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本文提出生态城市应实现“四个协调”,即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的身心相协调,介绍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些情况,论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问题,并强调指出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以人、自然、社会协同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摒弃片面价值观,坚持系统价值观,肯定人与自然的双重主体和价值。生态文明蕴含着环境正义理念,探讨环境正义实现的途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客观描述的方法介绍了"生态与美国文学"文库。以"文学与自然"为主题的文库由自然文学、生态批评、超验主义文学和相关重要学术期刊等构成。文库将在与中国文化的互动中,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生态道德教育应当遵守利益公正的原则,它正是应用公正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其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公正、人与人的公正和社会与社会的公正。因此,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天人合一的公正、代内公正、代际公正和国际公正原则,从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自然观,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与自然、社会历史与自然、实践与自然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扬弃了近代西方的机械自然观,修正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客观深入地剖析和把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共存关系。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用唯物论、辩证法以及实践的方法在社会历史中去理解和考察马克思的自然观,展现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内涵,进而揭示出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治理指明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以及对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及人化自然的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类社会中的社会分工、阶级关系等不同因素的考虑,并以此为视角,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是在这种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马克思关于生态的思想逐渐的丰富起来,构建了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个理论体系,在整个体系之下,实践的观点又充当了主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贯穿在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中,马克思强调了人类正是在各种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然的转化,即由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的转变。在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视域下,对当代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变成了一种时代的、人类共同的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环境问题也被提到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视野下的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必须使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人类从人统治的自然文化以来所导致的生态危机表明,人类需要创造新形式的文化。本文从哲学的高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起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确立起生态文化观念,以确保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浅层生态观,正不断地被以自然界自身固有价值为中心的深层生态观所取代。深层生态观从自然界的内在联系角度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这是一种历史性进步,然而它主张自然界事物的固有价值则具有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实际上,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自然界越来越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形成了人与自然在利、真、善、美四重关系上的深度内在联系,由此生成了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人—自然共同体。资本扩张对自然的殖民化,一方面从根本上提升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能力,另一方面则通过人—自然共同体形成了对人类自身的深度殖民化,由此造成了人类发展的危机。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走出危机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技术创新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技术的概念。生态技术观是对传统技术观的批判,是在传统技术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技术观不注重环境,以片面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生态技术创新正好处理好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财政、经济、政治、社会、伦理、自然生态显露出严重失衡的形势下,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财政”力求探索财政如何能助可持续发展一臂之力。可持续财政是包括国家财政、公共财政(民生财政)和生态财政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国家财政和公共财政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前者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分配问题,后者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生态财政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可持续财政是从财政的视角解决“人-社会-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儒家通过“天人合一”命题揭示了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然规律与思维规律的近似性、统一性,就其根本点或精神实质而言,于当今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大有可鉴之处。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和谐”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的永恒话题,应从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悟出“生态和谐”的真谛,克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加强生态道德建设,进而构成整个自然的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12.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类面临着资源枯竭、生存环境恶化、全球变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难题。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一重大命题摆在了面前。西方生态理论试图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和可供选择的社会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起着引领的作用,而研究生态文化的和谐价值就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价值,以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生态文化价值观为思想指导,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进行改善,最终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综观人类社会生态危机产生的种种根源和解决方案,可以发现其共同缺陷在于没有解决好人的主体性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中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马克思生态观对人的主体性做了辩证科学的分析。他认为人不仅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现实主体和在肉体上依靠自然产品才能生活的价值主体,而且是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中去的理性主体和促进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和解的责任主体。马克思对人之主体的多维思考,对于剖析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变革现有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正义;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保障生态人的环境权;提升人的尊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继承了前人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他的许多作品对美丽的大自然进行了赞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与顿悟,向读者表明人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共处、息息相关的平衡关系。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探微劳伦斯对自然界的生态忧虑及其相关的生态哲思,能够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以期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完美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永远流淌的大瀑布——欧茨小说《大瀑布》的生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暖,生态危机是当下最热点话题,因为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跟许多有识之士一样,欧茨也关注生态问题,虽然她不是生态主义者,更不是生态女性主义者.近作<大瀑布>探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给读者以启示:人类只不过是生物圈的一份子而已,任何生命体都有其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全球问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彰显紧张状态.而环境生产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两种生产"理论的发展,将自然主体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并与人类主体一起被确立为环境生产的"双重主体".环境生产中的主体性研究,为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更好的促进人类主体和自然主体有机的交融,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一词并未明确出现在马克思的著作当中,但是却不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是马克思论述“人的主体性”思想的重要文本,它依托于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深度阐释,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人具有高度的实践特质,是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有机统一。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作为民族地区的广西,要汲取《手稿》的人的主体性思想营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通过挖掘主体受动性,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主体协同新发展模式、发挥主体能动性,强化主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夯实主体生态文明责任意识,构建城乡生态共同体、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构建主体生态受益体系等举措,助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岭南作家郭小东持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命题进行思考。在他不同时期的小说中一以贯之地对自然物、社会现象等生态物事进行书写,思维的触角已经延伸至人性、精神、灵魂的内核,他试图寻求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反思中找到万物生存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诸多的传统文化中,道教提供了完美的生态智慧,把人和天地自然摆在同一层面,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主张以平等眼光、敬畏的态度善待自然万物,遵循"道法自然"、"守道而行"的行为规则,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道教的生态智慧为现代社会、自然、人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是生态旅游独特的精神视野和风景,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