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税同盟的贸易效应对区域外贸易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应用巴拉萨模型分析了俄白哈关税同盟的贸易效应,结合贸易效应着重探索了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新疆商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俄白哈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明显,贸易创造效应初步显现;中国新疆与俄白哈三国的出口贸易紧密度减弱;中国新疆对俄白哈三国的出口贸易增速下降,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中的工业制成品占比逐渐下降;俄白哈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新疆商品的出口贸易带来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2.
引入汇率变动引力模型,采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2002-2015年面板数据,研究汇率变动和外贸依存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变动不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最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促进了出口贸易,原因在于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汇率变动不是很大;外贸依存度对出口贸易影响显著且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外贸依存度越小,出口潜力越大;两国之间距离对出口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尚未显现。因此,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以外贸依存度大小分类实施不同贸易政策,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并细化自由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8~2017年中国出境湄公河5国旅游与出口贸易数据,运用GMM模型探究出境旅游是否促进出口贸易。结果显示:其一,中国出境湄公河5国旅游与出口贸易较易受到社会、政治以及战争等事件的影响;其二,中国出境湄公河5国旅游对出口贸易促进作用相对较小,显著性较高。笔者认为,中国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接澜湄区域规划,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消除技术与绿色等非关税壁垒,并通过深化澜湄国家旅游合作等措施来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骏 《时代金融》2014,(12):203-204
本文运用线性回归模型,选取了中国1980-2011年出口贸易和二氧化碳排放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基本关系。研究的结果是:中国出口贸易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而且出口贸易增长也是引起碳排放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增长一直是贸易领域的重要研究话题。本文以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对外公布的《绿色信贷指引》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绿色金融与中国出口贸易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识别。研究显示,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发展,改善出口贸易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优化出口贸易的量价结构;绿色金融带来的出口促进作用,就不同的样本分类存在异质性。渠道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通过缓解出口方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进而对出口贸易产生积极作用。稳健性检验表明,在考虑双重差分法设定条件、安慰剂检验、极端值影响、零贸易问题等后,绿色金融对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依然成立。本文研究证实了绿色金融是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绿色金融政策能够带来生态环境改善和出口贸易发展的双赢局面,这为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提供了来自现实层面的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1~2015年中国及3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贸易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提升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贸易和贸易潜力间存在的差额主要是由于人为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进口和出口贸易非效率的阻碍效应分别递减和递增。经济规模和上海合作组织对进口、出口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俄白哈关税同盟具有负向阻碍作用或竞争效应。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负向作用;从是否与中国接壤看,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了"距离悖论"效应。清廉指数反映了权力寻租或腐败对进口、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口、出口贸易的9个主要国家依次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阿曼、阿联酋、哈萨克斯坦、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7.
在测度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2011—2019年中国出口至33个国家的服务贸易数据,运用动态系统GMM估计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产生的"成本降低效应"和"市场需求效应"能够促进中国服务出口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的贸易促进作用存在基于文化距离的单门槛效应,当文化距离跨越门槛值后,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以1998-2016年中国及东南亚九个国家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6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差异较大。航空运输货运量、货币自由度、财务自由度、商业自由度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均对出口贸易非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发展出口贸易一直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本文将从中国早期追求贸易顺差导向的角度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的症结,并找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朱群 《时代金融》2013,(2):66+80
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区域唯一的直辖市,担任着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任务。在中国加入WTO组织,重庆市提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提升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来,重庆市的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方式、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发展速度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文章以出口贸易演进为角度,阐述了1997~2011年重庆市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总结出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经过了40多年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始发展、震荡加速到调整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已经从世界第一羊绒资源大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羊绒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大国.作者分析了制约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选取RCEP成员国的数据,测算各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模型分析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正向影响,且该影响的各项指标存在异质性。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间贸易合作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其中最重要的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由中国、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13.
李龙  郭丽 《中国证券期货》2013,(6X):209-209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在这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深入发展,我国外贸出口也开始暴露诸多问题。概括起来有三大突出问题:出口贸易数量上极度扩张;低层次的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要的外贸出口模式;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导。我国出口贸易的转型目标也要围绕这三大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4.
应用GARCH模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Johansen协整检验,实证分析汇率风险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率存在着异方差;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出口存在较明显的J曲线效应;GARCH模型估计的随时间变动的汇率风险对出口的影响存在着滞后效应;汇率风险在短期内对出口的影响不确定,长期的影响为负。因此,中国在制定出口贸易政策时,应考虑到J曲线效应并保持汇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外需求的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杨蜜 《中国外资》2012,(17):67-69
欧债危机的爆发和加剧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此次危机将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这些不利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面对危机,中国发展出口贸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出口贸易受到影响;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在出口贸易融资中受到失去产品价格优势等新的挑战。本文针时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融资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中小企业出口贸易融资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翔翔  林俐 《时代金融》2014,(7Z):49-50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都是影响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2003~2012年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出口贸易方程和对外直接投资方程的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出口贸易不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而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就减少0.165156个百分点。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不影响出口贸易,但是出口贸易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都是影响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20032012年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出口贸易方程和对外直接投资方程的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出口贸易不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而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就减少0.165156个百分点。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不影响出口贸易,但是出口贸易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艾亚  蓝蕾 《国际融资》2012,(4):17-19
2012年2月28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正式推出中国短期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指数(ERI),为出口企业、金融机构等判断对外贸易信用风险及其走势提供指南。ERI指数是采用指数评分的方式来反映中国短期出口贸易的主要贸易国(地区)、重点出口行业的信用风险变化趋势,是中国国内首次对主要贸易国、重点出口行业以指数化形式进行信用风险研究的崭新尝试和重大突破,也是国际出口信用机构(ECA)首次对国与国之间短期出口贸易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研究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