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磊 《经济论坛》2006,(21):67-70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我国的浙江省就已经出现了景区所在地政府出让景区的经营权,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让民间资本来开发管理景区的旅游业,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分景区和游线已经成为目前区域甚至全国旅游市场上的热门景区和旅游线路。之后,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的风景区纷纷进行经营权转让的试点,一些著名景区或景点的经营权也开始为私人获得。2003年9月,建设部正式批准将贵州作为全国首个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特许经营管理试点单位。随之,试点后首例特许经营权转让“马岭河峡谷暨万峰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特许…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与亟须发展资金的旅游景区签订景区经营权转让合同,买断一定时期内风景区的经营权已逐渐成为旅游投资的热点.然而,在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如何在开发景区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景区生态环境,维护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产权分离后保护风景区生态环境重点应放在明确各方权限,针对风景区规划进行全面、多方审核等,以确保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关于丽江地区旅游生态经济建设的初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江是云南建设旅游大省的重声、地区,以玉龙雪山为代表的丽江风景名胜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对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作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景区生态建设的基本构想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无锡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风景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国家级的风景名胜资源主要有太湖风景区、惠山森林公园、江阴要塞森林公园、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尤以集太湖山水精华于一体的太湖风景名胜区最著名。太湖风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共拥有13个景区(点),无锡地区就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并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理苍洱自然保护区旅游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山洱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种双重身份,地域重叠的自然区域,由于旅游的开展而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客观实际,在保护和开发并举的原则上,对该区域的旅游区、旅游模式等进行了规划,提出了旅游区域的保护指标、旅游客量,同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利风景区的价值内涵、发展历程与运行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凤龙  黄震方  尚正永 《经济地理》2012,32(12):169-175
水利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景观类型、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水利风景区开发的综合价值。通过与其它国家级景区的比较,我国国家水利风景区经过10年多的发展,发展速度相对平稳,省域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今后应控制水利风景区的总体数量,培育精品旅游景区,增强水利风景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基于民生水利的发展理念,水利风景区应在申报审批和运行管理中,制订更严格的生态环境评估措施,提高景区准入门槛,建立景区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应重视景区规划的编制,推进景区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地方为主体的权威管理机构,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四权分离和制衡"的管理体制;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塑造"水利风景区"品牌。  相似文献   

8.
玉龙雪山景区是云南省的骨干景区,也是丽江市的龙头型景区.自1996年国家批准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以来,四大景区中的古城景区、老君山景区、泸沽湖景区已逐步实现了独立管理,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来自野三坡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涞水县西北部,太行山与燕山山脉交汇处。这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民俗民风古朴。通过近二十年的开发,它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并且是离北京最近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被  相似文献   

10.
投机行为是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行为中潜在的隐患。由于缺失约束机制,经营权受让者无视旅游开发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知识优势获取高额投机利润。通过对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中投机行为产生原因和投机行为特点的分析,文章提出通过加强景区开发过程中的政府监管力度,慎重选择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方式,以收益权的方式来保证旅游经营权价值的实现,规范景区经营权出让合同等措施来维护旅游景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共同权益。  相似文献   

11.
瘦西湖风景区是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重要对外窗口,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中国著名的湖上园林.2006年12月,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2009年被中央文明办、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随着扬州全力推进旅游名城建设、打造第一旅游目的地步伐的加快,作为扬州旅游最具吸引力的品牌景区和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旅游主板块,瘦两湖正按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融人文、生态、休闲为一体"5A精致景区的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做细、做优做美,真正将瘦西湖真正构筑成诗画天堂.  相似文献   

12.
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中旅游景区价值与经营权价格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旅游景区价值的理论探讨,提出旅游景区价值是指旅游景区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功能的货币衡量,并明确了旅游景区价值体系.通过对旅游经营权的讨论,划分了旅游景区资源经营权和功能经营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不同价值立场的旅游景区经营权价格评估模型.对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中旅游景区价值和经营权价格的冲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编制旅游景区规划、加强规划执行监督,开展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工作和合理评估旅游景区经营权价格等协调办法.  相似文献   

13.
壶口瀑布旅游资源共享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彩萍  吴成基  彭永祥 《经济地理》2003,23(4):551-553,557
位于晋陕两省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长期以来,由于两省各自为政,没有对景区进行联合开发,也缺乏整体的协调机制,在开发管理中暴露出诸多资源与环境问题,从而制约了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以建设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为契机,指出应打破行政界限,建立壶口瀑布旅游资源共享区及相应的监管机构,对景区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互动协调运作,为此提出了实现资源共享的方略。  相似文献   

14.
漓江流域风景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漓江风景名胜区及漓江源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生物多样性与漓江风景区旅游发展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措施,对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漓江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山水奇特,风光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已成为海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为实现武夷山风景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构建一流旅游胜地,我们坚持以保护风景资源为前提,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强化管理为手段,走具有武夷特色、武夷风格、武夷个性的真山、真水、真文化发展路子,全面推进新景点、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 一、抓好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各项建设顺利展开 规划是开发建设的前提,规划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开发建设的成败。我们在规划编制中应始终坚  相似文献   

16.
董杰  杨达源  王鹏  蒋晓伟 《经济地理》2006,26(1):137-139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其保护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近城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及其功能变化,认为钟山风景名胜区逐渐由城郊、城缘走进了城内,其功能除了原来单纯的风景区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等内容外,尚具有“南京市区维护生态平衡基地、国际旅游圣地、全市主要文化娱乐园地、古都风貌维护核心”的独特功能。因此,钟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即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古城的象征、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处理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石膏山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特色景观为基础,确定人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景区建设成为以绿色旅游为主题,适当兼顾休养、度假功能,辅以地方性民俗活动的省级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8.
苏星海 《生产力研究》2003,(3):170-171,192
晋北旅游区主要是指以砂河镇为中心 ,由五台山旅游风景区、大同云岗石窟、北岳恒山风景名胜区、应县木塔、雁门关风景区和雁门关生态区、代县杨家祠堂、阎锡山故居等构成的山西北部的旅游资源带。晋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建设应围绕中心、立足全局、抓住重点、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把旅游城镇建设、旅游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系列开发、旅游综合治理等结合起来 ,走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路子 ,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颖 《经济研究导刊》2014,(23):142-144
近年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其中水利旅游也逐渐盛行。随着一系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成功申报,水利旅游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新兴产业。剑河仰阿莎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就是一个典型,因为在水利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环境污染、利益分配不均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需要在开发之前分析出该地发展水利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对水利风景区进行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为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实现景区经济、文化、生态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美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充分利用武夷山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走建设武夷真山、真水、真文化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使武夷山风景区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获丰收。 当前,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如何营造旅游经济发展强势,掀起再一次开发热潮,促进新一轮经济发展,是摆在武夷山建设者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