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中央银行于2022年7月发布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结果,共有104家重要大型银行参加,测试需要银行提供三个方面的定性和定量材料: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能力、对高碳排放行业收入的依存度、不同时点和不同压力情景下的表现情况。测试结果显示:一是60%的欧元区银行未建立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架构,大多数银行未将气候风险纳入信用风险模型,仅有20%的银行在放贷时考虑气候风险;二是在银行从非金融企业获取的利息收入中,有三分之二来自高温室气体排放行业;三是物理风险对银行具有异质性影响。此外,对41家银行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析表明,相较于无序转型或温室世界下不作为的银行,有序转型的银行受到的气候冲击影响最小。本刊编译了此篇论文,以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与极端气候事件都存在严重的负外部性,二者的内在一致性提高了人们对气候相关风险的重视程度。疫情蔓延对气候相关风险的影响以中长期为主、短期为辅。短期内,在减排降污的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迫使环保部门放松执法力度,削弱金融机构应对气候相关风险的意愿与能力。中长期,低碳转型路径不确定性增大,转型风险升高,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次生冲击。另外,疫情下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制约中央银行应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能力。未来各国应在经济复苏计划中加入对气候因素的考量;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应重视对“气候+疫情”双重风险的前瞻性应对,防止金融动荡;合理把握疫情应对政策的退出时机、路径与节奏;夯实绿色标准制定、环境信息披露、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葛新锋 《金融纵横》2020,(12):54-60
金融业碳核算是从价值链角度全面考察金融机构贷款和投资活动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一种方法,也是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压力测试、助推温室气体减排、助力实现气候行动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金融业碳核算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当前金融业碳核算的有关进展,就我国开展金融业碳核算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气候风险引起的经济金融风险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双碳”目标下,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气候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从建立健全气候风险管理架构、加快建设气候风险数据库、积极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加强气候风险信息披露、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培养气候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六个方面提升气候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气候变化通过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国际社会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不断增强防范气候风险意识和水平。本文从甘肃实际出发,梳理分析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影响原理及国内外应对措施的基础上,运用压力测试方法评估气候风险对地方法人银行的中长期影响,并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和监管统筹协调、完善气候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气候风险监测预警评估框架、加强金融机构对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等应对当前气候风险管理问题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晓青 《新金融》2022,(6):44-49
气候风险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与挑战。各国央行、监管机构和银行同业正在从监管、风险治理、风险评估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积极推进气候风险管理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应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气候风险治理机制,加强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方法,完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机制,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开展气候风险管理合作交流,有效应对和管理气候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最新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以来,压力测试作为现有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要补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银行业压力测试的基本定义、宗旨理念、步骤程序、结论的关注点与积极作用,深入研究了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最新实践的设计和实施框架,总结了压力测试范围、情景设置、组织与资源保障、信息披露与应对措施等方面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进而提出我国银行业压力测试在数据方法、覆盖范围、治理结构与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金融业要用好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这个“监测器”和“仪表盘”,警惕“挤兑式去碳”可能带来的融资突然中断,科学促进低碳转型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金融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助推器”,通过创新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项目,  相似文献   

9.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深度调整所带来的全球公共风险,既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增加了复杂性,也给税收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税收治理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在缓解全球财富积累与收入不平等、遏制全球生态环境与气候恶化、应对全球贸易冲突与国家竞争等方面更加积极有为。本文通过厘清税收治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动因与目标导向,增强税收治理应对全球公共风险的应变力与适应性,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税收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研究了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从环保标准提高、气候变化、银行承担污染连带责任、声誉风险等维度构建了企业环境成本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框架、传导路径和测算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并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对火电、水泥两个行业的压力测试,开创了环境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这一微观领域中的研究,从压力测试这一独特视角解决了环境风险影响的量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是监管当局管理气变风险的有效工具。当前,全球累计已有约30家央行或监管机构开展或计划开展气变压力测试。文章梳理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主要经济体气变压力测试的进展,总结其气变压力测试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俞栋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12):10-17
