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阳  俞钰凡 《现代食品》2022,(14):21-25
饮食文化与旅游已成为主流趋势,成为旅游市场中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对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意义,既能拉动当地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也能使我国的饮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进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但开发力度不足,因此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饮食文化和旅游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针对河南省目前的饮食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力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可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乡村旅游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有五条路径可以选择,即:大力推介特色饮食产品组合;打造民族特色美食街;举办以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举办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开发多元化系列成品或半成品的餐饮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意度评价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水平。给游客带来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手工艺活动、周边自然风光、民族特色食品、民族建筑、民族传说与乡村民风和民族服饰及饰品。在实际调查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是民族风俗和手工艺活动,分别有72%和70%的游客选择了这两项。旅游者对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期待程度最高,占比达到51%和53%;对于节庆氛围、宗教文化、远古文化和婚庆习俗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结论]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突出优势,但当前其优势尚未被充分利用。通过整合开发,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挖掘,进一步增加黔东南州旅游与经济活力,提高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殷昌利 《山西农经》2021,(7):169-170
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地方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研究了荆州市饮食文化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分析了饮食的地域分布及资源特点,基于饮食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为荆州市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合理评价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分别对区域内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同时,由于该区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因此根据生态区划原则,进行生态区划,提出各生态分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以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的关系,推动四川秦巴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视角下山东乡村旅游优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已被纳入国家促进"三农"发展的大战略,正在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且发展迅速。山东历史悠久,乡村旅游资源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近几年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文章以文化创意视角思考乡村旅游的开发,主要研究目的是为山东省乡村旅游优化升级提供新的思路。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而且为乡村旅游优化升级开辟一条新路径。[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山东各地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以及特色文化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乡村旅游开发存在重建设而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低以及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等问题。[结论]山东乡村旅游应采用创意农业、创意民俗文化、乡村度假、民宿等开发模式,其创意开发的路径主要有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品的形象塑造及宣传、区域资源的整合与合作、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等。  相似文献   

7.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潮州旅游的真正魅力所在,也是潮州旅游业发展最有力的推进器。基于潮州文化旅游资源,分析潮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旅游深度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也更多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发掘,融入创意元素,突出西藏特色打造西藏个性主题,提升其魅力值与知名度,提升旅游业的附加值。论文从创意产业视角出发,在对西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形式、开发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为西藏文化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源对游客深入了解本地文化和建立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具有关键性作用。研究了当前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文化资源的策略,以期为当前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克什克腾旗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克旗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潜力;提出了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发展、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效益与功能相结合等开发原则、对策,走草原旅游产品品牌化和克旗文化旅游的形象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农耕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为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在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和整合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绿色视野出发,明确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生态原则,寻找绿色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我国从1997年至2012年间近15年来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论文,认为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影响与带动;研究方法以概念性、描述性为主;研究区域以闽粤赣地区为重点。并从客家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区域协作、文化生态、空间竞争等方面对客家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研究综述,分析了我国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创造与人类认识的统一体。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只依靠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反作用于周围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开发(尤其是过度无序地开发)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保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本文旨在通过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我省生态环境补偿的具体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家战略引领和地方规划助推的双重背景,近年来河南依托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仍存在诸如省内8个沿黄城市发展差异化程度大、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开发不到位、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问题。为此,应坚持贯彻国家战略,遵循地方“1+3”发展规划,缩小城市发展差异;跨界学习河南卫视“出圈”思路,跨省学习优秀发展案例,力求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高质量开发;根植河南文化土壤,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新名片,助力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形成及耦合业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特征、耦合业态,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层次递进法,对隐形旅游资源的形成因素进行分类,并分析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确立了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并依照开发原则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结果]导致旅游资源隐形的因素主要有地理区位、社会意识发展程度、空间限制等;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分别为旅游与民宿文化耦合、旅游与农业生产耦合、旅游与信息技术耦合、旅游与当地传统艺术耦合、旅游与当地节庆耦合、旅游与文化创意耦合、旅游与乡村寻古怀旧耦合以及旅游与乡村特色饮食耦合等。[结论]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建设不可忽视的动力,这给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对欠发达地区的隐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在注重旅游与其他产业资源耦合的同时,遵循原则进行适度开发,彰显特色,注重营造文化氛围,方可形成高效持续的开发路径,提升当地在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发展下来的精华部分,作为文化资源中重要的且不可再生的一部分,其保护与发展是推进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范围,分析其现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即与既有的文化载体空间一体保护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类型、要素等方面对文化载体空间进行分析,探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以促进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方法,总结出了该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种类多、数量大、品位高,地貌植物资源复杂多样,宗教根文化突出,资源区位条件好等特征;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保护第一、可持续发展、科学开发、整体开发、注重生态开发等五大基本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旅游的大趋势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游乐型”转向“文化休闲型”,人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出来,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姿多采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无可比拟的比较优势,是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经济的巨大潜力所在。深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对于保持云南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对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物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人喜爱的旅游形式之一。梅州市拥有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结合实际及目前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从文物保护意识、文物旅游宣传、文物旅游资源开发层次、文物旅游资源整合及文物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梅州市文物旅游的开发构想,以期为梅州文物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旅游和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现代旅游已经演进为文化与旅游的共同体。在201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立了文化和旅游部,凸显了旅游和文化融合在统筹管理、资源合理配置中的重要性。四川是具有丰富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跨地域统筹与共享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研究和基础因素分析,可以为四川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跨地域统筹与共享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历史文化、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四川实现旅游文化资源跨地域统筹与共享的重要方面。建立统筹与共享机构、转变地域观念意识、地域特色与差异研究、培养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人才、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主线是构建四川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跨地域统筹与共享机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