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本价格是《资本论》第三卷开头一章研究的问题,是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发端范畴,亦可说是价值转形理论研究的起点。正确理解这一范畴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和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一、成本价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运动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亦即研究剩余价值如何经过一系列转化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形态,诸如利润、利息、地租等。成本价格就是马克思转形理论(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中的第一个转化形式,是第三卷研究的一系列中介环节中的第一个链条。由于这一范畴的确立,才能认识利润、平均利润等一系列现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价值转形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两个隐含假定之上的:一是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固定,一是部门间没有资本流动,这两个假定把模型限制在历史的一个横截面上。而价值转形问题,其实质是解释价值规律从简单商品经济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演进。因此,只有取消这两个假定,把价值转形问题放在生产力进步、资本跨部门流动的历史进程的背景下,才能解决价值转形问题。在这个生产力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超额剩余价值是最核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国内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西方国家经济转形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国的延续和发展,客观上为服务营销学在我国传播和创新奠定了基础。现行教材在不断吸收消化国外理论的同时,形成了“特征说”、“质量说”、“满意说”等各具特色的教材体系。但是过渡分散化的体系设计却导致“学”与“用”的脱节,广度和深度的对立,进而有悖于该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培养。整合并构建相对统一的服务营销教材体系,既是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联系我国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西方价值论是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根本对立的价值体系。西方价值论歪曲价值的本质,以边际效用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混淆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从根本上掩盖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反映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是也要看到,西方价值论对市场价格的研究,包含一些合理的成分。借鉴这些合理成分,对于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新闻价值本质的先阶:把握关系范畴自1896年西方学者首次提出新闻价值这个概念至今,关于新闻价值本质的争论几乎从未停止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种,即“主观标准说”、“客观素质说”、“效果说”及介于三者之间的“调和说”。马克思曾用明确的语言表述过这样的思想,即人们的价值观来源于人们对其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对象性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由此,我们可以导出如下推论:(1)价值作为一种关系,不是主体需要单方面的产物,尽管价值问题起因于主体需要,但并不能主观自足,必须超出自身,由“主体需要”之外的客体来提供,因此…  相似文献   

6.
"转形问题"是当代西方理论经济学家的热门论题,也是萨缪尔森多次专门论述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家中,有人运用现代数学工具补充和证明了马克思的学说,也有人提出了新的否定论点.尽管这种争论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是萨缪尔森所提出的论点却基本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徐敏  朱耀明 《科学决策》2004,(10):21-24
本文针对博弈划分的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企之间的博弈关系,重点分析了我国信贷决策过程中的“惜贷”问题,指出了提高贷款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即建立银行信用体系、增加企业贷款的粉饰成本等,这对保证银行的贷款安全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就如何构建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及该体系应解决的如政府如何干预、担保机构的设立等问题 ,提出了依据市场选择为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巨大的社会变革使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各种“复兴”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口号。围绕着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总体性的方法论原则、历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异化和人道主义、意识形态、实践范畴等理论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挖掘”“补充”“修正”和“完善” ,他们力求用重新解释过和重新修正过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回答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 ,为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解放寻找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邹瑄 《黑河学刊》2007,(4):10-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一次科学论证了价值的来源问题,回答并解决了长期以来包括古典经济学家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资本论应扩大创造劳动的范畴;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和创造价值的领域的认识;合理分配报酬。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地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逐步推行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起与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在这三大体系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推行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实行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期,我们摘编了部分官员及农村基层工作者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看法和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在跨语际词源研究和话语分析视角下对经济学意义的“价值”“价格”两个概念的历时研究发现,由于东西方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value和price词源和翻译演变既有交叉重叠,又有区别和联系,各具语境特色,汉语和日语相互借译各自的“价值”和“价格”,近代英华字典对这两个概念的翻译和严复的翻译也深受英和字典的影响。马克思等欧美各学派对“价值”“价格”的命题和论述都包含了计算、断言、推测情态、认知情态、比拟等的言语行为,是言语发话(论述)者所处的民族、社会、历史语境中为实现交际(争鸣)目的使用语言的行为,而言语行为既反映了马克思等欧美各学派对“价值”“价格”概念语义的认知过程,也反映了言语发话(论述)者实现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3.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本是人力、物力和财力总的耗费,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同过程、不同时间和不同方式的反映。企业必须以自己的生产经营收入补偿其支出,并要取得一定盈余,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曾指出:“商品出售价格高低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所决定的,如果商品低干它的成本价格出售,生产资本中已消耗的组成部分,就不能全部由出售价格得到补偿。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预计资本价值就会消失。”因此,成本的高低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对于很多新的问题在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角度对于其中部分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可以应用于知识产权领域,在该领域应用的范围是知识产权范畴而不是知识的范畴。知识的创造过程属于劳动过程,知识产权的生产上凝结了大量的物化劳动。在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变少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得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支撑,知识产权保护的“度”,是保护个人利益以实现社会长期的创新积极性与保护社会利益已实现知识产权的社会效应二者之间追求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5.
也谈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超过工业条件下的绝对地租杨学成,岳书铭“因为商品的价值和它的生产价格之间的区别一直没有被人理解”,①所以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不能科学地说明绝对地租问题。马克思在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中,运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资本有机构...  相似文献   

16.
龙志德 《中国经贸》2010,(18):119-120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方面尤其是现阶段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缺失及其影响,并简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改进方法。马克思地租理论所论述的一些观点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探索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姜家高 《辽宁经济》2006,(10):96-96
一、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 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技术方法被广为使用。根据管理会计的发展,有人将其分为四个阶段:1.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这一阶段,管理会计的任务是如何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的问题。2.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段,管理会计强调首先把事情做对,然后把事情做好.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3.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因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认为传统的管理会计没有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学”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一门研究马克思的学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盛行的影响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也走进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中,在众多的观点学说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视角下的马克思学”.在探索马克思学的过程中立足当今时代,并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找寻到适合中国发展的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相统一的中国特色视角下的马克思学,力求达到推动中国时代发展,服务于中国实践的目的,要牢记研究马克思学的根基和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外国研究文献的综述以及文本考证的过程中,学者应该找到如何站在中国特色的视角下对马克思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物流条码     
《珠江经济》2002,(10):54-55
一、物流条码体系1.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流”是指物理性的运动,亦称为位移。“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物流按不同的研究范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物流,例如:生产、军事、贸易等领域的特流、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  相似文献   

20.
乔健生  吴佩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155-158
劳动实体是贯穿历史长河,覆盖一切产品的经济计量单位.从而使总产值成为客观可求的,否定了用主观给出利润率、技术进步率去推算总产值法;让货币贬值系数成为准确可求的,否定了抽样商品组法;解决了化复杂劳动为简劳动量的难题,填补了由价值转形为价格过程中的脱节部份,否定了"价值是转形不必要中间环节"之说;捍卫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