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1997年底,安徽省还有200万贫困人口,山区、库区贫困人口约70万人,其中深山区、库区有40多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如何打好深山区、库区的扶贫攻坚战,是确保2000年前基本实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关键所在。现根据在深山区、库区的调查,浅谈粗浅看法。一、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几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安徽省大块区域性绝对贫困逐渐消失,但贫困人口的分布向深山区、库区收缩,呈现边缘性贫困的特征。这些地区地域偏远,交通滞后,信息…  相似文献   

2.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南召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能否如期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核心在于能不能尽快地解决全县剩余的7.1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他们绝大多数分布在深山区和鸭河库区,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文化教育落后。因此,虽然贫困人口日渐减少,但扶贫的难度却很大。要想真正解决好这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决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和大轰大鸣式的扶贫方法。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借鉴“孟加技扶贫模式”经验,以“公司十干部十贫困户”为…  相似文献   

3.
定南蜜梨扶贫效应赣州地区老建办江西省定南县原是国定贫困县。194年出贫困圈后仍有省定贫困乡4个,贫困人口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4%。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减少了4.2万人,占65.6%,至去年年底止,全县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仍有2....  相似文献   

4.
作好“五字”文章加速库区脱贫步伐江西省上犹县既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定点县,又是一个拥有五大库区的典型库区县,全县18个乡(镇)、27万人口,其中库区乡(镇)10个,库区人口15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56%,库区贫困人口286万,占全县贫困人口的7...  相似文献   

5.
到本世纪末安徽省能否如期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取决于能不能尽快解决全省2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库区和沿淮行蓄洪区,扶贫的难度很大。解决这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决不能靠一般号召和大哄大嗡式的扶贫方法,需要做认真细致的工作。近年来,全省22个贫困县从各地实际出发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采取扶持到户的形式,加大攻坚力度,使贫困户直接受益,扶贫攻坚收到了显著成效。一、主要做法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到户。(1)公司扶农户的模式。利辛县以利达集团为核心成立黄牛、生猪等畜禽饲养、收购、加工、销售…  相似文献   

6.
在本世纪内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既定目标。现在,距离新世纪越来越近,能否如期实现这一目标,举世瞩目。1996年,我国还有5800万人口处于温饱线下。这部分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荒漠干旱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这里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生态环境脆弱,解决温饱的条件很差,难度很大。从扶贫进度看,90年代初,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每年大约减少250万人,“八七扶贫计划”开始实施后,每年的人数增加到55万左右。1996年,解决了77SN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7年,江西省吉安县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扶贫开发,扶贫攻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县又有一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到199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1992年的4.8万人下降到1.8万人,下降了62.5%。贫困户的人均纯收人由1992年的497元提高到1485元。在扶贫攻坚中,吉安县认真抓了“四个到位”。一是责任到位。对扶贫攻坚实行目标管理,将解决温饱人口、贫困户增粮增收等主要扶贫攻坚指标分解到贫困乡镇,下达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乡镇长负责制。县委、县政府派出16个县直单位到贫困乡镇的16个贫困村包村扶贫,实行部门负…  相似文献   

8.
万安县集库区、山区为一体,库区和深山区人口9.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2%。库区深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条“短腿”。推进移民扶贫,变“短腿”为“平腿”,促进库内与库外、山内与山外互动协调发展,是库区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一、推进移民扶贫,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002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对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了全面调查。据统计,全省有25万人生活在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等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要就地稳定解决25万困难群众的温…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吉安县在扶贫攻坚中,认真实施“扶贫到户”战略。1998年,全县贫困乡镇中又有一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据统计,全县贫困人口目前已由1994年的4.85万人下降到0.8万人,下降了78.3%。为了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8年,吉安县在全力实施“扶贫到户”战略中,结合当地实际,坚持作到了扶贫攻坚“五到户”:一是建档规划到户。县。乡、村三级对贫困户重新进行建档立卡,做到了底数清楚,县有档,乡有册,村有帐。对1997年底尚未解决温饱的3912户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战略,制订了脱贫计划。二是…  相似文献   

