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福建山区22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影响农户参与森林旅游业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农户对森林旅游业的参与意愿不高;性别、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是否为党员或干部、屋前是否通公路、家庭成员累计出外打工时间、对森林旅游政策了解程度、政府扶持力度及未来收益预期等因素是影响农户对森林旅游业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建议提高农村妇女参与森林旅游业的综合能力、加强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及推进森林旅游业产业链延伸等。  相似文献   

2.
"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广西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农民的双赢。目前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户市场意识淡薄、交易方式单一、品牌意识不强、农业产业链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从加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农业产业基地的生产基础作用、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六个方面优化广西"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加工业对脱贫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分析神池县加工业现状可知,当地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产业基础良好,但存在产业链延伸程度不深、产业化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要通过扶贫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的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创新和技术转化,延长产业链;不断完善加工产品的流通环节;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大力发展区域品牌等措施,最终实现神池县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提档升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旅游农业属于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现象。农户视角的旅游农业发展三农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旅游农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优化农业结构、促使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效应;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户利益保障不够、游客的环保意识不强和特色农产品标准缺乏;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投资等政策支持不够、农户组织性不强、游客环保素质不高、特色农产品规范不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升农户经营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环境保护素质,是促进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中被广泛关注。四川X合作社以发展小农为基础的农业产业,通过社员的凝聚、制度的创建、产业的融合、与贫困的表达,将具有质量优势的贫困小农生计产品进行市场化的产业运作,最终激励了贫困农户的发展能动性,缓解了贫困农户生计的脆弱性,提升了贫困农户的生计资本存量。因此,要提升农民合作社产业扶贫的效果,应该鼓励其创新适宜贫困农户生计发展的产业,促进产业链不同主体的融合发展,辅助支持贫困农户生计需求的外界表达,以合作社产业体系发展为平台,调动内外扶贫资源动态支持贫困农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大力支持发展扶贫旅游产业链,但由于在各区域间未能达成有效联系,导致大部分地区的扶贫旅游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基于这种现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扶贫旅游链存在的脱节问题、效果不明显问题、非本地化问题,深层次剖析旅游产业链的内涵及意义已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对旅游产业链提出创新建议,使得其价值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脱贫攻坚视域中,农民合作社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是农村地区反贫困合宜、有效的组织化形态。基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从三个维度分析农民合作社助力于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深入剖析其在发挥减贫功能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着力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政策引导,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融资方式以及促进合作社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产业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扶贫背景下,我国扶贫乡村旅游产业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化,虽然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就,但扶贫旅游产业链还是存在着同质化、短窄化等问题,如何才能优化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这是我国各地区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浅谈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链优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产业扶贫是我国农村扶贫的核心,而食用菌产业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潜力和问题对贫困地区制订食用菌扶贫政策和提高扶贫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依据钻石模型理论,结合贫困地区和扶贫产业选择的特点,在保留钻石模型4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将绿色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纳入钻石模型的组成要素。[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食用菌产业特点,对自然资源禀赋、市场消费增长速度和稳定性、产业的流通能力、组织规模效应、绿色生态、贫困户有效参与程度等6个方面进行了潜力因素分析,并从生产的结构性过剩、地区扶贫失衡、行业技术壁垒、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等角度对食用菌扶贫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研究最后从开展大数据市场预警、转变扶贫政策导向、加强生产要素优化、完善和延伸产业链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链调整、控制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福建渔业提出建设九大特色水产品超百亿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发展、控制、调整,推进福建现代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本文对福建水产品产业链进行研究,剖析了福建九大特色水产品产业链优势和当前产业链存在问题,从产业链控制角度出发,提出重构特色水产品产业链的思路,针对九大特色水产品薄弱环节,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建立标准化养殖区、培育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发展"互联网+"现代渔业和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而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为管理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业与乡村人文、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已有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业与乡村人文振兴能有机契合,但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中尚存在传统文化破坏、基础设施落后等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乡村旅游业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就乡村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在经济发展方面,从乡村人口结构变化、农村扶贫和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经济价值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最后,在梳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扬州立华53家合作农户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以及扬州立华所在高邮市的197个农户两年跟踪数据,分析了禽流感风险下"公司+农户"模式的应对策略、农户增收效应及龙头企业绩效。