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缺陷及重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我国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缺陷及重构的实证分析綦好东农地家庭承包制的普遍化并不是农地产权结构变迁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实际上,家庭承包制只是农民在既有制度环境所决定的选择集合中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而家庭承包制所表现的产权分离关系并不是土地产...  相似文献   

2.
农地产权界定与农地产权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产权界定与产权运行产权 ,即财产权 ,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是一组权利束 ,包括狭义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等。产权具有可分解性的特点 ,因此 ,财产的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可以分配给不同的经济主体 ,而且 ,同一产权权能 (如使用权、收益权 )也可在不同经济主体间进行分配。在各项产权权能界定给不同的经济主体后 ,就形成了一定的产权安排。这时的产权界定既可能是相对清晰的 ,也可能是十分模糊的[1] 。然而 ,产权界定后 ,并不表明产权主体就一…  相似文献   

3.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峰 《农村经济》2001,(11):2-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地的可持续利用 ,农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在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 ,土地保护不力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从业者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出发 ,在分析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基础上 ,提出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现状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和有效利用。这就要求在农业发展和农地利用上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农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 ,即农地的可…  相似文献   

4.
农地股份合作制产权特征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忠好 《农业经济》1999,(11):21-23
由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产权结构存在的产权主体缺位、排他性较差、安全性缺乏、转让权受到不当限制等缺陷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各地纷纷进行农地制度的改革和试验。在众多的农地制度创新和改革方案中,发端于广东南海等地的农地股份合作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有的作者甚至认为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优选择,使我国农地产权结构产生突破性的变化。显然,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产权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和透视,无疑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农地股份合作制这一新生事物。现…  相似文献   

5.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农地产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使用是否具有效率主要取决于土地产权各项权能的拥有者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的明晰化程度。本文拟在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基础上 ,阐述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农地产权性质及这一产权安排的政治、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四种权属出发,回顾农村改革以来中国农地制度演变,分析农地产权结构。结果表明:农村改革以来,中国农地所有权归属逐渐由国家向集体转变,形成了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产权结构。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所有权以集体发包和农户承包的方式派生出农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再进一步派生出农地收益权和处置权,农民土地权属认知模糊和农地产权残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农地要素流动的视角,借助目前农村新一轮的农地确权颁证,分析了农地产权界定如何影响农业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机制问题。通过匹配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和2014年的两期数据,研究发现:(1)农地要素流动是农地产权界定影响农业劳动力配置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2)农地产权界定通过农地要素流动影响农业劳动力配置的这种中介效应具有显著的时间滞后效应,农地确权时间超过两年之后才能通过影响农地要素流动进而作用于农业劳动力配置;(3)农地产权界定的这种时间效应在农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上具有异质性,目前只对男性农业劳动力有作用,而对女性农业劳动力配置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渐进式改革:我国农地产权结构改革方式的必然选择綦好东一、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点“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是关于中国和原苏联、东欧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进行的类型划分。按照这种划分,中国被认为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而原苏...  相似文献   

9.
农地产权:农民的认知与意愿—对浙江农户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农地产权结构包括产权完整性和产权完全性两方面。不同的农地产权结构具有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效应,进而产生不同的制度绩效。江苏省江都市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在保持农地产权完整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农地产权的完全性。渌洋湖村农地股份合作社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实践告诉我们,未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结构。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 ,我国农地产权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波动的发展变化过程。 5 0年代初土地改革到 195 5年高级农业合作社成立 ,农地产权基本上归属于农民个体所有 ;195 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到 196 2年 3年经济困难时期 ,农村土地小集体所有向公社大集体所有过渡 ,农民丧失了土地的所有权与独立的使用权 ;196 3年到上世纪 80年代初 ,实行生产队小集体土地所有制 ,农民小集体有了自由经营权 (尽管不完全 ) ;从上世纪 80年代初开始 ,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 ,虽然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 ,但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 ,农民以户为单位在承包期内对所…  相似文献   

12.
论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季虹 《农业经济问题》2001,22(10):28-31
本文通过考察农地改革历史、农地使用现状,在总结农地使用制度改革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借鉴已有成功经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家庭结构对农民流转土地意愿的影响,并揭示其内部机理的形成,以期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家庭人口特征、土地使用特征、户主个体特征及家庭决策特征4类外源潜变量会显著影响农地流转意愿;(2)可观测变量对外源潜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其中,家庭总人口、实际经营及流转土地面积、户主年龄、家庭内部矛盾解决方式分别对这4类外源潜变量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好,即家庭总人口越多、实际经营及流转土地面积越小、户主年龄越大、依赖于内部解决矛盾的家庭更愿意流转农地。研究结论:家庭结构主要通过主动依赖、扶养压力、收入偏好、农地保障、决策信息5种机理对流转意愿产生影响,未来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基于现行土地产权体系和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分析农地发展权的内涵、归属,确定农地发展权的设定方案并探讨其在农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当前,在中国引入农地发展权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国土地产权体系现状下农地发展权设定方案的提出及其运用,说明了农地发展权可以作为国家对土地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弹性手段,将在土地征用、土地储备、土地规划等土地政策的实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私有私营"到"公有公营"再到"公有私营"几个历史时期,每一时期的土地改革始终围绕所有权及其派生的经营权、收益权的归属问题展开;从产权角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轨迹可以分为"产权各项权能统一"时期、 "两权分离"时期和"两权分离基础上权利进一步分解"时期.不同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权利重新界定和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对不同时期土地产权结构及绩效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对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新的结构演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土地产权是土地所有权演变、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使土地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内在权能不断分离派生并独立化为各个特殊权益时,量变导致质变,原来土地所有权就只保留了最终处分权能,即上地的最终所有权或所有者产权。此时,通常而言的土地所有权实质上仅是土地的最终所有权或所有者产权,它已经不能包容各个独立化的土地权益了。于是,土地产权应运而生,成为土地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在市场经济中的独立运作层面。土地产权是行为主体对地产客体的一组行为性权利,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土地产权具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7.
农地产权与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对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在定性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和农地租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并应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该模型进行估计;根据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计量模型运行结果对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之间的关系、农地产权状况对农地租赁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推进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论:农地产权的流动性、稳定性以及农地收益权的完整性等均对农地租赁意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各个因素对于不同区域以及土地租入和租出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在简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农地的产权、功能和经营状况,通过国有企业与农地相似方面的横向比较,分析了我国农地产权改革私有化的不合理性,同时提出了我国农地产权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地产权对劳动力迁移模式的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停 《中国土地科学》2016,30(11):13-21
研究目的: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城市化也经历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的外出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表现出非永久性迁移特征。本文旨在揭示这种非永久性迁移特征与中国特殊的农地制度安排的内在联系机制。研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统计检验,分析农地资产安全性、农地资产变现能力对劳动力迁移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1)中国农地归集体所有,承包土地周期性的可能被重新分配,外出务工能导致农民失地,于是农地产权的安全性影响劳动力迁移决策;(2)农地资产的变现能力差影响迁移农户在城镇的安家置业能力,也对劳动力迁移模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当前,要大力推进农地确权工作,让不能移动的土地借力农地流转方式金融创新流动起来,实现劳动力永久性迁移和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地产权的利益集团及其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外收益产生的原因分析为基础 ,说明了国家一系列农地产权制度外收益内部化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农地产权各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并对我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进行了初步划分 ,探讨了各利益集团形成的过程及其利益目标 ,认为当前的农地产权利益集团格局不利于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