10.
一、扶贫到村到户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8年底的4200万,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4.6%。从全国和全省来看,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边远深山区,自然灾害频繁、地方病严重的滨湖地区,耕地奇缺、生产条件恶劣的水库库区,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扶贫到村到户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其一,扶贫到村到户是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决定的。八七扶贫攻坚的任务是基…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通榆县是国家扶持贫困县。全县总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重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攻坚。1997年,在遭受历史上罕见特大旱灾的情况下,扶贫工作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17个贫困村基本脱贫,占贫困村总数的27.9%,贫困村由61个减少到44个。脱贫人口30261人,占贫困人口的33.3%,贫困人口由9.17万人减少到6.14万人。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治本”。一、抓住主要矛盾,从生产条件上治本通榆…  相似文献   

12.
(一)《四川省七一一八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从1994年起用7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四川1180万(含重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末,四川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就。63个贫困县整体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877万下降到161万,贫困发生率由127%下降到23%。贫困县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年人均占有粮食由426元、386公斤分别增长到1262元、412公斤。七年间解决了贫困乡村1002万人与1156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了凉山州彝族聚居区32万户形象扶贫工程,甘孜、陈坝州高原牧区61万户“人草畜”三配套建设。贫困地区经济实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通过“八七”扶贫攻坚,农村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由8000万降至2700万人。剩下的2700万人中50%是残疾人,主要靠社会保障部门解决,另外50%即一千多万人大多生活在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4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推进移民扶贫工作。即将这些分布在边远深山区,生存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极差,社会发育缓慢的人口移到交通便利,生活条件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2004年,移民扶贫…  相似文献   

14.
移民搬迁:稳定解决温饱的有效措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河北省从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人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口帮扶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实施了“共富工程”。由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1997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已由1994年的706万人减少到244万人。贫困村由1994年的3774个减少到1230个。然而,随着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不断减少,扶贫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剩余的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深山区,那里土地瘠薄,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一句话,生存环境恶劣,缺乏脱贫的基础条件。为改变这些贫困乡…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到1995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6500万人。这部分尚未完全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黄土高原区、偏远荒漠地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生存条件恶劣,是扶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 为解决现在剩下的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开发式扶贫既是扶贫工作由治标转向治本的根本改革,又是突破封闭,走向市场,由穷变富的必经之路,许多率先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都走的是这条路子。贫困地区除了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扩大开放,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合作,吸引资  相似文献   

16.
万安县是个移民大县。万安水库3.3万移民,全部在县内安置,全县库区深山区人口达9.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2%。库区深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当地自然资源少,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很低,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一条“短腿”。2003年,省委省政府从统筹区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作出了实施移民扶贫的重大决策。我县作为全省库区深山区移民扶贫工作试点县,率先实施。三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移民扶贫“整体搬出、长期稳住、逐步富裕”的工作目标,创新举措,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共完成移民扶贫7298人,整体搬迁自然村328个,建设集中安…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长丰县自1998年实施“扶贫到户”工程以来,贫困人口已由1997年底的9.1万人,减少到1999年底的4.3万人,净减贫困人口 4.8万人,为本世纪末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奠定了基础。 两年来,该县把扶贫攻坚的重点放在真正的贫困村、贫困户上,在解决扶贫到户的问题上,做到“六到户”。 一是水利建设覆盖到户。通过治水,着重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共安排水利建设项目93个,安排资金1105. 5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改善灌溉面积约28,8万亩,年增产粮食6.6万吨左右,使灌区人均年增收192.4…  相似文献   

18.
转变观念自觉投入扶贫事业朱道先江西余干县扶贫攻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全县未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据统计,1992年普查在册的2.7万多贫困户,12.9万贫困人口,通过几年的攻坚努力,1995年年人均纯收入在650元以下的贫困户已达0...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中)在岳西县视察扶贫企业一、要进一步统一和深化认识,增强抓好深山区、库区扶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光荣感和紧迫感这些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整体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安徽省扶贫攻坚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成效的工作,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尤其是沿淮6个贫困县的变化很大,除了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有了很大变化外,农民的吃、住、穿有了很大的改善,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住瓦房、吃细粮的愿望实现了。全省贫困人口也大大减少,绝对贫困人口已由1992年的418万人减少…  相似文献   

20.
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湖南贫困山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00年为止,扶贫成果令人瞩目:———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大大减少。全省由1994年的435万人减少到13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8.37%下降到2.4%,实现了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全省贫困地区共修通县、乡、村公路2.33万公里,解决了200多万人的行路难问题;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5万处,解决了240万人的吃水困难;架设输电线路解决了43万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