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持续较快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带来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和“乡村病”,乡村众多青壮年为寻求更高的待遇离开农村往城市发展,而老龄化的进程使老一辈农民没有能力再进行耕作,大量土地废弃的“人地关系”失衡现象,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要破解这种矛盾,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实现生态宜居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首先是农业振兴,为使农村资源合理利用,进而推动城乡资源合理流动,激活乡村活力,提出“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探讨通过优化种植养殖用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来进行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以期为未来各地区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新乡村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实施生态振兴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河南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剖析造成生态环境治理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辽西地区乡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显著,尤其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市为主,辐射多个县、乡(镇)、村,土地复垦的现实十分严峻。农村的生态环境恢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多个方面。以辽宁省沈阳市前辛台村的生态修复为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乡村的规划建设的探索和研究,以振兴辽西地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突出短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解决农村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在眉睫。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培育更多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建设灵活高效的农村环境管理保护机制,坚决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多管齐下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黄芳 《山西农经》2023,(3):166-168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又一重大举措,对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夹堆村作为江苏省滨海县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对照县委、县政府及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乡村振兴指导原则,加大提升村情、村貌、村风工作力度,开辟农村发展新思路,主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维度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
乡村生态振兴是中国农村绿色发展的原色与亮色。乡村生态振兴不仅是对“石油农业”的矫正,对“绿色革命”的调整;也是对“三生”农业的落实,体现了可持续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价值。升级“双零点方案”、解除农业发展最大的生态约束,将农业、农村纳入“双碳”环境规制的大盘子下综合考量,实施乡村一揽子、集束化的生态环境整治规划,是乡村生态振兴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覃帅  符雯雯 《山西农经》2023,(13):145-147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也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多需求。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保障,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意义,研究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蔡静雯 《山西农经》2024,(6):113-115
农村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基于此,需积极开展农村环保工作,打造美丽的田园风光。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以L县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困境并探索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解决当前农村金融生态难题,为农村经济振兴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相似文献   

10.
周佳  聂俊 《山西农经》2023,(3):121-123
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根基,也是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过去几十年里,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指导下,H村老支书带领全体村民植树造林,为H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文章立足H村的生态富民现状,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了解其生态改造与保护路径,探讨H村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如何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并结合调研情况总结问题与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生态治理关乎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攻坚时期,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然显著,成为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薄弱环节。现阶段,农村生态治理仍存在村民治理意识淡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欠缺、资金匮乏、制度法规有待完善等困境。针对农村生态治理的现实困境,从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地方干部治理能力的强化、加大资金的投入、制度法规的健全4个维度寻找有效治理路径,寻求显著、可持续的治理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2.
绿色生活方式作为生态宜居的先决条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有重大的推进意义。农民绿色生活意识较为淡薄、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提高、乡村生产方式较为陈旧是构建农村绿色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了普及与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推动乡村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等措施,从而以绿色生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我国发展趋势和应对我国发展难题所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我国乃至全球“三农”发展进程中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通过对青海乡村振兴实施成效进行测度,找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以期为青海农村全面发展提供决策思路,也为欠发达地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乡村“五大振兴”维度,构建了3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青海省乡村振兴实施成效运用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测评,找出青海省乡村振兴与理想状态整体拟合程度;并用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找到制约农村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 (1)青海省乡村振兴灰色关联贴进度为0.425,处于中级阶段;各地区之间乡村振兴发展不平衡,各准则指标的灰色关联贴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2)乡村振兴主要障碍因子有:规模农业经营户比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流转草场面积比重、通天然气村比重、有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的村比重、农民参加农民合作社和劳动力转移户数比重。结论 青海省乡村振兴发展相对较好,但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从建立现代化农牧业产业集群、改善农牧区就业环境和强化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入手,从根本上完善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4.
王维 《山西农经》2022,(14):120-122
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切实提升乡村人口的生活幸福感,使乡村发展健康有序。对于乡村发展而言,生态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使乡村环境得到改善,对于农业、旅游业以及其他多种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始终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分析了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乡村振兴策略,可以为乡村经济健康发展、提升乡村人口幸福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以法律法规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但是,由于农村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法律建设仍然存在不足,环境法律体系建设、环境执法、环保法律意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以健全的农村环境建设法律体系,引导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法治建设,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但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并非坦途,仍然面临着农业发展模式相对落后、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和农村生态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促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引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塑造生态美丽、产业兴旺、农民幸福的现代化乡村新面貌。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态法规体系建设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化的重要基础,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入宪、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当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态文明治理模式,导致农村生态文明法规体系中的丰富性、协调性、科学性和执行性不足等矛盾,制约农村生产和农业发展。建构保护农村环境和经济发展为核心农村生态文明综合法与单行法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执行性法规体系和党内农村生态环境法规体系建设,为建成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何俞鸿 《山西农经》2022,(4):112-114
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关系。乡村振兴为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助于乡村振兴发展。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地方政府粗犷式管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农村缺乏环保风尚,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粗放等。因此,需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契机,各个治理主体相得益彰,形成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势头。地方政府应与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高校与科研机构作为智力支撑,新乡贤引领保护环境风尚,培育智慧型科技型农民地位,倡导科学、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使农民、农村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有利于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农村的产业问题,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为农村建设发展注入新活力。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民间借货在当地飞速发展,对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安徽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民间借贷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针对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农村个体及组织缺乏主动开展环境治理的内在动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农村缺乏生态优先的理念,生态环境治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造成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本文基于此分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