次,占全省接  相似文献   

20.
一、山东旅游业恢复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尽管旅游业受"非典"冲击最为严重,但是山东旅游行业坚持"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恢复发展",实现全年旅游总收入573.4亿元,恢复到2002年的93.9%,与2002年大体持平,高出全国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