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内在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正>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集体来说,面临着被动城镇化与主动城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对于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的农民来说,他们在走出了主动城镇化的成功之路后,又遭遇了被动城镇化的困境。九星村在1994年负债1870万元,负债率高达84.8%,村民人均欠债高达4737.8元,经济发展陷入低潮期。2013年,九星市场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1600多亩土地),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入驻全国各地商户9000多家,年交易额达280亿元。2013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竞争力分析及政策建议——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比较了西部欠发达地的陕西省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在乡村工业竞争力方面的状况,并从乡村工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入手,着重分析了制约陕西省农村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之下,农民集中居住的现象愈加普遍。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对于城市化的适应问题,农民离开了熟悉的乡土社区进入城镇社区居住,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本文以对陕西Y县王家社区的调查为基础,试图还原城市化进程下集中居住的农民的生活现状,并对其未来生活与发展及社区管理和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林甸、桦南、青冈和甘南等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8个贫困村进行走访和调研,介绍了8个村当前的产业扶贫模式,分别是"企业(公司)+基地+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金融扶贫+贫困户""特色产业+贫困户""电商产业+贫困户"和"乡村旅游+贫困户",从而分析我省产业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加速一体化进程,继续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整合力度,继续加大贫困村产业基地建设,继续加大重点龙头企业建设和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医疗保障的重要体系,本文通过实地访谈及相关资料分析,对大巷村村民参保农村合作医疗意愿不强的情况进行探讨。本文得出:村民参保意愿不强的原因是由于制度缺陷所致的,最后本文提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须符合村民利益才能够在根本上提高村民的参保意愿,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民集团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行动集团。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集团内部两个子集团在“成本-收益法则”支配下,其运行存在着诸多矛盾。要使农民集团采取推动农村城市化的,政府必须通过农村城市的科学规划与布局以及建立并完善农地市场等制度安排,保障农民集团的行动收益大于行动成本,并在这一前提下影响农民对其行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努力使两者的比率与集团收益和个人收益的比率相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为农村的变化,为农业的发展,为农民的富裕做出了巨大贡献。事物具有两面性。由于教育、文化、技能、素质等因素,使得失地农民在方兴未艾的城市中难以找到稳定适宜的工作,从而出现了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实地走访。简述了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分析了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原因;浅谈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农民生产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过程、机制和特点不同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本文从国家、市场和地方性知识的角度,选取某个典型的农业村,从地表附着物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生产实践中的环境问题,指出农村环境质量再生产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是特定时空国家、市场和农民日常生产逻辑之间关系的具体展现,从而为农村环境质量问题分析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苏北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当前苏北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小城镇产业支撑力不足和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不顺等。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促进要素实现自由流动,确立不同区域小城镇的发展定位,探索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国农村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来自全国141个村的数据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由于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依赖性,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全国141个村的调查,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农村的水资源退化和污染、农药和化肥等滥用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以及农村环境污染都是比较严重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资产开始显现,村、组的利益日益显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也正发生着变革,农地产权主体也进一步细化,但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产权主体的权能依然不对等.另外,城郊村集体土地与城区国有土地的界线模糊,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范围难以界定,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法律保障性较低.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现状的关键——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相对较好,农业科技实力相对较强的一个地区,其农村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本文在分析陕西三农问题所呈现特征的基础上,探寻出导致陕西农村经济发展滞缓的最主要原因,即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结论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改变陕西农村经济落后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郑伟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4):173-178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作为\"三农\"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其对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必要的动力,农村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两者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推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对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进行联动分析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对其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联动方式进行初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政府职能,保证联动健康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联动投入;完善配套政策,消除联动的体制性障碍等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联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两个村庄的调查为基础,分析女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角色及其权益损伤状况,并探讨女性对这一状况的认知。研究结果表明,在家庭内部,男性作为富余劳动力首先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农业生产呈现女性化的趋势,农业生产的女性化直接影响着土地流转的发生。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女性的决策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婚姻流动时,女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剥夺;在父母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子女的过程中,女性的继承权时常得不到保障。对于女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权益被损的现象,女性应当与男性一样被赋予同样的权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