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深入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开发工作的考察,并提出明确要求。精准扶贫是国家针对粗放扶贫出现的种种问题,制定攻克脱贫难题的创新方案。扶贫资金作为贯穿整个扶贫工作的主线,资金量大且工作涉及范围广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扶贫工作的效果带来折扣。本文结合对福建省莆田市精准扶贫情况专项审计的调查,分析莆田市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精准审计对策,希望给相关人员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生态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要求,要实现生态和扶贫双赢、兼顾减贫和改善生态环境双重目标,必须要正视所面临的生计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生态脆弱地区的减贫成果巩固困难、互为因果关系的贫困与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通过对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在贫困地区发展和实施有利于贫困户获益和参与的生态产业、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庐江县产业扶贫工作为例,研究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精准扶贫政策下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产业扶贫、确保精准脱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进行数据收集与实地调研,探究当涂县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及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从当涂县目前的发展现状与精准扶贫的背景作为调查的依据,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寻求其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贫困地区众多,扶贫工作易忽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准确识别现阶段贫困地区扶贫政策与生态环境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改善贫困地区扶贫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的县级层面的环境污染数据,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动态影响及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扶贫政策提高了片区县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且提高作用逐年增强。经平行趋势检验、改变政策实施年份、采用两期倍差法估计等稳健性检验显示,扶贫政策提高了片区县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结论依然成立;扶贫政策通过提高片区县工业企业数量或产业结构,进而提高了片区县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实施《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后,扶贫政策对片区县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不再显著。文章提倡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并提出落实生态扶贫的具体建议,以供实现生态乡村振兴参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搬迁扶贫作为我国重要的扶贫开发模式,不同地区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差异性的成效,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而对四川省民族地区来说,目前的搬迁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对四川省民族地区搬迁扶贫情况进行深入的评估,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更好的发挥搬迁扶贫模式在四川省民族地区集中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进而推进四川全省和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选取认知、经济、扶贫三大系统,通过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AHP法,建构基于本土生态知识的林业精准扶贫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认知系统和扶贫系统所占权重较高。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可依据本土生态环境和相应扶贫政策开展。(2)基于本土生态知识的林业精准扶贫质量的影响因素多样,生态知识和政府政策影响显著。总之,要发展安徽省的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可依据本土生态资源优势和扶贫政策,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完成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8.
第一个百年目标要求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我国虽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离全面小康仍有差距。为了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目标,我国针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基于安徽省定远县扶贫推进情况,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考核3个方面分析定远县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探讨精准扶贫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这对我国精准扶贫机制完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陕南地区地理特点和环境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农业进行精准扶贫是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做法。阐述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概念,结合陕南地区实际现状,提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策略和科技公司+当地贫困农户+生态养殖基地扶贫模式,揭示了陕南地区互联网+现代农业精准扶贫模式对深化扶贫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实现精准扶贫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全面深化农村体系建设、实现扶贫攻坚的内在诉求。自2013年起,中国农村建设进入精准扶贫时期,精准扶贫成为了国家扶贫方略,农村扶贫进入了新阶段。而连片特困地区占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实验区,如何基于"五位一体"的理念,构建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体系在当下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这篇论文先剖析了西藏的贫困背景,指出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回望了西藏扶贫的历史成就,总结成功经验为其所用,进而从西藏山南特色优势资源出发,简要提出了着力推进西藏山南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九大将精准扶贫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安徽省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选取安徽省16个国定贫困县作为样本,从财政扶贫支出规模和结构两个角度对财政扶贫效率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各项财政扶贫支出与贫困县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关联度比较,得出财政扶贫支出结构对财政扶贫效率的影响效应,对提高财政扶贫效率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精准帮扶、扶贫效果4个层面构建一套包括14个评价指标的贫困县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金寨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贫困县精准扶贫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探究影响精准扶贫绩效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对精准扶贫绩效影响最大,精准帮扶、社会发展、扶贫效果对扶贫绩效的影响依次递减。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从精准帮扶机制、多元扶贫方式和贫困居民能力培训等方面就进一步提升贫困县精准扶贫绩效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绿色发展是当下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广泛的阅读资料,梳理国内外关于精准扶贫的现状,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绿色崛起进行研究,提出了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对策。希望该建议可以为我国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促进我国欠发达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20年的接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任务也越来越急迫。以金寨县为例,探讨了金寨县在金融精准扶贫中的举措,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以推动金融精准扶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益凸显,将新媒体应用于精准扶贫成为必然趋势。以"众扶桥"公共信息平台(即"众扶桥"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了目前新媒体应用于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我国共减少贫困人口6 853万人。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下,对比政策实施前后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对于揭示精准扶贫政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的山西省为对象,基于2010—2017年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前后的统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不同贫困程度县(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结果]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主要为:贫困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幅度约为非贫困县的3倍,而其中国家级贫困县的收入差距缩小幅度约为省级贫困县的2倍;共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对比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得到的精准扶贫政策效果,揭示出如果忽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时间的变化,则会高估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约1.5~4倍,再次证明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引入控制变量探讨政策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发现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农业产值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均土地状况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精准扶贫政策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效果,且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受益于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发展权利逐步提升。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全面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实地考察贫困人口缺乏内生动力的表现,从贫困对象和社会层面分析内生机制缺乏的原因,以兴山县为样本,调研该县内生机制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措施,从党建扶贫机制、教育引导机制、结对帮扶机制、互动参与机制、舆论处置机制方面提出建立扶贫内生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旨在针对农村发展状况实现精确识别、精确帮扶。互联网+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在信息化发展的现代完全能够作为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方式。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基于其发展现状,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其实行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以及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需要创新精准扶贫机制。以广东省为例,探索在实施乡村振兴的环境下,创新精准扶贫机制的措施,以期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