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据重庆     
《今日重庆》2011,(2):14-17
“十一五”时期,重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314”总体部署,围绕民生改善分别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等领域和环节入手,接连推出了“五个重庆”、“唱读讲传”、打黑除恶、“民生10条”、“三项活动”、城乡统筹、户籍改革、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绿化长江等一系列配套“组合拳”,经济社会发展华丽转身,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重庆经济》2007,(11):18-2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时期,“一圈两翼”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加快建立“一圈两翼”互动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共重庆市委于2010年6月间召开三届七次全委会,郑重作出《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探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三年实施"十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4.
2007年,重庆获批成为我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后连续5年保持15%的经济增速。5年间,重庆在"地票"、城乡土地资源流转、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双轨制"住房及公租房规划等方面都进行了实践探索。改革之刀都直接指向制度改革和民生热点的最深处。重庆市黄奇帆市长希望做一个智慧型改革的推动者、资源优化配置型改革的探索者、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套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社会和谐、统筹城乡民生建设、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等4大类18项指标的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对宁夏城乡统筹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2004—2020年宁夏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根据统筹指标中的薄弱指标,分区域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并从重视GDP发展质量,城市化进程不宜过快,高度关注民生和重视生态和谐等角度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日重庆》2007,(8):12-15
重庆城乡统筹改革的"先行先试",是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探索。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说:"城乡统筹发展,是重庆继百万移民之后,要解开的又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设立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我们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有西部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意义十分重大。"什么是城乡统筹?为什么中央会选择重庆?城乡统筹应该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皆是重庆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而只有切实认真地对这些难题进行求解,重庆方可不负众望。权威专家对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精辟见解,将给我们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重庆正处在多重机遇汇集的黄金发展期。《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效应加快释放,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三峡后续工作全面启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等为重庆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十二五”时期重庆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努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今日重庆》2012,(Z1):32-33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支持下,重庆市国土房管事业围绕"民生导向、促进共富"的发展大局,勇于开拓创新,积极主动服务,依法规范管理,在切实保护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切实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的用地需求,有力支撑了公共财力增长,有效提高了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实现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防治了地质灾害,为建设"五个重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9.
袁淑清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29-132
针对重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文章指出,重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需对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改革。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与稳定家庭承包制的矛盾关系,采取有效对策正确处理好这一重要关系是从战略上保证重庆统筹城乡发展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建设城乡统筹的直辖市,是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国务院[2009]3号文件就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做出了专门部署,并出台了一批优惠政策措施,大力鼓励、支持重庆探索试验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