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一段时间以来,鸡蛋价格持续走低,蛋鸡饲养效益较差,个别饲养户还会亏本。广大蛋鸡饲养户可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 1.选购高产稳产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天津市每年鲜蛋销售量平均在2,000万斤左右。1980年激增到6,914万斤,自给率仅为18%,主要依靠外地调入,目前天津市在发展蛋鸡生产上的突出问题是:生产水平低,商品率也低,成本不严格核算,以致经营效果很差。实际上仍处于半自给、半商品性经济的阶段;经营管理上也存在不少矛盾。为使蛋鸡生产能更好地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加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有针对地制订发展规划,提出有效措施,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有必要对天津的鲜蛋生产进行全面的技术经  相似文献   

3.
太谷县农业生产效益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农经系赵月红太谷县地处晋中盆地,距太原市东南60公里,土地肥沃,人多地少,矿产资源匮乏,是山西省的典型农业县之一。在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生产宏观环境复杂的条件下,太谷县农业生产连年走上新台阶,人均收入增长迅速。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桃源县、鼎城区水稻生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常规稻直播成为常德市早稻生产的主要方式;中、晚稻以杂交稻和常规优质稻为主;优质杂交稻的生产效益显著高于普通稻谷种植;种植技术对水稻生产的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角度,提出了发展加工专用早稻和在中、晚稻中推广优质杂交稻的建议;从有利于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减少直播,推广机插和抛秧栽培方式,培训农民、加速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生产和订单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但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资源所有人、资源开发人、中央政府和资源地政府及居民的利益关系,两者的开发财富效应模式具有显著的不同,对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业开发强度的不同进而表现出来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二者财富效应模式的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在矿产资源开发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中,资源类公司作为矿产资源的实际控制者获取了超过其应得份额的财富,主要原因在于资源性资产计价较低,以及较低的资源税费和安全支出,部分应由其承担的成本被外部化,分配给政府和居民的财富份额相对较少。在农业生产产生的财富效应中,农业类公司获得了较少的财富份额;在取消农业税以后,政府又对农业生产者给予补贴,政府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收益已经很少;而对于农村居民,由于其可以无租使用农业生产的核心资料土地资源,农业生产者的投资收益率较高,由此获得了较大份额的财富。矿产资源开发与农业生产财富效应模式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各产业的财富分配的参与者中,谁控制了该产业的核心资源,谁就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方法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导思想,构建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标体系,选取海域自然契合度、海域需求空间、海域使用情况、投资收益能力及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五个方面的指标,论证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方法,引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因子的筛选,建立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模型,选择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层次单排序和综合排序,以及阐述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量化处理方法。之后选择青岛市胶州湾为实证对象,对胶州湾用海项目的兼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草田轮作,治理盐碱沙、荒地农牧结合模式 1、条件 能够利用,但目前尚未利用或刚刚开始利用的盐碱沙、荒地。盐碱地一般0—20cm耕层含盐量都在0.3%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在0.5%以下;沙荒地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在0.8%以下。 2、模式 以100亩地为一轮作单元,开始完全播种紫花苜蓿,3年后耕翻1/3的苜蓿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辽宁省桓仁县鸭稻共作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鸭稻共作的作业流程,生产模式的生态结构,并对鸭稻共作效益加以分析,表明"稻鸭共作"生产模式在水稻生产中,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的低碳能源,可与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其他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提升气电在我国电力生产中的占比可有效降低火电产业的碳排放总量,有助于实现我国碳控制目标。本文基于国内发电企业的实际数据,对比分析天然气发电和火力发电企业的投资成本、财务成本和环境成本,得出不同发电企业生产每度电的度电成本。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环境成本时,火力发电的度电成本小于天然气发电的度电成本;而考虑环境成本后,火力发电的度电成本则大于天然气发电的度电成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调查研究了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四县的基本特征,选择畜牧、 果业两大产业,对农户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进而提出了 三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种植业是农村的主业,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需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要改善品质,提高质量;二要降低成本。为了了解农业投入产出情况,帮助农民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笔者最近对河北省主要种植作物冬小麦、夏玉米的生产情况做了一次调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之一。文章对我国家庭农场概念及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家庭农场规模的经济效益、成本降低效益以及风险降低效益进行详细分析。该文通过构建规模效益分类模型,运用经济学均衡理论研究影响农场规模的主要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得到影响规模效益的因素。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农场的规模效益进行分类研究,为我国发展家庭式农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是,针对一个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特征及农村经济特征,系统地设计符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的总体生态农业模式,并认真组织实施,在适度投入条件下,通过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农业生态经济功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显著提高产投比来取得较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壶关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由于抓住了这一核心,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壶关生态农业模式的特色与效益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综合养鱼的生态模式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查阅综合养鱼的有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综合养鱼的主要生态模式为:畜、禽-家鱼、青饲料-畜禽-家鱼、作物-畜、禽-家鱼和畜禽-饲料鱼-特种鱼模式,对这些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养鱼模式具有显的生态经济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出综合养鱼应当注意的问题及发展综合养鱼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滴灌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团场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强了后劲,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就124团滴灌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农业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传统的财务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财务工作需求。通过对传统报销模式和网上投递式报销模式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传统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网上投递式报销模式的优势,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高校财务报销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湖北省的五个增减挂钩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农户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下各项目在挂钩实施前后效益的隶属度。结果显示,政府主导模式下,综合效益隶属度增长幅度一般,社会效益增长最大,生态效益有所下降;市场主导模式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隶属度增长幅度较大,但有较大波动和风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市场主导模式下,要建立完善一套规范系统,加强政府在宏观上对项目的关键环节的监督、控制和约束;政府主导模式下,要引入市场机制,弥补政府主导模式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并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提高效率;从项目区的视角,应使政府与市场结合,取长补短,平稳推进。  相似文献   

19.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功能与效益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该研究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式将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和生活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既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净化了环境,又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在有限的土地上,科学、高效地利用时间、空间等资源,实现了能源生态系统中物流和能流的良性循环,达到了能源、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一个面积为350m2的"四位一体"温室大棚(养殖业、种植业)总的年纯利比普通农户的增加了1倍,同时该模式的采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水库移民生产开发投入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文龙 《水利经济》2002,20(3):58-60
以工程经济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长期困扰水库工程建设的移民生产开发进行经济评价与分析。将水库移民生产开发作为单独的一个投资项目,对其各类不同类型的投入和产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作现金流程图,采用现值法给出各类投入产出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水库移民生产开发经济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