在金融业中.与其他风险相比,道德风险最难控制。从披露的典型案例看.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呈“长期交易、权力寻租、上下皆为、内外勾结、损失惊人”五大特征,其成因除了产权制度缺陷、治理结构失衡、激励机制扭曲、约束体系软弱、考核制度异化之外,由银行改制特型引起的文化缺失、心理恐慌、财务重组等则进一步加剧了道德风险。为此,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下而上、由形入神、由内向外、由近至远”六大原则.从完善治理机制、创新激励手段、培育治理文化、注重外部治理和重构股权结构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抑制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有效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业在中国大陆发展数年。然而关于互联网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各界历来偏向于传统金融风险的管理,却往往忽视了互联网风险的存在和管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所谓互联网风险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发挥信息传递方面的便捷和高效等优点的同时可能由于信息不能正确传播或者信息使用不当等原因对事件结果造成的毁坏速度快、破坏程度高、影响面积大的风险。只有进一步认识和识别互联网金融业同时面临互联网风险,才能从全面风险管理角度出发,促进互联网金融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2019年,欧盟在《绿色新政》中首次正式提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碳泄露问题,并保护欧盟本土碳密集产业的竞争力。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全面评估我国在碳边境调节机制背景下的低碳转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过程和政策细节,包括涉及的产品范围、碳排放核算和定价机制等。其次,本文总结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背景下我国低碳转型的重要风险,包括出口贸易壁垒、高碳行业减排压力、气候资金缺口等。最后,为了全面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本文建议我国从以下四个关键方面发力: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建设国际化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完善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优先支持高碳行业使用绿电;控制高碳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提高我国气候治理国际话语权,促进全球气候合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现有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方面已进行积极探索,且与混业经营相适应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事实上已经存在.为推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我国应在公司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建设、相关立法及金融监管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洁 《海南金融》2013,(5):32-34
在金融危机爆发和潜在影响持续发酵的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着力推动宏观审慎框架建设。本文对照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结合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际,从背景、目标、内容、改革举措等方面分析了宏观审慎框架在解决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的作用,以期推动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志洋 《金融与市场》2024,(4):40-49+94
从某种意义来讲,当前全球的气候问题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所引发,而气候变化的后果却由很多没有享受到发展利益的国家来承担,因此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本身就蕴含了气候正义问题。为了帮助此类国家应对气候风险,全球金融业提出了适应性金融(A daptive Finance)理念。虽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金融支持,帮助其适应和度过应对气候风险变化期,但本文认为,在维护气候正义方面,适应性金融并没有完全彰显气候正义,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发达国家金融支持落实欠缺导致补偿性正义难以实现;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资源分配机制方面难以达成共识导致分配性正义难以实现;金融治理存在不完善导致过程性正义难以实现。最后,本文立足于气候正义的实现,对未来适应性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压力测试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压力测试的研究已较为系统,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压力测试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作用。为加强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增强金融稳健性,美国和欧盟相继开展了银行体系的压力测试工作,在压力测试范围、压力情景设置、测试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比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压力测试情况,我国应从加强应用研究、完善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数据库、提高压力测试效率和透明度、强化测试结果应用等方面改进压力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系统测试效能和服务体验,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深入开展针对灰盒测试的探索与实践,在测试环境复用、风险程序筛查、测试范围定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基于上述实践,笔者结合测试对象数字化、灰盒化以及高风险接口设计等角度,详细阐述了有效提升验收测试准确度和工作效率的实践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次贷风暴席卷全球的压力下,其邻国加拿大金融业遭受的冲击却较小。追根溯源,是由于加拿大金融体系相对稳健,并实行审慎金融监管和保守风险管理的结果。中国金融体系与加拿大金融体系具有相似之处,加拿大的审慎监管框架和机构风险内控经验,对加强中国金融安全网建设,确保金融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