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而其反映到中东地区,就是地缘战略利益、能源安全利益、国际政治利益和经贸利益四个方面的变化。地缘战略利益是指因苏联解体导致中东、中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中国在消除了前苏联的军事压力情况下又不得不面对美国独霸中东,插手中亚舞台上为相互利益所采取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经贸利益是因双方经济发展而加强经济合作和互利贸易。上述四大利益不可能把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所有利益关系全部概括进去,一定还有许多其它利益的存在。例如文化利益一向被视为国…  相似文献   

2.
外交知识: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合作是国际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基于相互利益的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而在一定的问题领域中所进行的政策协调行为。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既有对立和冲突的一面,也有协调和重合的一面。国家之间具有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的利益关系,构成了国际合作的现实基础。国际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就是社会共治利益主体互动演化博弈的过程。食品安全治理过程利益主体划分为:食品提供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和第三方组织以及其他组合与个人。文章通过借助风险矩阵方法,对全产业链针对各个利益主体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与风险后果识别,判断不同利益主体在食品安全问题治理中的风险概率与风险等级确认,最后进行Borda序值排序进行比较与分析,并针对排序提出在食品合作共治格局下各利益主体规避的启示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在全国对俄(前苏联)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百年来,从早年旅俄华工的输出,到红色国际通道的形成;从两国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抗击德、日法西斯历史,到两国大量留学人员的培养教育;从两国疆界的划分到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巩固,黑龙江省都起着其它省份无法比拟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黑龙江黑河旅俄华侨(旅苏、旅俄留学生)纪念馆,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更为黑河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5.
俄美经贸合作关系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与美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 ,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及其发展状况备受世人关注。俄罗斯独立后尤其是近一个时期以来 ,俄美出于各自的需要 ,均做出积极姿态 ,努力推动与对方在经济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试图通过对俄美两国双边贸易和国际投资及相关问题的考察 ,对两国间经贸合作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俄中关系表面上看来非常友好亲近,但是这种表象下面却隐藏着诸多问题的潜流。两国的分歧主要存在于美国发展导弹防御体系、俄罗斯-北约协作、俄中双边经济合作、两国边境划界以及俄远东非法中国移民和安大石油管线协议落实等问题上。质言之,俄中关系的症结在于双方如何切实增加战略互信。俄罗斯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对华关系方式,而要以各种多边国际合作框架为基础确立一种新的对华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是印巴俄这3个金砖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从贸易额来看,中美两国在这3个市场具有此消彼涨的贸易关系,这种贸易关系具有竞争性吗?为此,本文运用贸易相似度指数,基于产品贸易结构和产品贸易市场占有率分析,考察了中美两国在印巴俄市场的贸易竞争关系。研究表明:(1)使用HS 4分位数据显示,中美在印巴俄市场上不存在显著的贸易竞争关系。(2)在3国市场上,中美两国贸易关系表现不同。在印度市场上,中美两国的贸易竞争程度波动较大,且出口竞争程度最高;在巴西市场上,中美两国的贸易竞争程度变化小;在俄罗斯市场上,中美两国的贸易竞争程度呈增长趋势,且进口竞争程度最高。据此本文认为,中国在发展与印巴俄贸易时需要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并积极通过互惠协议等措施来深化金砖国家间贸易合作。同时,可积极推进贸易的本币结算,以促进中国与印巴俄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藉此分散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风险。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致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的新年贺电中说:“2002年俄土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签署的新的《友好合作条约》是这条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为两国的长期互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满洲里木材加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满洲里口岸中俄木材贸易的背景
  伴随着中俄两国成功互办贸易,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正是由于中俄两国信任度的不断增强,以木材贸易为核心的森林资源开发与森工合作已经成为促进两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它的发展主要是由两国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及供求关系决定的。进口俄罗斯木材最大的口岸是满洲里口岸,上个世纪,中苏(俄)在木材贸易领域的合作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双方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凭借两国在森林资源、劳动力、森林采伐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上的互补性来实现我国在木材资源供给与俄罗斯东部地区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双赢,已经成为两国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后,中蒙俄产能合作进入新时期。蒙俄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陆上邻国,与中国产能合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文化认同差异、社会环境制度差异、技术标准差异等问题。"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蒙俄三国产能合作存在巨大潜力,三国战略目标的基本一致性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将会缓解中蒙俄三方产能差异。对此,需要三国政府共同努力,提升文化认同感;以统一方式进行结算,提高产能合作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能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11.
联盟国家间紧密的军事合作加深了成员国之间的交往,也推动了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所以军事联盟会产生相应的经济后果。联盟中的经济合作时常以经济补偿性支付的手段进行。在英日同盟从建立到终结的近20年中,英国便以这种方式向日本提供各种援助和贸易优惠措施,从而使两国间经济交往不断深化。但这种经济补偿性支付是不对等的,英日两国因此面临着来自国内的压力,两国便在经济事务谈判中以安全关系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出于巩固联盟的需要,英日两国之间又在国内政治和巩固联盟之间不断进行战略博弈与选择。因此,战略利益构成了联盟的基础,但经济因素既是联盟的结果,也在促进联盟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关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不是比较成本的差异,而是技术实力上的差距。在技术实力差距基础上建立的贸易关系中,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技术实力较弱的一方明显不利。随着中美技术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也将由互补型为主逐步转变为竞争型为主。我国应该通过加速技术进步、改善国内收入分配状况、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等以改善自己的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战略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始终具有战略意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政治关系始终是双边关系的主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双方关系的发展经历了由双边到多边、由政治领域为主到经贸、能源、安全、文化等多领域全面提升两个阶段。今后,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战略关系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双方在认知领域存在的误判与误解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和利益摩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双边关系,提升中东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战略定位,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战略,加强中国对中东和伊斯兰国家开展的包括宗教交流在内的人文外交。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关系总体趋于缓和,为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的新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鉴于能源是俄欧关系最坚固的利益纽带,能源合作④很快被列人双边关系的首要议程。然而,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俄欧能源合作却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和逻辑展开:一方面,双方能源相互依存度较高,双边能源对话开展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博弈争夺地缘政治空间的冷战思维依然存留于欧亚大陆,既恶化了俄欧的能源安全状况,也降低了双边能源关系的可预见性,滞缓了其合作步伐②。  相似文献   

