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部分 财政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财政宏观调控作为政府自觉调控经济的系统,应当而且必须有其明确的调控目标,无目标的调控只能是盲目的和失败的调控。由于财政分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多重作用,致使财政宏观调控目标呈多元化格局。这种多元目标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构成财政宏观调控的多维、多层目标体系。 一、经济利益分配目标 (一 )经济利益分配目标的内涵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自身利益有关。经济利益是人们追求的基本物质利益,即获得一定物质使用价值、满足一定物质需要的利益。但经济利益是比物…  相似文献   

2.
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是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功能,是政府采购在满足政府自身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所发挥的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功能作用。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之前,甚至在我们对于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产生系统性的认识和了解之前,我们从西方的经济学课本里最先接触到的政府采购,就是国家用来调控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重要政策杠杆。  相似文献   

3.
今天,利用这个座谈会的机会,我给同志们介绍一些土地管理方面的情况。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将土地作为重要的调控工具,大大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地位。我们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参与宏观调控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方式和手段,准确把握调控的时机和力度,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中央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经历经了4年的时间。在调控房地产的4年中,政府运用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运用的调控手段之多.调控力度之大。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所罕见的。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宣布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6年,北京市创下了连续7个月房价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今年1月份,北京市房价涨幅达到9.9%。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条件和调控目标,准确地选择和运用调控手段与政策工具十分重要。税收宏观调控作用主要为控制需求总量、调节供给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九五”初期,我国税收制度为配合治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第四部分 财政宏观调控的方式 财政宏观调控总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运作并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要使财政调控真正付诸实施,还必须对财政调控过程中各方式的对比、选择及运用,对运用财政调控方式的特点、重点及内外环境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分性质调控方式的选择   一般说来,宏观财政调控方式就是指以什么手段和以什么模式传导财政宏观调控信号。纵观中外宏观财政调控的实践,其最基本的方式无非是直接调控方式与间接调控方式两种。   (一 )直接调控方式   宏观财政直接调控的过程或方式可作如下描述:一是调控的政策目标比…  相似文献   

7.
媒介视点     
《中国地产市场》2007,(6):102-105
房价持续升温,政府宏观调控频繁出手。市场主体也纷纷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各显神通。多方博弈过程中,政府调控是否切中肯綮?老百姓能否倚赖诸如“集体盖楼”等挑战政策和重新分割利益的方式自救?开发商是否是房价飙升的罪魁祸首?如何为宏观调控和听命于“无形之手”的市场间冲突定纷止争?各路媒体有话说——  相似文献   

8.
金彤 《上海房地》2009,(4):17-19
无论是房地产业界楚翘还是社会普通民众,现在越来越关注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热切企盼“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能够有效积极调控,产生并发挥应有的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和房价、供求有效调控的效能。在此.不对现有的宏观调控作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陆治原 《西部财会》2003,(11):21-23
宏观调控必须把握好度的界限。我国宏观调控度的把握关键是控制好投资规模波动,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调控杠杆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宏现调控的基本环境进一步复杂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进一步突出,宏观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增强。需要注意把握的原则主要是廓清宏观调控的界限,正确确定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把握好调控力度、时机和手段,更加注重调控手段的协调与配合,努力搞好“五个结合”。西方宏观调控理论、宏观调控的路径依赖、宏观调控的可持续性是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值得深思的三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尊梅 《活力》2005,(5):68-68
经济法体系应当由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两大块所构成。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是经济法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的、独立的亚部门法,有其自身独立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属于经济法的范畴,是经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入世将使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法律上升为经济法体系的核心,竞争规制方面的法律降至次要地位;有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调控与市场管理是分不开的,二者都是经济管理的手段,竞争法是市场管理最高级的法,入世后,竞争法应达到更高的境界。笔者认为,受入世的冲击和影响,今后经济法学界关于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研究的主要趋向不应是二者的地位孰轻孰重或谁是核心的问题,而应是基于二者的并重地位。探讨如何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换言之,就是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在现代经济法体系中共同发挥作用的关键是解决好二者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始的宏观调控几乎触及到了整个房地产生态圈。当房地产市场节奏逐步放缓之时,作为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地产服务机构地产代理行。是否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地产代理行业自身该如何发展?方向何在?制约这个行业后续发展的问题有哪些?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用地总量的调控,二是土地供应结构的调控,三是不同区域土地供应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孟星 《上海房地》2011,(4):11-12
从2005年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了“房价上涨——紧缩性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反弹——再调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每一次反弹,都将房价推向一个新的高点。由此,社会上有了“宏观调控无效”、“房价越调越涨”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加速房地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国房地产经济94年回顾和95年展望张跃庆一、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4年,中国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走出来的。中国房地产业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之一。纵观1994年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要求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国家宏观调控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社会资源的第二配置,起着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稳定并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财政宏观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处于主导地位。我们必须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为财政调控构筑起规范化的分配关系,切实强化财政宏观调控控力度.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观点快递     
■产业型调控将是一场“持久战”赵晓等学者认为必须用产业革命来解决发展矛盾这一轮宏观调控的影响是深远的。最新一期的《财经界》发表了赵晓、钟伟、高辉清、巴曙松的文章《“产业型调控”下的产业投资趋势》,回顾一年多来的经济运行,四位学者认为,此轮调控有两个特点:一是宏观调控已从经典意义上的宏观调控走向了以产业政策为主导,四位学者称之为“产业型调控”,而且,是以行政宏观调控为特色。二是中央在整个宏观调控中,注重冷静观察、适时适度。在初见成效后,宏观调控即进入相对低调的状态,不再出台新的宏观调控举措。当前,有人认为宏…  相似文献   

18.
土地政策宏观调控手段的重大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星 《上海房地》2005,(1):38-41
一.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政府可以主要通过控制土地供给的数量、供给结构、供给方式、供给主体等多个方面影响经济运行,而且,在调控时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这可以使政府能有更多的选择、更有效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竞争性、周期性和外部性等特点,市场失灵问题较为严重,需要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时间不长,相关的管理、调控经验不足,市场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了解发达国家调控房地产业的政策、手段,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一、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政府通过立法来建立、健全房地产法律体系,这一方面有利于一个成熟、完备的房地产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另一方面也为宏观调控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也可针对房地产业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法律调控。法律手段虽然缺乏灵…  相似文献   

20.
新上任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表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增强了宏观调控职能,减少了原来承担的具体事务。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解脱出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自身的职能重新进行定位,使宏观调控以市场为基础,反映市场,调控市场,培育市场,引导市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