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8日,美国Handal&Associates律师行的首席律师安顿·汉多尔(AntonHandal)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宣布,该律师行最近在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加州南方地区法院,就对3C的DVD专利许可政策违反美国联邦和州法律的国家集体级诉讼提交了修订申诉.安顿·汉多尔表示,这起诉讼加入了新的原告东强(无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的被告韩国LG;假如官司打赢,不仅3C已收取的全部DVD特许使用费要全部退还,还将赔偿3倍的金额.3C指索尼、先锋和飞利浦,它们在DVD技术领域中拥有多项核心专利.  相似文献   

2.
冯刚  赵鹃 《西部论丛》2005,(3):46-49
近年来。国外企业对国内电子电器生产企业频频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其中。以6C联盟收取DVD专利费和思科诉华为最为典型。经过仔细计算。国内企业为此支付的专利使用许可费用折合为白银后,并不逊色于清王朝政府输掉一场战争后的赔款。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与6C、3C等DVD专利收费公司的谈判已经告一段落,国内DVD企业要向他们缴纳每台4美元的专利费已成定局,而与汤姆逊、杜比、DTS、MPEG-LA等跨国公司就专利费问题的谈判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终,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外企业对国内电子电器生产企业频频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其中,以6C联盟收取DVD专利费和思科诉华为最为典型。经过仔细计算,国内企业为此支付的专利使用许可费用折合为白银后,并不逊色于清王朝政府输掉一场战争后的赔款。但这也许并不是坏事,这些事件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专利的兴趣和对专利情报的收集研究,也使国人逐渐认识到,各行各业都不仅需要创新,而且要及时对创新的结晶加以专利权的保护,例如银行。  相似文献   

5.
“飞利浦又在催交专利费了!”一家DVD机出口大户的内部人士这样告诉《环球财经》记。2005年春节的即将到来并没有减少一丝一毫他们的忧虑,始于2002年10月的这场3C联盟向中国DVD企业收取专利费的噩梦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随着专利协议的签订,这场噩梦的醒来注定还将是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6.
信息集萃     
100元的专利费难以承受国产DVD明年肯定涨价明年在国内销售的DVD也要分别向6C和3C交纳专利费。国内几家主要生产厂家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产DVD明年肯定涨价。昨天,中国电子音像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份与日立、松下、东芝在内的6C签订的交纳4美元专利费和10月与索尼、先锋和飞利浦在内的3C签订的交纳5美元专利费都是指国内出口的DVD而言。两个协议都没有要求在国内销售的DVD交纳专利费。“明年在国内销售的DVD也要向6C和3C分别交纳专利费。”这位负责人透露,具体要交多少,中国电子音像工业协会…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前,我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DVD在海关遭到了扣押。3月,国内100多家 DVD生产企业收到了6C寄来的最后通牒:必须在3月31日之前与6C达成 DVD专利费缴纳协议,否则他们将提起诉讼。6C咄咄逼人的措施,使拖了两年之久的专利费谈判距离终点已不太遥远了。但这一事件本身却有着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运往英国Felixtowe港口的3864台DVD被当地海关扣押。得知此信,公司深感压力巨大。当时,公司已发往欧洲的DVD是10626台,发往码头的是16668台,更有14000台将要出货。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国2007年停播模拟电视机,一场围绕数字电视的专利战硝烟弥漫。至今已有十多家数字电视外国专利权人“上门”向中国彩电企业收取相关专利费。中国彩电业应该从全球产业的巨变中谋划自有产业在未来全球中的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日,忽闻我国的一些DVD生产厂商在美国向拥有DVD的制造技术的知识产权的3C联盟(索尼、先锋、飞利普、LG)发起诉讼。此后,国内各大媒体又先后爆出我国DVD厂商受其知识产权控制方盘剥的报道。从这一事件中,我们惊讶地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原本为一项保护专利技术开发商的合法权益的武器,然而在DVD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它们的专利拥有者却过份地利用法律对其合法权益的保证,把其变成了残害利用其技术专利的生产厂商的凶器。  相似文献   

