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行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5‰计提坏帐准备,计入管理费用,企业发生坏帐损失时,冲减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就是用来核算提取和冲销坏帐准备金的帐户,根据该帐户的期末余额,将“坏帐准备金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以便正确估算应收帐款的可变现净值,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目前坏帐准备的核算及其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方法值得商榷,有必要加以明确认识。其一,“坏帐准备”帐户的备抵附加双重性质决定了该帐户的结构及期末余额方向。有些人误以为“坏帐准备”帐…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中规定:“公司(无论是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还是其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均应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对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规定的提取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要求,计提相关资产的损失准备”。 相似文献
3.
4.
5.
其他应收款是企业非购销业务中所形成的应收债权,是一项包罗较多内容的活动资产。凭据《企业管帐制度》划定,其他应收款也应该计提坏账准备,但相干制度并没有对此作细致说明,本文就其坏账准备计提领域、账务处理以及计提坏账准备对管帐信息的影响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它包括专利权、非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特许权。《无形资产准则》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关企业开始实施。这是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企业无形资产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统一的会计行为准则。在《无形资产准则》中首次提出了计提减值准备,是谨慎性原则在无形资产处理上的体现。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具体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其可回收金额。 相似文献
7.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期末核算资产价值时.要根据资产可能存在的减值情况计提一定的减值准备。而部分企业为了达到某一目的采取多提或少计的办法进行会计信息操纵。本文首先对企业利用计提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在一般生产性企业的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能否对其进行正确核算将直接影响企业报表信息的准确性,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提,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适度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使财务报表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本文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若干问题进行评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我国的大型企业或集团企业在制定财务报表时,都要遵守新的会计准则和财政部的新政策,对子公司所提交的财务报表进行整合抵消,使所得出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的反映出集团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以便于集团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发展战略。那么在财务报表的合并中应该如何对计提的各项资产进行减值准备抵消呢?现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合并报表中资产减值准备抵消的必要性,探讨了初次编制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进行的资产减值准备抵消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汹涌而至,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在不断弱化,农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同时,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老龄基数增大,高龄老人比例高,老龄化程度加剧。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不仅给农民家庭带来负担,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可能引起社会治安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文章在分析农村已有的养老模式和国家对土地改革,支持土地流转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以“土地养老”为经济基础,以“家庭养老”提供居住环境,以“社区养老”提供看护照料三者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水回用的迫切性及其主体工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述了我国中水回用的迫切性,指出其在我国的定位;同时就中水回用系统中应用较多的生物法主体工艺如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以及新近快速发展的曝气生物滤池、膜生物反应器、土壤渗滤等工艺进行评析。为中水回用处理的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征收补偿受益资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集体上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上访的焦点之一是土地征收补偿的分配,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补偿受益资格。土地征收补偿受益人应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具有本村户籍,二是履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对于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往人们的解释是:"为学"表示外在知识的积累,"为道"表示内在精神境界的修养,把二者对立起来.其实经一系列论证,二者是相关的.学习这一中国古老的朴素哲学思想,可启迪今人之心灵,共创美好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产业结构与信贷政策相关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养老方式及其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化养老方式,本文对两种基本养老方式各自的发展趋势、保证措施等问题加以分析与探讨,并分别对国内外两种养老方式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污水管网尚未铺就,或尚未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一直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过去常用的化粪池沉淀和厌氧发酵,虽然对悬浮物质和寄生虫卵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BOD5去除率很低,且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已不能满足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的需要。近年来,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和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开发发展迅速,拟就这方面的成果进行论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住宅适老改造服务体系作为支持居家养老的重要领域在我国尚未形成。文章通过访谈和文本分析,识别出影响城市住宅适老改造需求的18个一般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3个关键因素,发现居住环境的适老程度与住宅适老改造技术和服务水平是首要的影响因素,住宅适老改造的消费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适老改造需求的关键因素。文章认为,建立并逐步完善住宅适老改造技术服务与质量监管体系、开展适老改造示范工程、探索适老改造市场化服务模式、加强适老改造资金的支持力度等,是形成我国城市住宅适老改造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财政支农结构看,农业科技三项,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明显正方向的同期效应与长期稳定效应;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具有负方向的同期效应与长期效应。财政支农在结构上不够合理,表现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很低,而其他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从而影响财政支农收入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