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一个贸易和失业的模型,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是否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产生影响.通过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水平越开放,失业水平越低,在控制了工会密度、就业保护立法指数等变量的情况下,估计结果具有稳健性.基于解释变量内生性下的滞后变量回归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另外,针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边贸易的不同成分,分别从高、中、低端制造业贸易层面研究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中,低端制造业产品占的比重越大,发达国家面临的失业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失业津贴是指在非自愿失业者失业的一段时期内为其提供的收入保障,实行失业津贴制度一直是各国政府用来稳定社会、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政策之一。但是,20世纪80~90年代所经历的高失业率,限制了失业津贴制度的发展。近20年来,通过调查结果认为,发放失业津贴反而使得失业率居高不下,然而,就此简单地取消失业津贴制度,或者降低社会保障水平也是欠考虑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这一现象,与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所推测的结论正好相反。那么,知识失业现象究竟应如何解释?又如何治理?  相似文献   

4.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与周期性失业之间存在短期的替代关系。在长期条件下,失业率将返回其自然水平,进而自然失业率成为了将失业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变量。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在不变自然失业率和非线性置信区间估计的基础上,对中国时变自然失业率进行了测算,发现其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2003年,约为5.42%,此后逐步降低,2009年回落到4.13%。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自然失业率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检验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出典型的菲利普斯曲线特征,但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周期性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特别是2007~2008年,中国周期性失业上升的同时伴随着通货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时间标准界定的失业率概念为基础,建立了劳动力失业效应分解模型,证明了失业的总效应包括时间效应和频率效应两个组成部分。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在劳动力异质条件下,根据普通劳动力与高技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特征,论述了二者在失业时间效应与频率效应变化方向与程度上的差异,并结合国际经验予以必要验证。模型的结论在于提出对现行失业率计算方法的质疑,并主张从失业的社会成本角度理解失业现象。  相似文献   

6.
未来20年,是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时期,城镇失业率目前已经达到3—4%,加上2000万隐性失业,失业率达到10%,加上农村1.2亿过剩劳动力,失业率达到27%。 我国失业工人的再就业率,已经由70%降低到30%,劳动争议事件增加,劳动力素质低下引起结构性的失业。我国就业问题,涉及综合性的人口、教育、体制、产业结构问题,在农村是过剩劳动力问题,需要经济高速增长和教育的普及;在城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了,就业率就提高了。这是经济学的一个规律。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观察到,在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两者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升高。”这种关系被称作“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实际上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率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一种经验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这个定理:  相似文献   

8.
一、失业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 当今社会,失业已被公认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社会应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抗拒的责任。失业社会保险制度,就是这样一种抗拒失业的产物。 失业是世界性难题,它幽灵般时大时小、时急时缓地徘徊于世界每一个角落。中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同一般发展中国家一样,会出现农村多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的现象,不仅如此,而且还会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产生的隐蔽性失业公开化。因此说,失业是中国的一大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失业由隐性向公开的转变,“九五”时期失业率继续上升。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00年;我国城镇失业率有可能接近5%,社会总和失业率有可能接近6%-7%。 如此高的失业率,如此庞大的失业队伍的存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冲击非同小可。失业问题若不能很好解决,会直接影响我国改革的进程。因此,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更有责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失业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尽管去年初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以及“9.11”事件的发生,许多行业受到沉重打击,失业率随之上升,但失业状况并未滑入危险境地。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美国政府缓解失业形势方面主要走了这么几着棋。一、提高失业者的“可就业性”这几年,在美国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可就业性”的概念比较流行。“可就业性”也就是可被雇佣性,反映找工作的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受欢迎、受重视的程度和可选择的可能性。具体说来,劳动者随时有“下岗”另谋职业或改变工作岗位的可能,但每个人必须提高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摩擦性失业     
《天津经济》2010,(10):80-80
一、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的含义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在实际劳动市场上,失业率总是围绕自然失业率波动,原因之一是工人寻找最适于自己的工作需要时间,它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  相似文献   

11.
彭化英 《新财经》2007,(2):46-47
新的结构性失业潮来临,给城市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根源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出现总量型失业。另一方面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技能不适应,出现大量岗位空缺,许多企业和地区技能劳动者短缺,产生结构性失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实际失业率较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失业率包括公开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公开失业中既包括登记失业,也包括下岗职工,隐蔽性失业既包括企业冗员,也包括提前退休者。 据统计和估算,我国目前登记失业率约在3.5%,企业下岗职工约占城镇劳动力比例7.4%,两项合计,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失业率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国失业率统计中的现状和改革的进程,对在指标选择、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后失业指标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建议以统计部门的调查失业率代替劳动部门的登记失业率作为失业率主要指标,并对失业指标体系提出相应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电脑和机器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人类。人们的工作机会在减少。生活水平在提高,医疗在发展,人类的寿命在延长。世界上的人越来越多。大量的人追逐少量的工作机会,失业看起来不可避免。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结构转换的关键时刻,追赶发达国家必须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生活水平必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是技术却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劳动力。失业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在下世纪面对的主要难题。那么,下一世纪,工作对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将意味着什么?发展中国家大多已建立完整的社会生产体系,劳动密集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现在,科…  相似文献   

15.
一、面对失业的挑战失业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对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来说,“九五”及2010年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经济社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失业问题可能是其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据估计,目前我国城镇显性失业率约在3%左右,按城镇劳动力1.5亿计,则城镇显性失业人数达450万以上.城镇隐性失业率约在17%左右,农村隐性失业率高达37%,总人数达2亿以上,这样高的失业率,这么多的失业人口,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会不断显现,劳动力从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大量隐性失业会急剧地转化为显性失业.加之我国人口增长的惯性,每年净增劳动力人口1000万人,就业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国外有的学者这样比喻:社会经济好比是马,人口就是车.中国经济发展的“马力”几乎被人口这辆车消耗殆尽,以至于外国人发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叹息.因此,我们必须审慎思考,迎接挑战,努力寻求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用事实证明我们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失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我国失业统计调查相对薄弱的现状也显露出来。改善失业统计成为近年来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对现行失业统计调查制度的争议点及笔者观点 目前,我国统计失业情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部门于1978年建立的失业登记制度;另一种是以国家统计局为主,1996年以来逐步建立的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我国目前正式公布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相似文献   

17.
失业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把失业率降到最低的理想水平,实现充分就业,成了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其它经济资源来说大大过剩的人口大国。人口过多、劳动力过剩是我国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剩的劳动力通过牺牲效率的办法在生产单位内部隐藏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人口众多,就业、失业与发展经济等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新成长的劳动力将部分处于失业状况下,社会还可以承受多大数量企业富余人员的失业?城镇可以承受多大的失业压力?失业率警界线是多少?这一连串的问题日益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本文拟对四川省1994——2000年7年的城镇失业承受能力及失业率控制界线问题进行探讨。一、四川省人口分布及就业情况的历史回顾四川省人口分布及就业情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人口众多,城镇人口的比重低。1992年四川人  相似文献   

19.
“知识失业”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一种状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知识失业”现象也开始浮现。本文从经济学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我国的“知识失业”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有关标准为依据 ,比较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失业率的定义 ,探讨了失业率的含义和测度失业的困难 ,讨论了中国的失业统计和城镇失业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2 0 0 0年中国城镇失业率高达 8.2 7%。鉴于中国目前仍然缺乏一个可用于国际比较的调查失业率 ,文章在最后分析了这一普查失业率数字是否高估或低估了中国城镇真实的失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