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城镇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镇化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而加强农村城镇化是其中最可行最基本的出路。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发展城镇经济强化产业支撑,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农村城镇集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流。城镇规划和建设的综合性也在渐渐地加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们必须突出发展的重点,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的阶段。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是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桥梁。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国际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我国选择了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和农业过剩人口,是加速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推进农村城镇化,一定要立足于长远,制定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科学规划;要深化相关体制的改革,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要在发展农村小城镇的基础上,增加城市供给的内容,使它们增添城市的各种功能,把小城镇建设推进到"城镇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其逐步成长为新型的小城市.  相似文献   

4.
徐国辉 《魅力中国》2013,(20):33-33
摘要:规划与布局是小城镇发展的龙头和先导,没有科学的、高质量的规划,没有整体的、合理的布局.也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做好规划和布局工作对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规划与布局是小城镇发展的龙头和先导,没有科学的、高质量的规划,没有整体的、合理的布局,也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做好规划和布局工作对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瑞武  洪娟 《唐山经济》2004,(12):47-48
近年来,迁安市始终把城镇建设作为加速农村城镇化、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常抓不懈,城镇建设高潮迭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镇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截止2004年月底,全市19个镇中有14个乡财政收入超千万元,其中超5000万元的已达6个,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对房地产业来讲,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房地产业是城镇化的载体,是为城镇化服务的,其发展需要与城镇化的发展相协调,互相促进,和谐共赢。城镇化的内涵及与房地产业的关系1.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一种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金宣寿 《发展》2008,(12):27-27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不可逾越的阶段。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发展城镇,积极推动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加快城镇化建设,必须结合实际,强化“六抓”措施,全力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既是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完善的过程,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吸纳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由低向高演进的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和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城镇化本质是由传统落后的农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城市社会的历史进程,核心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域集中和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搞好小城镇建设,而搞好小城镇建设又势必无法回避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详细分析浙江省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改革的客观环境及相关专家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特点,并提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从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加强示范和引导,完善运作机制,重点解决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后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使农民受益、政府受益,促进浙江省城镇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有序推进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是德州现阶段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德州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较大差距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7年问卷调查,分析德州市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来源、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现状,分析人口市民化的意愿、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德州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德州市城镇外来务工人员以市内跨县(市区)迁移为主,就业技能弱,就业和居住趋于稳定,迁移方式以举家进城方式为主;第二,受市内跨县(市区)迁移特点的影响,德州城镇外来务工落户目的地以县城为主;第三,落户意愿受年龄、学历、收入、农村权益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保留农村权益的前提下落户意愿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我们谈论的"城镇化"是一回事吗?地方的理解和中央一致吗?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中央政策已明确,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步转移的过程,就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更多的农村地区和人口的过程,它不等同于"城市化",也不等同于"投资建设"。但令李铁郁闷的是,尽管他费尽口舌,但地方官员想的做的总是"另一种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任广峻 《中国经贸》2013,(2):102-103
农村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城镇化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配套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管理好资金。科学合理的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坚持“五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解决好土地利用、户籍改革、生态环境等问题,构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相似文献   

15.
讨论话题:(1)城镇化,不可盲目乱来。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配套设施滞后,城镇功能缺失。"十二五"期间将有超过5000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城镇建设快速推进中,一些弊端也显现出来。城镇化速度要不要那么快?(2)城镇化,农民何去何从?农民进城后的保障怎么解决?目前不少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集中出现了农业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不仅失地,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工作自然也难找,而城镇规模发展有限,经济结构单一,城镇功能欠缺,以至于无法形成对劳动力有效的吸引,这些问题怎样解决?(3)城镇化,如何提升我们的管理?保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难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是农民观念的城市化,尤其是地方行政部门管理的城市化,这一点我们应该怎样做?有什么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农民增收的阶段性变化看,加快城镇化具有现实必要性。近年来,城镇化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就业发挥了重要的积极效应。但是,我国的城镇化也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城镇化以城镇现代化为中心,将城镇化过程压缩为城镇建设的过程;二是城镇化以地方政府推动型为重点,区域城镇化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城镇化的这两种不良倾向,加剧了农业和农村的资源流失,导致城镇化对农民增收、农村就业的带动作用不显著。鉴于制度性障碍严重影响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要以加快制度创新为关键,注意户籍制度的配套改革、科学处理加快改革与循序渐进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一、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是城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塑造城市特色来医治“千城一面”的通病.在认识上已经取得一致.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我区第七次党代会做出加快城镇化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地对城镇特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强调:城镇建设要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相结合。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把塑造城镇特色作为指导我区城镇化的六项原则之一,明确规定:“坚持城镇现代化和塑造城镇特色相统一。把舒展的城镇空间布局、现代化的服务功能、草原民族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城市.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污染外部性规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城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限制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农村城镇化存在的负外部性问题,并揭示其产生根源,最后提出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长子中 《北方经济》2010,(11):13-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但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诸多生态问题,没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当前的任务是建设生态型城镇。生态型城镇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生态理念为宗旨,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文章从城镇化、生态型城镇、城镇生态评价指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型城镇的建设目标,进一步界定生态型城镇的内涵和建设目标,并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型城镇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