研究发现,尽管扬州立华"公司+农户"模式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但其签约养禽户劳均1.8万元/批的增收效应是建立在企业巨额亏损风险转移行为之上的。在禽流感持续风险下,"公司+农户"模式陷入"内卷化"困境。鉴于当前龙头企业横向市场力量不足以及纵向延伸资金约束较强的转型障碍,政府应通过财税政策、政策性金融以及产业链金融等措施予以支持和引导,当然,扶持龙头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的首要政策目标仍是扶持农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促进农户发展规模化特色产业脱贫,探索政府采取不同的扶贫政策措施对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经营行为的动态影响机制,为后续脱贫攻坚政策实施提供政策制定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数值仿真方法,建立政府与农户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产业扶贫项目补贴、贷款失信惩戒、科技培训3种扶贫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影响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经营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政府单独采取补贴或培训措施对农户激励效果不佳,贷款失信惩戒措施对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经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补贴与贷款失信惩戒或培训组合刺激对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经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种扶贫政策工具合理组合对农户的激励作用效果最佳。[结论]政府应将补贴与贷款失信惩戒或培训服务组合实施有助于推动农户扩大生产发展特色产业规模经营。从长远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可逐渐降低3种扶贫政策工具的实施强度,农户也会渐渐自发地进行规模化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来实现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中药材资源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加大对中药材种植扶持力度,促进中药材种植快速规范高质量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助农户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广西为例,通过与国内中药材强省对比,总结广西中药材产业帮扶的基础和条件,分析研究中药材产业帮扶存在带动帮扶作用有待加强等问题。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广西中药材产业帮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延伸中药产业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河南实际情况相继发布"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中明确提出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河南省小农户具有组织分散、生产经营能力弱小、权利发展不充分、靠销售初级农产品获得收益等问题,致使其自身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能力有限。因此为促进河南省小农户分享合理增值收益,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需要从加强小农户产业链地位、强化小农户间利益联结、政策支持引导保护小农户利益、明晰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的收益分配等方面的重要支撑性条件作出合理的机制安排。基于此,文章在界定农业全产业链及其增值收益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分析河南小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的内在动力与外在约束机理,从革新小农户组织机制、创新发展农业新业态的载体机制、完善政府政策扶持小农户发展的制度机制、明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构建四位一体的机制体系,为河南省小农户获取合理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分配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乡村旅游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当前,旅游扶贫工作已进入精准施策、深入攻坚的关键时期,研究农户参与旅游扶贫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旅游扶贫效果,保障乡村旅游的益贫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湖南省凤凰县14个自然村349份农户访谈数据,利用扎根理论方法的开放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三重过程,分析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结果]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核心诉求和主要期待,可构建“资源和市场—政策和环境—农户参与—精准扶贫”4个维度的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概念模型,据此识别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结论]贫困地区宜进一步重视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整体扶贫效益,夯实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政策和环境、资源和市场等综合环境,有效提升农户参与能力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农业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再生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农户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基本行为主体,在产业链中基于自身利益进行是否参与循环生产决策,其生产决策派生出对金融的需求。通过调研影响农户参与循环生产活动决策的因素,分析农户在循环农业生产产业链中的参与意愿,可以理解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金融需求,从而为构建适应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金融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精准识别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有效的精准脱贫,多维贫困视角下的精准脱贫主要包括政策维度、发展维度和主观维度。研究发现:贫困农户脱贫的未来发展能力较低;贫困农户对于脱贫的认同度较低;五保贫困户相对于一般贫困户和低保贫困户而言更易发生"错退"现象。因此精准扶贫工作在保证有效脱贫的前提下,更要保证长期脱贫,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贫困退出机制、融入社会力量关注扶贫问题等措施实现农户真正"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部分农村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精准扶贫政策的出台为发展农村经济和脱贫致富提供了极大帮助。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稳步推进畜牧旅游业成为偏远贫困地区脱贫工作,以及守望绿水青山、助推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合理措施和有效途径。分析了当前畜牧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机遇,探讨了畜牧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