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时代深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这为集体资产经营指明了发展方向,为集体资产走向市场找到了实现路径。随着首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北京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量持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核心是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山东省龙口市多数村居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经营性资产较多,如何将村居经营性资产量化折股到集体成员,是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经过实践和探索,龙口市  相似文献   

3.
临清市坚持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农业和农村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目的,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了"集体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路子。分析了临清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国家现有改革大政和制度框架下,把农村集体组织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盘活的一种机制创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这样的表述,也是对"三变"的定位。资源变资产,就是把农村集体的土地和设施进行评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云南省结合工作实际,在南涧县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改革,试点村组真正摸清了集体家底,并建立健全台账登记,委托乡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管中心监管,实现了资产的规范化管理。改革后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资产产权得以明晰,真正做到"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稳定增加。改革还改变了原来由少数干部掌控和随意支配集体资产、监督缺位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其核心要义是通过盘活农村三资(资源、资产、资金),激活农民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进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增值。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中,需重点把握如下几个环节:处理好复杂的法律关系。农村"三变"改革,既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流转办法,还涉及公司  相似文献   

7.
农村“三变”改革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集体、农民的“死资源”变为“活资产”,让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享受到入股分红收益,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切切实实让农民富起来,简称“三变”改革。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农村“三变”改革在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三变”改革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8.
正集体土地总面积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1万亿元……随着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历时3年,农村集体的家底逐渐清晰。"一锅粥"变"一本账","沉睡"资源变"活资本",农民变成了"股民",手里的"红本本"变成了"红票票",改革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村民自治组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责不够明确、工作无章可循、组织成员无法界定等原因,造成了集体资产产权不清、主体缺位和资产流失等问题,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充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山东省潍坊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途径,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村民变股民、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的"五个转变",切实推进了农村与城市的共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产权明晰、制度允许和市场存在情况下,土地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财产和资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山岭、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是农村集体资产的主要内容。陕西省相关市县在抓好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选择典型自然村,进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改革试点,探索实践走出了"自愿化、集约化、货币化、共享化"的新路径,为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本"提供  相似文献   

11.
<正>"三变"改革方兴未艾,2017年被纳入中央一号文件。"三变"改革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战略,举国学习和借鉴。贵州省六盘水市作为"三变"改革发祥地,2014年正式推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促进了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经过"三变"改革,2015年底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55.87万人。"三变"改革的具体内容是:"资源变资产",村集体以集体土地、森林、草地、荒山、滩涂、水域等自然资源性资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李家社区围绕如何实现农民的集体收益分配权,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改革,实现了"资产变股权、村民变股东、农民变市民"的历史性转变。完成产权改革组织清产核资。聘请中介机构,对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查核实,依法审计,科学评估。截至2009年7月31日,李家庄村经营性净资产共计8743.83万元,非经营性(公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试点中摸索前进,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小天贡村作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29个试点之一,以"先行先试"的渐进改革方式成功走出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新路。就小天贡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因和改革发展条件进行分析,探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原因和小天贡村独特的发展条件,以期能够为更多的村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助力山西的改革试验由"苗圃"变为"森林",为更多村集体和群众带来有效收益。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以来,贵州省六盘水市积极探索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有效整合了各种资源要素,极大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怎样实现"三变"(一)细化资源变资产。通过将村(村民小组)属于集体的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经中介公司评估(协商评估)折价,然后通过合同或者召  相似文献   

15.
正"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跨村入股合作,建厂房和店面出租……近年来,在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安徽省宣城市坚持"因村施策",探索多种模式,盘活资源资产,力促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三变"改革正在皖南大地上方兴未艾。截至今年7月底,宣城市824个村中已有280个村开展了"三变"改革,实施产业项目362个,村集体投入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按照股份合作制的原则,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由农民共同共有的产权制度转变为农民按份共有的产权制度,农民变股民,按份享受集体资产收益的分配制度。作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种创新,这项改革的背景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及其成员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激活农村生产要素,盘活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收,一直是各级农业农村部的首要任务。钦州市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摸清了农村家底,结合"三变"改革、农村风貌提升等行动,创新盘活农村"三资",让环境变好了、村庄变美了、农民变富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昔日荒废的旧民宅,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中央"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要求,山东省淄博市在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初步实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转变,创新了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资产+资源+农民财产权折股量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淄博市博山区、淄川区的部分村  相似文献   

19.
正早在2008年,扬州市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开始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在集体资产具有一定规模的村中组建了一批社区股份合作社,主要是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加他们财产性收入。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确保集体资产管好用活、保值增值,维护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财产权益。2011年,扬州市在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把好成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自2017年开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改革任务。如何引领这项改革走向深入,更好地激活农村资源和生产要素,释放改革红利,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为全国首批3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之一的江苏,围绕保障农村集体成员权利,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收益权、有偿退出权、继承权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创新集体资产监管体制、集体资产交易及运营机制,创新开展"政经分开"改革,让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