15.
晁靳 《中亚信息》2009,(10):21-21
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罕默多夫刚刚送走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又迎来了乌克兰总统尤先科。9月15日,别尔德穆罕默多夫与尤先科在阿什哈巴德举行了会谈,双方商定将组建最高级别国家间委员会,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研究制订今后2年两国各领域的合作规划。土总统在会谈后表示,土乌合作前景广阔,尤其是在能源和机械制造领域。此间媒体认为,尤先科访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由土直接购买天然气。  相似文献   

16.
博弈,按汉语语义,含有博彩、弈棋之意,俗称"下棋".在国际关系领域借以表征各国行为及其相互间的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博弈论把博弈划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两种形式①.本文研究的博弈是建立在国家行为理性基础上的"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即博弈各方都未必按各自的最优决策行事,但由于各方的合作,却达到了国家利益和行事效益的最大,国家的理性达到了国家的原定决策目标;非合作博弈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企业应打破同行是冤家的思维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竞争关系,企业通过不断竞争来实现盈利,获取竞争优势;另一种是合作关系,企业通过与一个或多个伙伴进行互惠性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无论是对抗性竞争,还是单一的合作,都有缺陷。首先,对抗性竞争往往导致两败俱伤。曾几何时,我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平崛起与俄罗斯民族复兴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综述俄罗斯对中国崛起的不同反响,分析俄境内“中国威胁论”产生的背景和根源,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和平崛起对消除“中国威胁论”的相互关系。作者把中俄崛起中两国战略协作关系作为论述的一个主题,从地缘利益、国际安全、大国取向三个方面阐述中俄互动关系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提倡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应与时俱进,按照互信——合作——发展——竞争这样一种互为协作模式,推动两国关系朝着积极互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毛艳 《理论观察》2013,(11):69-70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双方关系持续制度化的历史.中俄两国顺应国际制度化的潮流,在总结中苏同盟“非制度化”教训的基础上,在共同面对外部国际环境压力的驱动下,开启了双方的制度化历程.从中俄两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的差异以及中俄两国国家领导人的变更因素等角度考虑,为使中俄战略合作具有连续性和可预见性,将双方的合作置于制度化的框架下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马雪彬  冉维波 《改革与战略》2011,27(12):33-35,68
随着横向府际关系不断地调整和变迁,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文章从我国横向府际关系的演变历程出发,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竞合行为,并试图从外部监督协调机制的建设和地方政府间信任度的建立,来探寻实现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利益均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