10.
与DVD价格战在市场上形成的“多米诺骨”效应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外技术开发商要向国内DVD厂家收取专利费的消息,在深圳DVD零售市场上并未产生波澜。在深圳的各大商场中,各种DVD的价格牌并未撤换过,售货员依然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微笑……  相似文献   

11.
从"DVD事件"说起 近期,综合各媒体消息,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3月30日透露,中国DVD生产企业与6C联盟的谈判,在3月29日深夜取得重要进展.根据备忘录的精神,对方不再对中国DVD生产企业提起诉讼.4月中旬,日本SONY公司率先与中国APEX公司达成专利使用协议.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DVD事件"才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贸后,随着关税壁垒的消除与减低,知识产权与反倾销将成为贸易和市场争夺战的两把利剑,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一个漫长的专利纠纷时代开始了。 首先是6C事件,矛头指向我国一个崛起最为迅速的行业——DVD制造业,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六大DVD的技术开发商结成联盟,对没有支付专利授权费用的约100家中国DVD厂商要求交纳每台高达10余美元的专利费。  相似文献   

13.
维嘉 《中亚信息》2004,(9):30-30
土库曼斯坦总统萨·尼亚佐夫近日下令取消了政府关于提高企业经营税的决定,并扣发了对此负有责任的副总理多尔特库利·阿依多格迪耶夫3个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初,六大DVD技术开发商联盟,包括日立、松下、三菱、东芝、JVC、时代华纳(简称6C),正式向我国百余家DVD制造商提出:对中国生产的DVD整机征收净售价4%或1美元/台的专利技术使用费。并限定必须于2001年3月前交纳,否则将征收额外利息。随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DVD机被当地海关大规模扣押。2002年3月8日,6C对中国企业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在2002年3月31日之前中国企业没有答复,6C的成员公司将根据各自的判断分别采取法律措施。2002年4月1日,在收取DVD专利费的问题上,中方与6C基本…  相似文献   

15.
李影 《西部论丛》2007,(4):42-43
作为全球碟机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每年向国外缴纳巨额专利费的事实让中国民族碟机品牌岌岌可危。DVD的盗版让内容商权利受到侵害的同时,也使中国的内容产业前景不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意识到,要与国外产品竞争,不但要在价格上低于对手,更要加强质量和技术上的竞争,只有掌握核心的技术和专利,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国内的碟机企业将希望放在了下一代DVD的研制开发上,以期脱离国外企业在技术专利上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DVD企业起诉“3C联盟”的案件中,固然有国际巨头的霸王条款,但中国企业置身国际专利游戏规则之外,也是“咎由自取”。  相似文献   

17.
关于技术创新的问题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了面前。因为,就像国内的DVD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一样,国外公司一征收专利费,大多数DVD企业就被致于了死地。那么,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科委提出了一个“以大带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DVD事件“说起   近期,综合各媒体消息,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3月30日透露,中国DVD生产企业与6C联盟的谈判,在3月29日深夜取得重要进展.根据备忘录的精神,对方不再对中国DVD生产企业提起诉讼.4月中旬,日本SONY公司率先与中国APEX公司达成专利使用协议.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DVD事件“才暂告一段落.   ……  相似文献   

19.
从“DVD事件”说起 近期,综合各媒体消息,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3月30日透露,中国DVD生产企业与6C联盟的谈判,在3月29日深夜取得重要进展,根据备忘录的精神,对方不再对中国DVD生产企业提起诉讼。4月中旬,日本SONY公司率先与中国APEX公司达成专利使用协议。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DVD事件”才暂告一段落。 此事来得太急。 2002年2月底,中国电子音响工业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深度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技术贸易壁垒正在逐渐向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型新技术贸易壁垒演变。知识产权的过度滥用行为导致中国出口企业产品被海关扣押、被迫支付巨额专利费、企业陷入亏损以及企业利润下降。针对美国"337调查"、发达国家专利流氓以及美欧专利联盟,分别实施不同的应对之策,遏制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企业、产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