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部农业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20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的86%,人口占全国63%。中西部地区有明显资源优势,仅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就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0%,水资源总量占全国69.4%,森林蓄积量占全国59.6%,草原面积占全国71%以上,宜林面积占全国38.5%,水力资源占全国80%。中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农牧基地,随着中央把西部大开发作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西部经济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草原畜牧业和矿产资源是西部的优势。西部应围绕着这些优势,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形成优势产业。一、草原畜牧业西部草原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我国五大畜牧业生产基地都分布在西部。西部草原畜牧业历史悠久,具有大规模发展的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西部有一个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西部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面积占全国的56.8%,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7%,草地面积占全国60%,草原面积占全国94%,森林面积占全国51%,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46.6%,而人口只有2.85亿,仅占全国的23%。西部有丰富的光照资源,是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的主要生产基地。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各种有色金属矿储量占全国90%,开发潜力巨大。西部地区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等。据专家测算,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东部经济发展的原材料将有60%需要西部供应,50%的能源要靠西部输送。因此可以说,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将来自  相似文献   

4.
通拉嘎 《北方经济》2001,(12):49-49
发挥优势是加快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有利条件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是自然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能源、矿产、林草等资源在全国占有显著的优势,约占国土面积的71.7%,占全国草原资源的94%,占全国森林资源的51%,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均高于全国水平,光热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农、林、牧、果等种养植业及其加工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8.5%,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目前有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307个,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况且油气煤等矿产资源丰富.如西部民族地区占全国煤炭资源的50%,占全国天然储量的46%,占全国有色金属矿储量的90%,占全国水能装机容量的73%,此外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因为西部民族地区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人文景观、名胜景点和自然风光,有独特的民俗和风情,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条件.还有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低,市场潜力很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工业方面形成了较为雄厚的基础,不少省区处祖国边疆与十四个国家接壤,通过经贸口岸与其他渠道发展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条件十分优越,其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农业开发10政策 农业部提出“十五”期间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十大政策:加强粮食基地建设;组织实施天然草地保护工程;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积极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养殖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的职业培训。 引外资政策新版本 国家已出台鼓励外商到中西部投资的系列新政策:放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领域及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持股比例限制;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  相似文献   

6.
孙玉贤 《发展》2008,(3):69-71
一、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发展甘肃经济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潍坊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集散地和重要的畜牧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去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80万亩,畜产品总产199万吨,蔬菜和禽肉产品出口量均占全国的潍1/8左右。潍坊市一直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谢泽宇 《广西经济》2014,(11):24-25
正广西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区,是全国少有的宜农、宜林、宜牧、宜渔综合发展地区,是全国的"糖罐子"、秋冬菜"菜篮子"、亚热带水果"果园子",是全国双季水稻、桑蚕、茶叶、食用菌、畜禽、水产品、油茶、速丰林等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广西直接面向东盟、粤港澳及广阔的全国市场,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广西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抓好标准化生产、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品牌、休闲农业、农业开放合作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的农业是一个特别落后的产业。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创造的农村社会总产值,东、中部地区分别是西部地区的2.8倍和1.6倍;西部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仅为全国平均的80%左占;全国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中,西部占有80%以上,主要集中在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西部地区需要更多的人力来搞饭吃。发展水平低,开发的潜力也就大。如果等到充分发展了再来打主意,果实虽然是成熟  相似文献   

10.
宗和 《西部论丛》2003,(4):32-34
西部大开发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 我国西部地区12省区市面积占全国的71.4%,人口占全国的近1/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西部地区还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75%以上,与周边14个国家或地区接壤。西部地域辽阔,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加快西部小康  相似文献   

11.
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加强基地建设、培育营销体系、加强质量监控等措施,全面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增强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整体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末,全国农村大约还有34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西部地区约占50%。21世纪初,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在西部。据了解,1999年末,贵州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315万,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9.3%,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的扶贫开发将如何作为?西部开发和扶贫开发的关系是什么?在西部开发战略中,扶贫开发的任务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作一些探讨。 一、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的优先领域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新华  吴文 《特区经济》2011,(7):208-209
虽然西部特色农业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落后,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从西部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发,对制约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法,提出了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借助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西部教育将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占全国幅员面积一半以上的西部,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格局,必将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张永丽 《中国西部》2023,(2):1-8+133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在农业农村,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应立足于区域发展现状与特点,以补齐短板、放大比较优势为重点,持续统筹巩固脱贫成果与促进乡村振兴,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统筹产业转型升级与推动绿色发展,统筹新基建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和提升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生产价值、基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高品质生活价值、基于空间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的高颜值生态价值,进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供应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荣 《特区经济》2005,(11):144-14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中小学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的比例是75%。办好农村基础教育,对于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为国民经济增长增添后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农村基础教育应由政府供应方面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并基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提出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幅员面积占全国70%以上,人口则占到全国28.8篇,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范围的扩大,2002年我国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一、农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步伐随着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进程加快,各具优势的农作物种植带、产业带逐步形成。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优质早稻面  相似文献   

19.
秦效宏 《发展》2008,(2):69-69
一、天水市农业资源优势与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天水是甘肃省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近年来,天水农业紧跟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林果、畜牧、蔬菜3大产业,形成了规模大、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渭河川塬及浅山区为主的精细菜基地、以浅山区为主的油料基地、以林缘及二阴地带为主的中药材基地、以二阴及高山冷凉地区为主的马铃薯基地和以二阴地区为主的食用菌基地,种植业实现了由单一向多元结构的转变。天水市已成为陇东南地区重要的“西菜东调”基地,蔬菜面积居全省第三位,总产第二位,无公害基地建设、市场建设、品牌认证等重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已建设绿色食品A级产品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41万亩。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虽然占有我国一半以上的国土,但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多戈壁、沙漠,可耕作和利用的面积比例较小.西部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一部分地区不足250毫米,青海、新疆的草原面积有一半干旱缺水,而且西部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属大陆性高原气候或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温差大,风沙多。西部地区壤接的国家全部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